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末端的歡聲笑語,來自景框的模糊血肉,鮮血形塑爆米花的幻象,恰好遮住了肉塊般的自省,若將電影中的一切攝製行為符號化,《拍血少年》將不是單純的「B級片」,而是對當代影像作者的警示寓言。
電影由家庭錄像開場,接續母親歸於塵土,不僅交代了「創作」啟蒙,也交代了「創作」可作追憶逝者之用,更揭示了「創作」本身、「家庭」及「創作」交織下,必然經驗的種種問題,一如Bucky與父親間的事件設計。
主角Bucky為了完成上繳影展的類型恐怖作,將感染不明病毒的殭屍父親奴囚般鏈於庫房,並施以電擊,役使父親做出符合電影需求的對應動作,仿若眇視攝與被攝二者間的倫理關係,殭屍設定因此不僅止於象徵,更甚為直截了當的控訴;而後片中片的問世,雖呈現與殭屍父親共同的手舞足蹈,卻以Bucky狗牽繩、手握鏈條對待父親,佐以英雄式收尾,好似英雄的成功集於一身,家庭卻淪為英雄的附屬品,「攝製家庭」成為對家庭的一種消費甚或剝削,合著宣示初衷般的片頭,不免細思恐極。
再者,父親屍變後少有的兩次主動行為,幾能視為歌詠家庭對待影像作者的純粹。其一為警察於攝製過程出現,宛如公部門及其延伸的條條框框,當Bucky欲蓋彌彰之時,非由Bucky親自扣動扳機,而是由父親撂倒警察,且片末面對龜頭殭屍的處理,竟接續在與父親的「表面和解」後,父親手持為Bucky做記。兩者皆為包裹創作糖衣的爛攤子。
除開前述的父親與警察,屍變角色尚存,啞友即別具巧思。回顧片中片之攝製,未解釋啞友與Bucky之情誼,因而得以膝反射的符號化,啞友平時沒有意見(真正意義上),才能作為主創Bucky之友(畢竟「導演」一詞亦意「獨裁」),可當沈溺於再現莎翁經典與希臘悲劇的Bucky躊躇不前,指出報上影展,並執起攝像者皆為其(皆暗示聽取意見之重),而啞友的唯一發聲,是書於手臂上的一句:
Use me 4 movie
正所謂一將功成須枯萬骨,無論是父親、警察、啞友、啞友之母、女演員,都成為Bucky創作的犧牲品。
「犧牲」伴隨「見血」,而「見血」若為平常,Bucky的暈血症則成為一種諷刺。同樣為完成Bucky的創作,陰錯陽差成為製片的女孩,攝製過程勢必腥臭滿身,而後逐漸嗜血(視覺上),對比Bucky多數時刻,攤手後的潔白。
非得等到母親的骨灰罈碎裂,且權力象徵的配樂家屍變,才治好Bucky的暈血症,彷彿意識到受配樂家賞識的變焦鏡頭,並非出於其創作意識,而是無心插柳,片末沐浴血湧噴泉,因而揭示著:
「創作是逐漸嗜血的過程」
若非最終的後設處理,便無法理解作者的自省,英文片名All You Need Is Blood,對象是當代的所有影像作者,特指影像出於成本考量,於是乎,功成須萬骨,犧牲是必然,但那一將須謹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