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聊心室:咖啡和照片一樣也可以是一件藝術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美國讀設計時,上過兩年攝影課,當年數碼相機還沒有普及,做功課是用傳統相機配上黑白底片,然後一班同學到一間伸手不見五指的房間上菲林,然後自己沖底片。底片沖好吊乾後才到黑房把菲林上的照片用放大機曬在Ilford相紙上,再過幾次藥水才能把照片顯映出來。為什麼會想起這些事?因為看了電影「四月,她將到來」。電影中的佐藤健在黑房看似很簡單地把彩色相片曬出來,現實中當然複雜很多,但重點不在這裡,這些情節令我想起多年前一班同學在黑房趕曬照片交功課的日子和攝影班上老師教我們的事。


在上攝影課時,每一道題目,老師最看重的不在相片的質素,而是相片背後的動機,為什麼決定這個主體,這個構圖,為何在這個時間拍攝,光影有沒有代表些什麼?你想在那張照片表現些什麼,想其他人看到些什麼,過程中學懂了怎樣欣賞一張看來很普通的照片。很記得有一次老師叫我們拍自拍照,人人也對著鏡子拍自己,唯獨是一個印尼女同學叫幾個同學在一張紙上用一個字去形容她,然後拿著紙讓她拍照,照片中並沒有她的出現,但又確實是她的自拍照。然後我又上了美術史,看懂了照片和畫作等藝術品性質其實也差不太遠,所以有時候一張照片也能賣到天價,不在於那照片本身的質素,而是背後的故事。


現在的數碼相機很容易就拍到很精美的照片,但並不是每一張美麗的照片背後也有能表達它的故事。就如同咖啡一樣,如果有看過咖啡師或咖啡沖煮大賽的片段,你也會發現他們在沖煮咖啡前會說大一段為何會選擇這咖啡,它的出處在那裡?農夫是誰,種植時有什麼理念,用什麼烘豆機去烘它,參數是什麼,為何這個參數,為何會用這個濾杯這種手法去沖煮,水溫是多少?每一句說話加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可能場外有一個人拿著同樣的咖啡豆隨便沖,味道可能和參賽者那一杯相差不遠,是有可能的。但是這杯隨手沖的咖啡少了背後的一個故事,少了一幅圖畫。就像一張美麗但沒有理念隨手拍的照片一樣,沒有靈魂。一個好的咖啡師就像一個藝術家,每一杯咖啡也可以像照片一樣是一件藝術品,只是這個藝術品能喝進肚子裡。下次喝咖啡時可以跟咖啡師聊聊天,聽聽咖啡背後的故事,手中的一杯普通的咖啡,立時變得不普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秋
10會員
235內容數
秋天是浪漫的季節,在這裡分享咖啡生活、愛情、婚姻關係等文章和新詩。
心秋的其他內容
2024/08/18
咖啡比賽的演出就像是一場時裝表演,來自韓國的Jooyeon Jeon在台上說。到深圳參觀咖啡展,無意中聽了2019年的世界咖啡師大賽的冠軍全周研Jooyeon Jeon的演講,她在台上分亨她參加咖啡比賽期間的十年旅程,令我對咖啡比賽有一翻新的體會,也對怎樣活出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新的領悟。
Thumbnail
2024/08/18
咖啡比賽的演出就像是一場時裝表演,來自韓國的Jooyeon Jeon在台上說。到深圳參觀咖啡展,無意中聽了2019年的世界咖啡師大賽的冠軍全周研Jooyeon Jeon的演講,她在台上分亨她參加咖啡比賽期間的十年旅程,令我對咖啡比賽有一翻新的體會,也對怎樣活出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新的領悟。
Thumbnail
2024/08/11
積極在籌備開設咖啡烘焙工場,不真正自己去做真的不知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烘焙咖啡豆不是只把咖啡豆放進烘焙機那麼簡單。從選擇生豆,怎樣拼配,賣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途徑去賣,怎樣宣傳,品牌設計,每件事情也要有專業的知識清楚的知道和了解,不能只懂得表面的事情。
Thumbnail
2024/08/11
積極在籌備開設咖啡烘焙工場,不真正自己去做真的不知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烘焙咖啡豆不是只把咖啡豆放進烘焙機那麼簡單。從選擇生豆,怎樣拼配,賣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途徑去賣,怎樣宣傳,品牌設計,每件事情也要有專業的知識清楚的知道和了解,不能只懂得表面的事情。
Thumbnail
2024/06/15
最近有一間頗為有名的獨立咖啡店宣佈不敵結業潮結業,很多行內朋友站出來說不捨得,說是時代的眼淚,像說到獨立咖啡店沒有生存空間,但真的如此嗎?
Thumbnail
2024/06/15
最近有一間頗為有名的獨立咖啡店宣佈不敵結業潮結業,很多行內朋友站出來說不捨得,說是時代的眼淚,像說到獨立咖啡店沒有生存空間,但真的如此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水中倒影,漣漪,光影。 奕彩金剛砂紙8K 申內利爾手工粉彩 林布蘭粉彩
Thumbnail
水中倒影,漣漪,光影。 奕彩金剛砂紙8K 申內利爾手工粉彩 林布蘭粉彩
Thumbnail
攝影師江國團在最近的攝影展中展示了將壓克力顏料與攝影作品結合的創作,引起了觀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這種創作方式增強了作品的視覺效果,展現出更自然的質感和獨特的筆觸。將手繪與照片完美結合,將本身最愛的兩件事情-繪畫和攝影,結合在一個作品當中。
Thumbnail
攝影師江國團在最近的攝影展中展示了將壓克力顏料與攝影作品結合的創作,引起了觀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這種創作方式增強了作品的視覺效果,展現出更自然的質感和獨特的筆觸。將手繪與照片完美結合,將本身最愛的兩件事情-繪畫和攝影,結合在一個作品當中。
Thumbnail
這是最近在畫室練習的作品,場景是取用幻想店鋪錄的攝影集。
Thumbnail
這是最近在畫室練習的作品,場景是取用幻想店鋪錄的攝影集。
Thumbnail
畫畫之於我,又愛又恨。愛的是,除了攝影,畫畫是最直接能記錄下心中想保留的畫面和當時心情的方式;恨的是,小時候學畫畫的陰影,我始終無法放膽下筆,甚至以為自己是個不會畫畫的人。
Thumbnail
畫畫之於我,又愛又恨。愛的是,除了攝影,畫畫是最直接能記錄下心中想保留的畫面和當時心情的方式;恨的是,小時候學畫畫的陰影,我始終無法放膽下筆,甚至以為自己是個不會畫畫的人。
Thumbnail
在美國讀設計時,上過兩年攝影課,當年數碼相機還沒有普及,做功課是用傳統相機配上黑白底片,然後一班同學到一間伸手不見五指的房間上菲林,然後自己沖底片。底片沖好吊乾後才到黑房把菲林上的照片用放大機曬在Ilford相紙上,再過幾次藥水才能把照片顯映出來。為什麼會想起這些事?因為看了電影「四月,她將到來」。
Thumbnail
在美國讀設計時,上過兩年攝影課,當年數碼相機還沒有普及,做功課是用傳統相機配上黑白底片,然後一班同學到一間伸手不見五指的房間上菲林,然後自己沖底片。底片沖好吊乾後才到黑房把菲林上的照片用放大機曬在Ilford相紙上,再過幾次藥水才能把照片顯映出來。為什麼會想起這些事?因為看了電影「四月,她將到來」。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222天 #第一次在咖啡廳作畫 今天幫自己安排行程 去淡水預約制的咖啡廳畫畫 本來打算畫美美的海洋或夕陽 但天氣很糟😅 天空很灰 海也看不清楚 更沒有夕陽可畫 沒辦法~ 只好順手畫咖啡廳門口看到的樹🌲 -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222天 #第一次在咖啡廳作畫 今天幫自己安排行程 去淡水預約制的咖啡廳畫畫 本來打算畫美美的海洋或夕陽 但天氣很糟😅 天空很灰 海也看不清楚 更沒有夕陽可畫 沒辦法~ 只好順手畫咖啡廳門口看到的樹🌲 -
Thumbnail
這篇想來分享一些創作過程的想法,比較接近 behind the scene 的感覺。 我玩攝影有一段時間,已經發展出一套比較固定的流程。 每次出門旅遊,一天大概會累積100至200張的照片,如果是五天以上就可能會到700至1000多張。回到家,我通常會用編輯軟體先把所有照
Thumbnail
這篇想來分享一些創作過程的想法,比較接近 behind the scene 的感覺。 我玩攝影有一段時間,已經發展出一套比較固定的流程。 每次出門旅遊,一天大概會累積100至200張的照片,如果是五天以上就可能會到700至1000多張。回到家,我通常會用編輯軟體先把所有照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手一機的現象 最直接可以影響我們的就是生活美學不再是遙不可及   學生時代會上美術課 透過繪畫素描書法水彩….及各種多媒材創作 可以浸潤成長所需的美學養分 現在人手一機 拍照成為全民運動 相機就是畫筆 關鍵是如何學習及轉化成養份   從前攝影是昂貴的興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手一機的現象 最直接可以影響我們的就是生活美學不再是遙不可及   學生時代會上美術課 透過繪畫素描書法水彩….及各種多媒材創作 可以浸潤成長所需的美學養分 現在人手一機 拍照成為全民運動 相機就是畫筆 關鍵是如何學習及轉化成養份   從前攝影是昂貴的興
Thumbnail
《小品-光影練習》 照夜白電腦繪圖作品 使用軟體:Photoshop
Thumbnail
《小品-光影練習》 照夜白電腦繪圖作品 使用軟體:Photosho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