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篇報導說:「德國研究發現,香氣可以幫助記憶,分兩組人進行記撲克牌的實驗,發現有聞玫瑰花香的人,正確的記牌率高達97%,沒聞玫瑰花香的人,正確記牌率只剩下86%,而國內醫師則認為,只要是有提神醒腦功效的香氣,都有助於記憶。」
英國新科學家期刊刊登的研究指出,丹麥男性入伍智力測驗顯示,自1998年以來,IQ測驗的平均分數下降了1.5,英國和澳洲也有類似現象。研究說,人類已經過了智力巔峰時期,人們的智商不再上升,甚至開始下降,有些科學家悲觀的預言,我們的後代,可能要花上幾個小時,才能弄懂我們現在一看就明白的東西。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班戈大學及消費者研究機構SBXL邀請40名受訪者,模擬平時購物挑選商品的過程,並進行核磁共振掃描,觀察大腦前額葉皮質 區的變化。結果發現,實驗對象在剛開始逛街時,此部位運作能力較活絡,過了一段期間後,開始喪失金錢觀,難以抵擋特價商品的誘惑。
你覺得以上這些研究的可信度有多高?
樂金文化出版的這本書,是由德瑞爾.赫夫所著作,他認為許多時常讀到或聽聞的統計相關事務,像是平均值、關聯性、趨勢和統計圖表等,其實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單純,在統計圖表的背後,可能沒有甚麼實質內容,也可能有更多資訊。
統計學的神秘語言非常吸引人,時常被做為製造轟動、搧風點火、混淆視聽和過度簡化來使用。經過良好包裝的統計數據,遠比希特勒的大謊言更美好,這些數據會造成誤導,卻又不會讓人受到批評或究責。
這本書討探討了許多統計調查上可能被混淆或刻意包裝的眉角,譬如操控統計的樣本,讓調查結果更偏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或是為了數字對自己有利,加入極端值來計算平均值,中位數與眾數才能避免極端值的影響。
還有些小數字會被過度簡化或忽略,甚至是統計樣本根本太少,造成明顯的偏差,而導致統計結果失去了意義。或是為了找出兩者間的差異,把一點點的不同過度放大,或是將一點點的統計誤差當作重要差異來大做文章。
大部分人認為圖表是將一堆統計數字變成比較容易讓人理解的方法,但其實圖表也能透過視覺與理解來影響對統計結果的感受。譬如調整圖表兩軸的單位,去掉大部分空白的圖表,將微小的細微變化放大,造成看圖表的感受截然不同。
相關性也是很容易被操控的方式,有些不相關的因素常被拿來解讀引申其關聯性,但更主要的影響因素卻被隱藏或忽略。有時常常會有前後不相關的數字被拿來做比較,進而得出對自己較有利的結論。
譬如多數人應該有聽過,睡前喝一點葡萄酒對健康有益,喝紅酒可以幫助降低罹患高血壓與中風等疾病的機率。不少人認為紅酒能減少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有強身健體的功效,是因為紅酒是透過壓碎、發酵葡萄所製成的,而葡萄富含多種的抗氧化劑,給了人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及死亡風險的印象。
但事實上,他可能只是一種紅酒的宣傳廣告手法。
從近幾年的研究中了解到,喝紅酒的人通常也會做較多的運動、家境比較富裕,體質也較健康。也就是說,不是喝紅酒能讓你更健康,而是有可能是喝紅酒的人,本身就比較健康。
然後牛津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陳正明表示,飲酒模式其實和基因有很大的關係,「基因沒缺陷的人,能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但是那些酵素功能失調的人根本不能耐受酒精。」
研究人員在該次試驗中發現,喝得愈多的人,罹患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就愈高,而每天喝 1~2 個酒精單位(1~2 小杯葡萄酒)的人,罹患風險並沒降低。更關鍵的是,研究中並沒出現「喝酒會變健康」的數據。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卡羅琳·勒羅伊說到,酒精對人體仍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有害,如果真的要喝,那就喝紅酒,但這並不代表喝紅酒是健康的選擇。「儘管紅酒可能是酒類中最健康的選擇,但事實上完全不喝酒會更健康。」
雖然紅酒中有著對身體有益的白藜蘆醇,仍有部分研究人員認為,數量不足以達到對人體產生正面幫助。而且,紅酒已被證明能提高血壓,即使攝取的酒精量很低,對身體也會造成損害。
在一些習以為常的傳言或研究中,常有這些利用統計技巧來引導至對發表人有利的結論,甚至是變成廣告宣傳說詞。就以剛剛的紅酒為例,義大利人得心血管疾病比例比較低的原因,是否真是因為習慣喝葡萄酒,或是可能因為他們習慣使用較健康的橄欖油的關係呢?
這本書還有討論到事後歸因的誤導性,是指從結果倒推原因,但事實上,結果和原因彼此之間並無直接關係,這中間就出現了可供操縱或造成心理盲點的空間。書的最後也教讀者如何破解統計陷阱的五大招,識破統計的偏見與詭計,學會正確解讀,避免落入陷阱。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