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風險思維:中日韓FTA談判重啟 北京想大力推 首爾意興闌珊!對台影響有限!

日本、韓國與中國27日在睽違4年後首度在首爾舉行三國峰會,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加速協商,以達成一個「自由、公平、全面、高品質與互惠」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三方同意,將明、後年定為「中日韓文化交流之年」,加強文化及人員交流。


一、中日韓FTA重啟談判,北京力推、東京首爾各說各話,恐難有突破性進展!


根據報導,南韓慶熙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朱宰佑教授則指出,該協議的實質進展有限,因為「該聯合聲明的用字遣詞沒有顯示這3個國家已更接近達成FTA」。


擔任首爾智庫「國家安全研究所」(NSRI)中國中心主任的朱宰佑教授指出,韓日中峰會的原始目的是促成3方自由貿易協定,但本次峰會的實質進展不大。


他說:沒有習近平的談判權力,我不認為我們可以期待會取得任何進展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卻沒有參與,北京只派出李強談判權力有限


況且,中國想要FTA,但近幾年韓國企業對中國已流失太多競爭力,首爾意興闌珊。


(See:2024/05/28,自由時報,北京推中日韓FTA 韓專家:吃過中國大虧 首爾意興闌珊)


儘管日、韓想和中方修補關係,但外界仍不看好這次峰會,因為從國際現實的角度,甚至從對談過程和結論中即可看出,三方對於台海或是烏俄戰爭等地緣政治的敏感問題,不是避而不談,就是各說各話,而唯一有共識的就剩下北韓非核化的議題。


國家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龔祥生認為:『外界不看好類似這樣的還有美中之間的對抗,在日韓之間也不可能就因為跟中國的恢復接觸,就走到親中的這一方,所以在這個安全議題上面,的確這次所有議題,不管是台海的,還是烏克蘭問题,都還是各說各話,那唯一一個有共同跟安全有關的共識,就是希望促成朝鮮無核化,只有這一點是跟安全相關的。』


(See:2024/05/28,中央廣播電台,中日韓峰會各說各話 FTA談判恐難有突破性進展)


二、中日韓FTA談判重啟,學者:時空環境早已改變,對台實質影響已經有限!


針對中日韓FTA談判重啟,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28日表示,一旦中日韓FTA談成,對台實質影響已經有限。


他分析,中日韓都已經是RCEP成員,成員國間多項產品都逐步降至0關稅,中日韓FTA象徵意義將大於實質意義。另一方面,台灣強項的電子產品透過資訊科技協定(ITA)享有零關稅,而影響較多的會是機械等傳統產業。


邱俊榮也強調,當前時空環境已經不同,因為中國在多項產業,包括傳產都已逐漸建構自有產能,使得台灣機械業銷中比重逐步降低,中日韓FTA對台實質影響有限。


他說:『機械在內的這些傳產,事實上這麼多年下來,中國自己也都已經有相當大的產能,他的產品雖然還沒有那麼好,但是也已經有相當的競爭力了,所以這個市場其實對於我們來講就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更何況這兩年你看到在疫情結束以後,中國市場幾乎是沒什麼需求,即使你0關稅以後,東西是不是能賣到中國市場去,其實也不無疑問,也就是說在時空環境改變之下,這些影響對台灣來講幾乎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See:2024/05/28,中央廣播電台,中日韓FTA重啟談判 學者:時空環境改變 對台實質影響已有限)


三、韓國簽FTA,依賴中國,順差變逆差!台灣則受惠供應鏈重組,人均GDP超韓!


根據Business Korea報導,Statistics Korea數據顯示,韓中自由貿易協定在2015年生效後,因為在半導體關鍵原物料方面高度依賴中國等因素,2022年起韓國對中貿易盈餘猛降,去年更出現175億美元貿易赤字,是1992年與中國建交以來首見,且這個趨勢恐將持續下去。


南韓央行在去年底發布的報告中警告,南韓對中國貿易由盈餘變成赤字,主要因為中國已增加中間產品的獨立自主,並增強其技術優勢。


(See:2024/05/23,中國時報,半導體市場低迷 韓對陸首現貿易逆差、自由時報,依賴中國市場 大翻船!/韓媒︰韓對中貿易逆差 恐見不到底)


想當年,韓中在2015年簽訂FTA,有22個產業,9成以上產品免關稅,南韓民眾雀躍,而和南韓一向處在激烈競爭的台灣媒體學界則如喪考妣。


當年,台灣媒體紛紛跳出來示警:中韓FTA來襲!台灣玩完了!學者也認為,國內應盡速釐清對中國大陸態度,且加快與其他國家洽簽FTA,才能確保在全球貿易競賽中不會落後被淘汰...


(See:2014/09/01,遠見雜誌,中韓FTA來襲!台灣玩完了嗎?2014/11/11,中廣新聞網,中韓FTA 學者:台灣應盡早有共識 洽簽各式協議)


如今,根據台灣主計處和韓國銀行的最新統計,台灣2022年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為3萬2625美元,正式超車南韓的3萬2410美元,為2003年來首見。台灣人均GDP於2003年被南韓超車後,自此落居亞洲四小龍之末。


我國主計總處官員表示,近幾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較高,加上韓元貶值幅度較大,南韓人均GDP因此被台灣超車,而外媒最新報導,台灣有機會在2033年超過日本。


(See:2024/01/12,自由時報,韓元貶值大 台灣人均GDP於2022已超韓 已甩開韓國!台灣2033年要超越日本?)


韓中簽署FTA,起初嚐到甜頭,對中國頗有貿易盈餘,然而,不過才四年,貿易盈餘開始下降,去年更出現175億美元貿易赤字,出現逆差,從糖衣變成毒藥。如今,韓對中貿易逆差格局,更恐將成為常態。


(See:2023/06/27,鏡新聞,中韓FTA變毒藥? 韓對中貿易逆差加劇!自由時報,2023/07/10,韓中FTA變毒藥 中國獲補貼廉價產品侵蝕南韓市場、2023/12/31,韓對中貿易31年首見逆差、半導體恐遭日超車、2024/01/15,依賴中國嘗惡果!韓對中逆差格局恐成常態)


對此韓國的境遇,誠令人不勝唏噓!台灣,則應該深自慶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法令多如牛毛,人事更是變化萬千。日常生活法律風險問題,因此,層出不窮,令人困惑,不勝其擾。此所以,倘若是平時就能了解日常生活法律的基本觀念,藉以提升風險意識與風險思維,應該便能夠讓一般人在面對糾紛時,可以措其手足或知所應對進退,不至於驚慌失措或徬徨無助,甚至還能趨吉避凶或消災解難!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