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死真是孤獨死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昨天參加了我的大學同學李夏苹的新書分享會,「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這是她這本書的書名。我第一次看到時覺得有點太猛,這個名字也太嚇人了一點。然後我想起幾年前我自己一個人剛搬到松山南港一帶,找了一間六樓頂加沒電梯的便宜套房落腳。房間本身非常小,除去浴室之外,基本上塞進一張雙人床之後大概也就剩下不到兩坪的空間,加上房東大概也預計會租這樣房間的人不會太在意房間的格局,所以在這剩下不到兩坪的空間裡還有一根粗大的梁柱,使得本來就狹窄的房間顯得更侷促了。當然不會有大面對外窗這種奢侈的玩意兒,也就只有在與天花板相接處有一扇應該比我現在的筆電還要小的小窗,除了可以完整接收窗外陽台洗衣機的轟鳴聲之外,沒有太多通風採光的效果。這樣的房間連我有時都覺得是不是太像牢房了一點,而且還是監獄裡犯人犯錯被關進去的禁閉室,但我當時認為沒有關係吧,我不太在意居住品質,更重要的是我大概不會有訪客。在入住之後不久的某個晚上,在陷入睡眠之前我把冷氣關掉,卻懶得爬起來打開那扇小得可憐的窗戶,就這樣睡了。睡到半夜我突然驚醒,覺得極度不適,打開眼睛看到整個世界天旋地轉,直欲作嘔。我直覺覺得應該是缺氧吧,然後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我還有心情懷疑,難道是因為我的房間小到我睡幾個小時就把房間裡的氧氣吸完了嗎?總之趕快跌跌撞撞地打開窗、打開門,旋轉的世界花了很長的時間減速,然後在真正平靜下來之前,我還是睡著了。

 

  無論如何,還好早上還有醒來。我踩著仍有些虛浮的腳步走下樓,突然驚覺,要是我半夜沒有醒來,我是不是可能真的會死在那個房間裡?或者是即便我有醒來,在掙扎著開門開窗的過程中跌倒撞到頭,我是不是還是可能會回天乏術?然後我試著在腦海裡勾勒一下那樣的畫面,一個只穿著內褲的癡肥單身中年男子身體以奇怪的姿勢倒臥在一個六樓頂加昏暗狹窄的可憐房間,這樣的畫面似乎異常的合理。假使在數日甚或數週之後終於有警察什麼的破門而入,為了蒐證或是紀錄什麼的目的拍下了照片,那我大概願意授權給我的大學同學李夏苹作為她這本書的封面使用。

 

  因為那就是孤獨死。

 

  所以實在是必須承認,我的大學同學出書的很多,但確實夏苹這一本書光是書名就已經給予我特別大的衝擊。玩個中文系才會想到的梗,「死」這個字除了解釋成死亡作為名詞或動詞使用之外,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用語中恐怕比較多是拿來當作副詞使用,用來修飾強調一個形容詞的程度到了極點。譬如說「妳穿這件衣服真是漂亮死了」、「久石讓的Summer真是好聽死了」,所以「孤獨死」也可以解釋成「最極限的孤獨」,而確實「孤獨死」也還真是「孤獨死了」。大多數人都不太喜歡死亡,但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或許對我來說,問題就在於為什麼這樣的慘是「不言可喻」的。其實死亡本來就是一件孤獨到不行的事。或許你還記得,幾年前網路上有流行過一張「邊緣人量表」,大致上的邏輯就是「你會自己一個人去做那些通常不會一個人去做的事」。項目有很多,像是一個人去餐廳吃飯、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唱KTV什麼的,這張表最極限的兩項是一個人搬家和一個人去動手術,好像很有道理,但我想要是跟「死亡」的孤獨程度比起來,上面這些項目都顯得微不足道,只是把這個項目列在量表裡也沒意義,有資格選這一項的人也不再有填表的機會了。對於這樣極致孤獨的恐懼也並非只存在於你我凡夫俗子而已,活人殉葬的傳統在東西方都存在了上千年,孤傲至極的秦始皇還帶了一整個軍隊的兵馬俑下去陪他一起玩。但我們其實都心知肚明,不管怎麼做,死亡終究只是一個人的事,闔上眼睛吐出最後一口氣時,你就是孤獨的了,即便那些帝王有人陪他一起死,這些死亡也都是獨立事件,他的死與你的死終究無關。生命的孤獨,無可救藥。

 

  但我們還是無論如何不希望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完人生這條路,除了在危急時刻要是有人在身邊,或許可以得救而逃過一劫,更可能的是人終究還是依附著人際關係網絡證明自己存在的動物,我們或許都希望在那個大限時刻降臨到自己身上時,身邊可以有人用眼淚、用悲傷、用不捨的目光,證明自己這一輩子有留下一些值得被想念的記憶,那起碼可以說明這一生我沒有白白走過。而孤獨死最令人恐懼的一點可能就是,假使在自己離開的瞬間仍有一絲神智清明,在沒有其他人的目光注目之下,我們可能連自己是不是真的存在過都沒有辦法確定。

 

  這或許是我覺得夏苹這本書最有力量的地方,如果那些一個人孤獨離開的生命,至今都還因此無法確定到底自己是不是存在過,最起碼還有夏苹用她很誠實(有時可能會有點過度誠實)的文字,書寫了那些生命最後離開的狀態,而「離開」或許可以反過來驗證「來過」。或許並不是怎樣令人羨慕的人生,但是終究來過,夏苹可以證明。

 

  希望那可以使他們安心些許。


*本書官方介紹:

https://www.locuspublishing.com/book/detail/1043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章至鈞的沙龍
83會員
66內容數
生活其實沒有那麼理所當然,很多時候看起來天馬行空的詭異想法,可能才是這個世界運行的方式。我試著「講錯話」,讓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方向,更靠近事實一點。
章至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5
從周思齊的生涯,我們看見一個棒球員該有的樣子和不一樣的樣子,但是這次引退賽之後又給了我更多思考。老實說,即便我是一個老爪迷,對周思齊也有非常好的印象,這次引退賽的空前盛大,我都不禁很不好意思的偷偷覺得,這是不是真的太浮誇了一點?
Thumbnail
2024/09/25
從周思齊的生涯,我們看見一個棒球員該有的樣子和不一樣的樣子,但是這次引退賽之後又給了我更多思考。老實說,即便我是一個老爪迷,對周思齊也有非常好的印象,這次引退賽的空前盛大,我都不禁很不好意思的偷偷覺得,這是不是真的太浮誇了一點?
Thumbnail
2024/09/25
誰跟我說球員一定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我都會請他去看看周思齊。
Thumbnail
2024/09/25
誰跟我說球員一定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我都會請他去看看周思齊。
Thumbnail
2024/03/27
  我不想去硬說哪個觀點比較正確,但是我自己的解釋比較簡單:《周處除三害》在中國大賣,是因為中國沒有電影分級制度。對,我覺得就是這樣而已。
Thumbnail
2024/03/27
  我不想去硬說哪個觀點比較正確,但是我自己的解釋比較簡單:《周處除三害》在中國大賣,是因為中國沒有電影分級制度。對,我覺得就是這樣而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提到吸引力法則, 她親身經驗是捐棺,並舉出她碰到的種種好運。 她還補充說明, 其實辦後事要花很多錢, 如果有心幫忙,並不限於捐棺這一項。 我不迷信於捐棺。 我覺得,只要是捐給有需要的人,都有功德, 並不是捐棺的功德就比較大。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提到吸引力法則, 她親身經驗是捐棺,並舉出她碰到的種種好運。 她還補充說明, 其實辦後事要花很多錢, 如果有心幫忙,並不限於捐棺這一項。 我不迷信於捐棺。 我覺得,只要是捐給有需要的人,都有功德, 並不是捐棺的功德就比較大。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Thumbnail
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Thumbnail
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今天又跟朋友意見不合,每次都是類似的議題不斷爭執,已經吵到不想再吵。 最後以冷靜的口吻達成唯一的共識,就是「彼此沒有共識」這件事。 內心覺得好孤單。 人本來就是獨自出生,也終將獨自面對死亡。 本來就是孤單的。 但,仍覺得難以接受。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留言】、【分享】、【收
Thumbnail
今天又跟朋友意見不合,每次都是類似的議題不斷爭執,已經吵到不想再吵。 最後以冷靜的口吻達成唯一的共識,就是「彼此沒有共識」這件事。 內心覺得好孤單。 人本來就是獨自出生,也終將獨自面對死亡。 本來就是孤單的。 但,仍覺得難以接受。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留言】、【分享】、【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