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興盛初期,我即有在開始研究,如MJ (Midjourney) 、SD (stable diffusion)等,剛開始個人對於AI的用途定位是好比使用3D去輔助2D繪畫(這在中國簡稱為三輔二),AI是初期發想與溝通的用途,就像之於使用搜尋引擎,當我想要快速描述這個畫面,所以我請AI幫我拚出一個示意圖,這個圖案是示意用的,或者在一些Photobash(照片組合)技法中,它能夠有一些當作素材的可能性,但最後AI生圖都不會是代表結果,不會是一鍵生成就可以上架販售的事情,無論是三輔二或是Photobash,構圖的組成仍舊取決於創作者的策略。
但到了現在,AI在獲取了大量的數據後,產生了急遽的變化,同時模糊了道德界線,我觀察了不少熱衷於研究AI生圖的心態,大多會說AI只是個工具,以初期情況來看,確實是這情形,當時AI品質難以控制,只能當參考。
不同的人,所處的立場,會影響是否認為僅僅是個單純工具,而非一把會割脖子的利刃,對於那些以個人品牌技法維生的創作者們,那些風格不是兒戲,是花了大半輩子的心血,一般用戶或處於浪頭外的局外人,並無法確切感受這把利刃即將割傷自己的迫切感,才能如此處之泰然的聲稱AI無害,表明不學著使用,就會被取代的發言,同時不斷讓AI產出猶如該創作者的作品,科技發展終歸得考量人性與人權,才能在互相理解中,共享創造的可能性,這不是廢話,產品是拿來使用的,不是變成武器直接來掠奪另一個族群。
目前能觀察到有些AI已有會員制,免費會員的限制越來越大,當它發展成熟,收費就會是必然現象,但即便收費限縮了一般使用者,這些踩著他人心血的數據,要如何商用或許是另一個問題。
無論如何,過度依賴AI,終究不是個好現象,它能提升效率,同時也讓人變傻了。
如果只是一般用戶,使用傻瓜相機拍照,當然是沒什麼問題,如果想要研究更深,當然是得想辦法鑽研攝影技巧與相關知識,甚至要去理解過程原理。
近期看到一些研究頗有心得的AI生圖者,寫了很長一篇為什麼下達擬真化的關鍵指令,無法得到想要的效果,AI給了他們不明亮、充滿雜訊的畫面,而一拿掉擬真的關鍵字,就馬上變得光滑亮麗,得到了想要的高解析效果。
這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為無論是任何的創作類別,寫實就代表著不乾淨,我們肉眼所見畫面是有雜訊的,所有事物的輪廓線(物體的邊緣)都是模糊不銳利,這個世界呈現的彩度是低的,並不是AI搞錯了他們想像中的高畫質,而是AI吸收的數據就是人類學習後得來的結論。
這個例子說明,如果你只是一昧地去死背關鍵字,搞不懂原理,即便是單純下達指令,也很容易搞不清楚為什麼,猶如一個指揮官,不清楚組織運作的方式,便草率的下達指令,我想一個真正值得讓人信服的指揮官,他所講出的話,必定要是能理解你的難處以及提供能發揮的位置。
另外AI比賽的出現,究竟要如何才能評斷高下?隨著AI工具的大量出現,先不考慮還處於發展初期的影像與3D的AI工具,以產圖來說,如果只是單純產出與投稿,會是十分荒謬的現象,因為難有依據去評比,如果是比產圖速度,倒還有得比,比創意,那是你的構圖策略,還是AI幫你想的?比操作工具,那些難度能比現有需學習的軟體難嗎?
隨著只能用英文下達指令,到現在的中文也能用,AI在操作上越來越簡單,工具技巧難以成為評斷的項目,綜合下來,能比的只有誰的運氣最好;誰的電腦效能跑得更快;誰的操作速度更快,僅僅如此而已。
自詡科技人的AI生圖者表示創意是人類的共有資產,卻只是不斷的仿圖再造,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是創意的表現,因為創意,是要你動腦去構思的,就像是要創作者解釋為什麼要把某物件放在那個位置,面對AI圖,能做的解釋卻只有看圖說故事,文案寫得好不好,是唯一能自圓的辦法。
若不會基本的工具操作,只會使用AI,一旦出現產圖錯誤,就只用其它AI去修,每次修圖的結果都可能跟想像中不一樣,AI即便再精準,隨機仍是特性,太依賴反被工具牽著走,真的得反覆強調構圖是有策略性的,例如為什麼會在那個位置,背後會有用意,相信常看影視作品的人,鏡頭語言的概念應是不難理解,如光影、構圖、視覺的焦點等,總會有一些手法引導你去那麼想,讓你先去看什麼,再看什麼,這些就是構圖的策略,觀眾不會想那麼多,但即便沒有人看到,還是得做無形的規劃,這也是設計產業易被輕視的原因所在。
當年學三輔二,用了外掛去一鍵生成天空環境,非常方便還能轉角度及調天氣效果,結果被老師說:「不要太依賴這種外掛,你會被它影響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