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財報是行情轉變的關鍵

在景氣由盛轉衰或谷底翻揚時,多數企業營運狀況易同時翻轉,其他時間則多半呈現各產業不同的成長或衰退步調,這使股市裡不同類股的表現會有明顯的差異,而其中較具規模的產業類股則足以引領整體指數發展出多頭或空頭的行情,當主流產業類股股價休息,整體行情也會陷入震盪休息,如果要再有下一階段的行情,主流類股需再繼續上漲或有新的主流類股引領表現。


台積電占台股權重夠大,足以引領指數,但畢竟單一股票能夠受惠的人較少,另外搭配一個夠大的族群才會讓股市熱絡,例如先前台積電搭配AI相關類股與供應鏈股票,或搭配高股息特性的股票,讓整體股市出現波段行情,觀察股市可以思考有哪些產業類股足以引領整體表現,藉以推測行情及選股的機會與風險。


通常能引領較大規模行情的股票族群,一種是屬於成長型股票,多半是以電子類股為主,包括半導體、AI類股等,具有想像空間,能讓多數人願意冒險,另一種是景氣循環類股,因為景氣波動讓企業獲利出現大幅成長或衰退,基本面的劇烈調整連帶使股價大幅波動而帶動行情,而且景氣循環類股的基本面變化,常不只有單一產業類別的調整,通常整體經濟景氣或同時有其他產業景氣改變。


例如航運類股是景氣循環類股,通常不會單獨好轉,是人、貨的運輸需求大增才改變航運的獲利,而人、貨的運輸需求的基礎可能是某些特定商品貿易需求大增,理論上應該同時可以看到航運之外的其他產業出現景氣變化,反過來說,能否同時看到不只一個產業景氣熱絡,同時有幾個類股引領股市表現,才是行情能夠具有一定規模或延續能力的現象。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