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直播主的不滿

一大早緩緩地漫步前往醫院,為的就是多享受一點溫煦的陽光。

「接下來又要一整天待在白色巨塔內了呢!」我心想。

這時候的愜意可以說是彌足珍貴,慢慢地想著午餐要吃什麼,晚上又要去哪裡。

但一到了病房放下背包披上白袍後,突然感受到了緊繃緊張的氛圍,

以及聽見了護理師們看著一支手機竊竊私語。

沒有錯,全部的人都盯著一塊手機螢幕,面露詫異的表情。

我也禁不起我的好奇心,過去問了問學弟發生了什麼事情。


「學長,有病人直播在罵我們小兒科。」學弟說道。

這位病患因為泌尿道感染從急診上來病房住院。

媽媽直播說明明是一間醫學中心連一個像樣的醫生都沒有過來看她小孩。

她小孩飽受病痛還沒有被正常對待令人心疼等等的措辭。

但我翻開病歷明明就有病情紀錄也有診視的結果……

當天值班醫師也說有過去看,可以說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

但面對這種家屬,我們其實只要病歷寫清楚,無愧於病人這樣就好。

即使要告醫師,他們也不會告訴成功的。

但是這種潛在醫療糾紛個案,最讓人頭疼,因為只要被告成功一次,幾乎行醫生涯就會毀了。

但是我們還是秉持著無愧於心的想法和態度,前往查房診視病患。


一到病房門外,護理師氣急敗壞地跟我們說道:

「他們兩個新手爸媽,什麼都不懂!奶嘴買錯、也不會泡奶就一直覺得是厭奶期、對於小孩的狀況每次都講不一樣…..」

但我們一進去講解了後續泌尿道感染可能的併發症以及處理,並且再三和他們確認前一天有醫師去看他們。

病患媽媽回道:「昨天晚上有….有醫師來看。」

好的,那就病歷打清楚就好。


接著隔了幾天,當病患的泌尿道感染改善了,我們預計隔一天可以回家。

家屬又叫我們過去說道:「醫師,我們家明天新開幕一家店,今天就要出院。」

趕快回家也好,不然大家都對她那隻手機頗為反感以及提防。


這個鬧劇也總算告一段落……我以為。

直到我在另外一個新興網路平台看見了那位病患媽媽的貼文:

「我對xx醫院的兒科感到失望,我女兒三天被扎了xx針,護理師都知道他很難打了,不會找資深一點的嗎?媽媽真的很難過……」


人生病的苦楚,我們醫護人員最懂了。

每次打針的疼痛、每個生離死別的苦楚、每個手術後的疼痛我們都能理解。

如果一針能上,我們也不需要讓小孩多挨針。

甚至每次打針時看見病患的苦楚,甚至都還會有些微的愧疚感。


這位媽媽,你不忍心你小孩來醫院治療的話,請你好好照顧你的小孩吧。

記得要幫她換尿布、奶瓶記得消毒,再來不要讓小孩趴著睡會有點危險,

然後小孩的爸爸也要幫忙記一下奶量和排泄的次數狀況,才不會誤導我們醫護人員。

再來希望大家都不要有苦楚以及病痛。


--非典型醫生 2024/05/1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位急診住院醫師,和你分享我從醫的見聞、健身經驗以及生活感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