在Nexflix一部新的影集《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透過探討身心科的病症探討人生的問題,其中探討了情緒障礙、社交恐懼症、幻想症、恐慌症、憂鬱症以及思覺失調症等等。對於不是身心科專業的我來說,透過這影集可以更了解這些病症,至於是否完全正確在描述這些病症,那就必須由專業醫師來判斷。我認為這部影集成功的地方,不只是試圖讓人了解這些身心科的病症,也透過劇情讓人了解,即使沒有生病的人,面對人生的各種情況與挑戰,有時候仍會呈現出這些病症的特徵。然而,我沒有打算在本文探討與這些病症的相關的劇情,而是在劇情中,女主角面對病患家屬的刁難。
女主角鄭多恩是一個總是為人著想的人,因此她能夠在病房中盡心盡力照顧病患。因為如此,當她面對曾經照顧的病患在出院後自殺,她感到難過且自責,導致她身心俱疲,最後誘發出憂鬱症。在經歷了住院治療後,重回職場,回到精神病房照顧病患。殊不知,她住院的消息在病患家屬中流傳,家屬們開始害怕生病的家人被她照顧,萬一出狀況,他們不知道怎麼辦。因此,他們就開始要求護理站更換護理師、並在醫院的網站留言攻擊,甚至在醫院門口抗議。面對患有身心科的病患,在社會上往往都會受到排擠、歧視,確實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不過,身為身心科病患的家屬,他們卻沒有發現自己用「雙重標準」看待人。一方面,盼望社會有一天可以接納自己的家人,特別是在康復後期待他們能夠回歸社會正常工作、生活;另一方面,面對一位康復的護理師,在還沒有充分了解她的狀況時,就排擠她,試圖讓她失去工作權。就如在醫院所辦的家屬協調會中,當有家屬說出「憂鬱症是一種不知道何時會再度發作的病,萬一有個不小心難道不會傷害到病患嗎?身心狀態這麼差的人想融入社會生活這件事,我認為太自私了。」護理長點出了這些家屬的「雙重標準」,他們都期待自己生病的家人有一天可以融入社會生活,面對一樣的情況,他們卻認為女主角是自私的。這不是「雙重標準」,什麼才是「雙重標準」呢?!
聖經申命記25:13-15說「不可用大小不一的兩樣法碼;不可用大小不一的兩樣量器。要誠實,用準確的法碼和量器,好使你們在上主要賜給你們的土地上享長壽。」在買賣行為中,若用不同測量方法測量所要買賣的物品,那是偷斤減兩、涉及詐欺的行為,是上帝所厭惡的事。其實,用不同的法碼或量器,也就是所謂的「雙重標準」。或許,做過生意的人會說,批發和零售的價錢本來就不一樣,卻忘記一件事,「誠實以對」才是重點,買賣雙方都知道標準為何,雖然人人都想要用便宜的批發價買到商品,但也知道該給人賺的也應該給人賺的道理。因此,「雙重標準」的重點是用「欺騙」的角度,譬如向顧客保證他是用「批發價」買到商品,實際上卻是用較高的零售價賣他。
在倫理道德判斷的原理中,有一種「情境倫理」,常常會被誤會是所謂的「雙重標準」。對於康德來說,他認為所謂的「道德標準」就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是不能因這任何緣故、任何情境所改變。譬如,殺人是錯的,不可說謊…等等。然而,潘霍華牧師就不這麼認為,他認為「道德判斷」應該「根據個案情況」來進行判斷。這就是所謂的「情境倫理」,他認為世上是不存在放諸四海的標準答案。若談到這裡,那麼就會有人質疑說,難道沒有任何的「道德標準」嗎?若這樣,「雙重標準」並沒有錯啊?其實不然,「情境倫理」仍然承認有所謂的「普世價值」標準,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怎樣符合這些普世標準。譬如,美麗島事件,當施明德被追捕到走投無路,高俊明牧師幫忙藏匿,否則施明德被抓到就要被判死刑。因此,藏匿罪犯大部分的情況是錯誤的,但面對一個無辜的人若被抓就會被判死刑的情況之下,藏匿罪犯的行為卻是符合道德標準的。
簡單說,「情境倫理」不是沒有任何道德標準,而是承認世上很難一以貫之地遵守非黑即白的原則,在許多模糊地帶中,讓人用更憐憫、更公義的角度去判斷事情,並做出對眾人、對當事者最有力的判定。在影集中,病患家屬在「身心狀態這麼差的人想融入社會生活這件事」這樣的觀點中,對待女主角和對待家人有著「雙重標準」,呈現出人「自私」的一面,而不是「憐憫」他人的一面,這樣是不符合「情境倫理」的判斷標準,他們的行為是不道德的。當我們面對政治人物、面對在社會上的人、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人,更要小心這種「雙重標準」的人,因為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被他們欺騙而不自知。當然,我們更要讓自己不以「雙重標準」在看待各種事情以及不同的人。一旦,我們不小心用「雙重標準」在論斷事情或論斷人,就是欺騙人,是上帝不喜悅的。上帝喜悅我們的是在「情境倫理」的道德判斷中,不是以「自私」的角度判斷,而是以上帝的「憐憫」與「公義」的標準,做出對眾人或對他人最有利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