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在我們《開動之前》,遠洋漁工回家了沒?

「魚」對我們而言,絕對不是陌生的美食和營養來源,甚至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早餐鮪魚玉米蛋餅、午餐鯖魚健康餐、晚餐鮭魚生魚片、宵夜麻辣花生小魚乾,加上每天固定要吃的護眼魚油……一天之內就蒐集到足夠拍一張五芒星合照的魚類數量。

由此可見,魚類食品大量現身於我們的日常飲食中。然而,在把美味魚魚們送進口中之前,我們是否曾經好奇:是誰,讓這些海裡面的魚出現在盤子上呢?

紀錄片《開動之前》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開動之前》是一部由印尼移工公會發行的紀錄片,由數位於壓迫中脫身的遠洋漁工口述,配合船上的錄影片段,不只記錄了在遠洋的捕撈與勞動畫面,更呈現出豐收背後遠洋漁工們所承受的不合理苦難與心痛。

透過鏡頭,我們見證了遠洋移工們工作時曾經的快意、數個月後卻拿不到工資的疑惑、同伴生病面臨垂死的恐懼、漸漸發覺受騙於仲介的憤怒、被迫將同伴遺體丟下海的絕望、冒著極高的生命危險也要跳海逃回家的最後一搏……,從充滿笑聲到別無選擇的逃跑,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怎麼知道?我只記得我們簽了一張空白紙」

紀錄片前段,遠洋漁工們自述自己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漸漸發覺所得的工資並不合理,甚至時常無法領足約定的報酬,或遲遲未領到早在幾個月前就該發放的薪水。幾位漁工因此前往仲介公司辦公室反應,卻得到「簽名的合約中早有如此聲明」的回答。但合約中聲明的是什麼呢?漁工們錯愕的發現原本只有名字和護照號碼的白紙竟在事後被加上了之前完全不知情的內文。最後,公司以船員自願解除合約之名,將原本屬於船員的工資挪用至來回機票錢中,而且因為違約,無法領回保證金。

「大家好,我們試圖進行另一次行動,就是跳入公海」

能夠自主解除合約回家還算是幸運的。遠洋船隻上沒有網路也沒有訊號,這些在船隻上的漁工們被斷絕了向外連結的管道:想家時沒有辦法報平安、生病時沒有辦法尋求專業治療、想要放棄工作離開時沒有辦法得知靠岸資訊……。

在船上,他們被迫使用對環境有害的漁具、被迫非法的割下鯊魚鰭再把鯊魚丟回海裡、被迫將病痛多日而死去夥伴的遺體綑綁丟入海中,因為就連船舶本身,也是非法的,因此不能曝光、不能入港、不能求助。漁工試圖向經過的船隻大聲呼救:「帶我走!」,然而都是徒然。

漁工們終於發現,這就是人口販運、這就是走私集團,打從一開始自己就被騙了。

因此有人選擇跳入公海,成功的機率不到1%,但這可能是當時唯一能夠活著回家的路。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me before you eat ?

紀錄片最後,我們看到享受魚類美食的人們,就像每天坐在餐桌前的自己;我們看到超商貨架上玲瑯滿目的魚類罐頭,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場景。

接著片尾曲響起,Everytime you see your plate,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me before you eat ? 這是來自海洋最深沉的控訴,提醒著我們,盤子所裝乘的可能是非法漁業下,遠洋漁工所承受的踐踏,以及海洋環境所面對的傷害。

紀錄片呼籲大眾,每多一份關注與在乎,或許這片大海和遠洋移工就有機會少一道傷痕。

關注更多遠洋移工剝削議題

從海上的牢到陸地的牢──漁工爸爸、看護工母女在台灣「相聚」之路(報導者)

在海上做工的人:遠洋漁船上外籍漁工的真實故事(綠色和平)

遠洋漁工海上使用Wi-Fi不能等(台灣人權促進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Soo Kî-hun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