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創造"發揮自然"與"歷史優勢"的新區域城市~和歌山県田辺市

田邊市位於紀伊半島西南側,和歌山縣南部,和奈良縣相鄰,除了西部沿海的城市地區外,該地區以山區為主,大部分為森林,並有四個主要河流水系:日高川、富田川、日置川和熊野川,氣候變化從沿海溫暖多雨的太平洋氣候到山區的內陸氣候。

包括世界文化遺產「紀伊山地的聖地與參拜道」、被譽為日本三大美景之一的「龍神溫泉」、被稱為日本最古老的溫泉「湯峰溫泉」,豐富的自然風光、古老的歷史文化、以及溫泉為等多樣化且具有吸引力的當地資源,田邊市致力於活用這些資源的城鎮建設,田邊市是和歌山縣人口和經濟第二大城市,也是和歌山縣南部的經濟和工業中心,它是熊野古道中邊線和大邊線的交會處,被稱為「口熊野」,總面積1,026.91平方公里(東西長約46公里,南北長約47公里),是近畿地區最大的城市,海岸線錯綜複雜,形成田邊灣,現有人口67,922人。 https://www.city.tanabe.lg.jp/

圖片來源:田辺市官網


【關於「南部/田邊梅系統」世界農業遺產(GIAHS)認證】

「南部/田邊梅系統」被認定為世界農業遺產(GIAHS)!

2015年12月15日星期二,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GIAHS 管理與科學聯合委員會」上,「南部/田邊梅系統」被認定為世界農業遺產獲得認證。

*迄今為止的進展請參閱南部田邊地區世界農業遺產推進協議會秘書處(南部町)的網站。

大約 1,300 年來,李子在日本一直被視為食品和藥品。 梅干是用鹽醃製李子製成的,可以在室溫下保存,具有豐富的藥用特性,例如預防食物中毒、緩解疲勞,已作為日本人日常膳食中的配菜食用。

「梅子」在日本已有約1300年的歷史,它是一種因其食品和藥用而受到重視的作物,梅干是用鹽醃製梅子製成的,可以在室溫下保存,具有豐富的藥用特性,例如預防食物中毒、緩解疲勞,已作為日本人日常膳食中的配菜食用。南部田邊地區的梅子年產量約 43,000 噸(2012 年),約佔日本梅子產量的一半。

圖片來源:田辺市官網

「南部/田邊梅系統」是該地區獨有的農業系統,利用營養貧乏的礫石坡地可持續生產優質梅子,這些礫石陡峭的山脈無法用於常規農業或林業,因此大約 400 年前,人們開始在這種條件下種植生產梅子來維持生計,並且以灌木叢作為柴火。他們在梅林周圍和陡坡山脊附近留有薪柴林,具有培育水源、補充養分、防止山坡塌陷等功能,支持梅樹生產,此外,透過在梅林中種草,可以防止表土乾燥和被沖走,而割下的草則作為肥料返回給梅樹;生活在柴草林中的蜜蜂幫助梅樹授粉,而另一方面,梅樹在早春(2月左右)花朵很少的時候為蜜蜂提供寶貴的花蜜,幫助它們繁殖。

人們在維持和擴大梅樹種植的同時,不斷改良梅樹,培育多樣化的遺傳資源,培育出了「南高」等適應本地區的優良本土品種。除了梅子生產之外,還改進了加工技術,開發符合現代需求的安全可靠的加工食品,例如健康友好的低鹽調味梅干和使用梅子成分的健康食品。

在木炭林中,生產了由Ubamegashi木材製成的最高品質的木炭“紀州備長炭”,並設計了“選擇性採伐”,使木材能夠快速再生的木炭林管理方法,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這樣擴展的木炭林和梅林形成了獨特的美麗景觀,水源從木炭林流到梅林再到水田,保存了多種動植物的棲息地和生長環境,也使得包括梅子在內的多種農產品的種植成為可能。該地區尊重自然的生產活動不僅保護了人們的生命,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培養了當地的紐帶和文化。就這樣,人們精心利用該地區有限的資源,積累了努力,建立了以梅子為中心的可持續農業,今天,透過共同努力,它被應用於生產、加工、流通和旅遊業等各個領域,建立了價值約700億日圓的梅子產業,並為該地區提供了穩定的就業機會。 如今,永續農業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變得越來越重要,該地區的農業被認為是體現這一點的典範。

圖片來源:田辺市官網


【什麼是世界農業遺產 (GIAHS)?】

世界農業遺產系統(GIAHS)的正式名稱為“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英文縮寫也稱為“GIAHS”。

此認證獲得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認可,旨在確保糧食安定,於2002年設立。

世界農業遺產地的目的是包括利用當地環境的傳統農業、耕作方法、與之相關的文化、景觀和生物多樣性(生活在那裡的各種生物,例如微生物、昆蟲、植物和動物)等,把它當作一個「農業系統」完整地維護和保存,並傳給下一代。其成立的原因是現代農業過度強調生產力,導致世界各地環境問題、生物多樣性以及獨特文化和景觀的喪失。


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差異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遺產包括廢墟、建築物、自然等「不動產」。 另一方面,世界農業遺產的創建是為了將利用當地環境維持的農業系統傳承給後代,目的是透過認可來促進保護。

圖片來源:田辺市官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日本的地方創生已經從城鎮.人.工作的振興,進化到發揮每個人的價值、讓每個人都有事做;考慮到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的關係符合SDGs17項指標169細項目標永續發展;並大量使用數位工具及努力國際化,不分城市或鄉村,讓地方的力量變成國家的力量。而台灣的地方創生何時能走出地方創業的緊箍咒?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