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4/1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固定資產的內涵|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入帳金額的決定

這裡是小新讀book,我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一個「起點」,引領你進一步思考和閱讀,豐富你的思維和知識。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這樣就不會錯過我最新的文章啦!此外,如果你也喜歡看影片,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讓我們可以一起在學習的路上成長。
另外,因為持續創作不易,方格子也推出了為創作者設計的廣告分潤計畫。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希望你能點擊一下廣告,這小小的舉動將成為支持我繼續創作的動力。當然,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訂閱與贊助,這會讓我更有動力創作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感謝你的支持!

raw-image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創造好的工藝作品,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好用才行。我們把這句話推而廣之到企業的層面,企業要能順利營運生產貨品,帶來未來穩定的經濟流入,一定要有可供營業運作的固定資產才行。

固定資產的3種特性

從上面這段話,大致可以為固定資產歸納出3種特性。

  1. 第一、它是拿來讓我們做為營業上使用的不是一項投資商品,也不是一項銷售商品。同一種資產在不同的公司型態中,會被視為不同類型的資產。譬如說,汽車對貨運公司而言屬於設備,屬於一種固定資產;但在富比士拍賣會上的一輛古董車,則會被視為一項投資;至於對於豐田汽車來說,汽車則屬於公司的銷售商品,所以屬於「存貨」。另外,如果對於一家製造汽車零件的公司而言,如果公司買入土地是為了建造廠房,那麼此時的土地就屬於一項固定資產。如果這間公司買入土地是為了未來出售賺取價差,那麼此時的土地就算是一項投資。所以這裡要界定清楚,只有可供營業使用,才可以被視為固定資產。
  2. 第二項特性是要能「長期」使用。意思是可以用還不夠,還要夠耐用。如果一項資產很容易就用壞或是被消耗,那麼它應該屬於消耗品而非固定資產。
  3. 第三項特性則是具有實際形體。「固定」所透露出的另一層涵義就是可以被我們的感官所感知,所以它具有實際形體。

以上就是固定資產的3個特性:供營業使用、耐用、有形

固定資產的3種類別

而固定資產又可依據使用過程中,外在實體狀態是否改變,進一步細分成三類,分別是: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礦產資源、生物資產

  • 其中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通常不會因為使用而大大改變其外觀,頂多是變舊使用效能變差除了土地之外,我們會在這些資產的使用年限內,用合理且有規律的方式計算資產價值的減少,這也就是所謂的「折舊」。這些須折舊的資產可以再細分為建築物,像是辦公大樓;各種設備,譬如辦公設備或機器設備;土地改良物,像是停車場。至於土地通常可以一直持續使用且不會因為使用而讓它的價值下降,所以會計上,土地不用提列折舊
  • 其次,礦產資源,像是石油與煤炭等等,則會因為開採而減少消耗外在實體數量,開採這些資源可以讓我們獲得收入,但收入的背後通常會有對應的成本,基於成本與收入配合的原則,這些成本需要用合理的方式將原始取得成本進行分攤,這個過程就稱為「折耗」。
  • 最後是生物資產,生物包括植物和動物,像是稻米、雞豬羊等等。這些生物會成長與繁殖,因此會使得它們的「外觀」與「數量」發生變化,這個過程稱為「生物轉化」。通常這些生物資產的銷售都是以「時價」為基準,就像你去海產店時常常看到某種魚類的價格標示為「時價」一樣,時價就是「淨公允價值,除非無法衡量公允價值時,才會提列折舊費用來分攤原始成本。

固定資產的分類整理。

好,接著,從這些固定資產的取得、使用與處分這段期間,不免會遇到許多會計處理問題,包括依據取得的方式決定入帳金額、成本如何分攤為折舊費用、增添或重置設備時如何處理、以及期末如何評價固定資產的價值以決定是否發生減損、還有在各種不同處分方式下,如何認列處分損益等等的問題。本篇文章先就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如何決定入帳金額進行說明。

固定資產取得、持有與處分期間會面臨的會計問題。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原始入帳成本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取得時的入帳金額應該為原始「相關」成本,這些成本在取得當下會先資本化為資產而不是費用。所謂的相關「成本」是指除了取得資產所需付出的現金外,也包括其他使得這項資產處於可以使用的「地點」與「狀態」前的所有必要支出。這些相關支出的項目很多,不過判斷的重點在於,看它們是否屬於能讓這些資產確實運作前的必要支出。

土地為例,土地的原始相關成本,首先當然包括土地的購買價格。接著,過戶相關費用、經紀人佣金則屬於讓土地得以使用的必要支出,沒有成交、沒有完成過戶,你當然不能使用。另外如果是為了蓋新房子而買的土地,地上的舊房子如果沒有拆除、地沒有確實整平時都不算可以使用,所以拆除舊房子的費用扣除變賣相關廢料的收入後的淨支出以及整地費用都屬於土地的相關支出。

其次,若是購買或建造建築物時,成本當然包括房屋購買支出或建造支出。至於其他必要支出則包括:過戶的規費、手續費與經紀人佣金等等。

最後若是購買機器設備現金購買價格是當然的成本,要特別注意的是,定價扣除現金折扣後才是最後的付出去的現金購買價格。至於其他必要支出則包括:運費、安裝費、試車費等等,這些都是讓機器可以運作前的必要支出。但如果是因為安裝疏忽而導致的修理費則不屬於我們預期的「必要」支出,這屬於預期外的支出,自然不能算是機器的原始相關成本。最後如果是機器已經開始運作後的保險費或維護費等等,也都是屬於當下需要「費用化」的支出,不能算是機器的原始相關成本。

整批購買固定資產時的成本分攤方式

如果是「單獨取得」這些資產的情形時,成本的決定相對單純。

但若是整批購買呢?總成本該如何分攤給各項資產呢?
  • 首先會先以「公允價值的比例」做為分攤依據,這項比例的計算方式是:
各項資產公允價值除以全部的資產公允價值總和。
  • 如果不是所有資產都有公允價值的資料時,有公允價值資料的資產會直接以它的公允價值當作取得成本原始全部相關成本扣除這些有公允價值的資產成本後剩下的才是沒有公允價值資產的成本。
  • 最後如果有好幾項資產都沒有公允價值資料,則會採取「專家估計價值的比例」來進行分攤。因此要記得,
分攤依據的順序是先採公允價值比例之後才是採取專家估計價值比例

成本分攤方式的釋例說明

整批購買釋例:各資產皆有公允價值資料。

下面來看一個例子,方便理解上述的計算邏輯。假如A公司購買了一棟房地,一共支付500萬元,若房屋與土地的市場公允價值分別為150萬元與450萬元,那麼房屋的公允價值比例就是25%,也就是150萬除以600萬;另外土地的公允價值比例則為75%,也就是450萬除以600萬。有了這些比例後,再乘以原始的現金取得成本500萬元,就可以得出房屋的分攤成本為125萬元,也就是500萬X25%;土地的分攤成本則為375萬元,也就是500萬X75%。

但如果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只知道房屋的市場公允價值是150萬元,土地則不知道相關資訊,那麼此時房屋的成本就直接以公允價值150萬作為入帳金額剩餘的350萬元,也就是500萬減150萬,就會當成土地的入帳成本

整批購買釋例:各資產僅有專家估計價值。

最後如果在最壞的情況下,兩者都沒有公允價值的資訊,但可以得知政府公告的房屋評定標準價格為50萬元以及土地公告現值為200萬元,此時這兩個價格就等同於專家估計價值,我們就可以得出房屋與土地的成本分攤比率分別為20%與80%,也就是50萬除以兩者合計的250萬與200萬除以250萬。接著便可以得出房屋的成本分攤金額為100萬元,也就是原始成本500萬X20%;土地的分攤成本為400萬元,也就是原始成本500萬X80%。

以上就是有關固定資產的內容與入帳金額的說明。希望有讓你聽懂。如果你有其他相關問題,歡迎在留言區一起討論。另外,如果你覺得這些內容不錯,也歡迎點愛心、追蹤和分享喔,我是小新,我們下次見!

參考資料:《會計學新論》 作者:李宗黎.林蕙真 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