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比一個人是加入邪教組織,還是信仰傳統宗教,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為了解決自己內心的糾結而去戀愛的人,會被戀愛毀掉。」(p.11)
用加入邪教組織來比擬戀愛關係,這個比喻完全吸引且命中了我。這並不是說我加入了邪教組織,曾經的經歷告訴我,剛接觸信仰的時候,還有一群我以為他們愛我的人的時候,真的很像在和一群人談戀愛。
可是在本書中再三強調,真正成熟的戀愛,必須拋棄「依賴」並且「要堅強到能夠忍耐孤獨」。
「而經常出現的狀況,則是將『那個人能夠拯救我』的願望外化。邪教信徒看待教主的心理即是如此。」(p.91)
我的情況是,並沒有。我當初只是和一群人在談戀愛而已。甚至覺得和那一群人只要一直在一起,不成家也沒有關係,事實證明,我錯了。只要有一個人成家了,一個大群體就會被劃分成親疏遠近的以家為單位的更小群體,最終,共產社會的理想願景是流於形式的。
「海耶克說,通向地獄之路,是由『善意』鋪成的。」(p.95)
這一句話特別發我的深省。有沒有一種情況是,許多的善意反而導向了邪惡的結果,但不少微小的自私和惡意,卻在冥冥之中的力量幫助下,能夠負負得正的,結出一個正面的結果呢?有句話說「半吊子的善不是善」甚至說「半吊子的善有毒啊!」,有例子如:隨意放生反而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等等。
我私下暗暗覺得,很可惜啊!善意就是善意,善意若結不出善果,那麼,善意難道就白費了嗎?惡意就是惡意,就算意外結出了好的果子,它本質上還是惡意。只是這世間上的事,因果真的很難說,假設「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內心。」為真,那麼,內心動機如何,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更精進自己的善意吧,這也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抱持著善意的動機去學習,應該,是不會吃虧的吧?
「讓我再說一次,愛情本身並不需要言語。」(p.81)
那怎麼叫做「談」戀愛呢?作者在這邊指的應該是已經了解彼此夠深的愛情吧?默契是最寶貴的語言,信任是最難尋的定錨。
有句話說,當有人告訴你他愛你,你不要聽他的言語,要看他的行為。是不是可以詮釋書中的這一句話呢?
就像信心會帶出行為,愛也會帶出行為,是吧。讓我們能夠越來越好、越來越豐富的愛情,才是真正健康的愛情。
當初,他們說他們愛我,他們提供了我暫時的衣服食物住處和照顧,這些,難道不都是愛的言語和行為嗎?他們是邪教組織嗎?很像,但我寧願認為當時的他們不是,因為他們也是受害者。就像是很多的善意,被人利用成就個人的私慾,終有一天,因為眾人不斷地學習和觀察,所隱藏的事情還是會顯露出來,但那個時候,我早已經離開不在其中,所以,我維持的仍然是對他們的感激之情,以及得知後事的些微的敬佩憐憫和同情。
言語會控制人,愛情呢?愛情也會控制人嗎?或許是,或許不是。
當愛情不需要言語,「心」成為一個新的標準了吧。為了所愛之人,想要自己變得更好,為了所愛之人,想要使他人感受到愛,希望能夠讓他也變得更好更豐富。這,是一種控制嗎?這是自發的,所以,應該不是控制吧?
所以,「如果有人真愛我就好了」,要改成「如果我有能力真正的去愛人和被愛,那就好了」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