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假工具書:18.關於角色互動的二三事

  這次要介紹的是「角色互動」的部分,互動方式有千百種,沒有一個標準,每段情節適合的方式與程度也不一樣,這部分只能依照各位偉大寫手的經驗和喜好了!

  ※申明:示範的三種方式皆屬「同一個重要的劇情」,因此會寫得比較複雜。且三種方式僅供參考,並非只有此三種,亦須視個別情況做調整。

以上!


  直接放出本主題的三種示範含說明圖,內文部分就簡單做補充和結論!

三種示範


  以上三種示範僅供參考,沒有哪個好或壞,只有作者想在那段劇情中強調什麼,以及自己喜歡哪種模式。

  也當然不是每次互動時都得這麼「麻煩」,但示範之處屬於重要劇情,而非一般閒聊打哈哈,所以著墨較重,因此請判斷該段互動的重要程度,去做不同的調整!

  (右下角縣令打錯字了懶得改XDDDDD)

  (把大部分說明都塞進圖裡了,如有不便請見諒,但不這麼做的話,這個內文會變得太長而且不好對比。如果字很小我很抱歉TAT)

  (這是我正式作品中的真實段落,至於我最後用了哪種,沒有特定選擇哪種,混用XD(做好這張圖後才想到可以當主題所以沒化名啦~)

  ※對於圖文中提及的「偽裝成第三人稱的第一人稱」這類說明,可詳見本假工具書【05主題:關於視角的延伸】(共兩篇),配合【04主題:三種人稱視角介紹】共三篇。

  ※關於角色描寫,可參考【12主題:場景與鏡頭】(之二、之三)

  有經驗的寫手,可以很自然而然寫出對應當下情況的模式(根本不會想那麼多XD),但經驗略不足或從未嘗試其他角色互動寫法的,也可以自己、請朋友找一段簡單的情境,包含台詞的,然後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現看看,以此作為練習!

  那麼,如何去判斷哪一種形式更適合當下段落?

  首先,你要知道「重點」是什麼,示範中段落其實是「反轉前夕」,主要在營造氣氛,帶有一觸即發的感覺,聶成華深有所感,覺得自己會被臭罵一頓,所以自己心裡開始緊張了,並且深知自己有錯,因此最後選擇不做反駁,果斷道歉。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示範一:不考慮末段情況,上面都是聶成華的視角,所以旁白不會去描寫師兄的語氣、心理活動。而上面的聶成華心理活動已經很明確了(也帶出了他心中的答案),所以當他開口時,敘述就不必太複雜。這段的笑點也落在聶成華的心理活動上。但末段陸靜虛的內心反而比較沉重。
  示範二:整體來看是三方皆有視角、有心理活動,但都不是很深入,著重用旁白去描寫角色心理。中段聶成華的心理活動省略示範一的答案,只做了表面的形容,臺詞上也顯得比較倔強(相較示範一的示弱)。如此顯得過於枯燥沉重,所以在末段的陸靜虛心理活動中安排了笑點。
  示範三:因為陸靜虛就是那樣所以不想再寫了XD師兄和聶成華的部分,前者主要使用示範二,然後進行兩段整合。後者也是一種整合,寫得沒那麼深入,原因都可以在示範一和二中找到蛛絲馬跡。優點是字數很省,敘述很俐落,缺點是較難體現角色性格、不夠深入,既不沉重也不輕鬆,除非也有末段另一人可以去「引導」整體氛圍。

  節奏速度:三>一>二

  (我個人比較喜歡一的前中和二的末段啦哈哈,不然怎麼會當示範一跟二呢)

  *

  推薦一些對於個人風格還不太有頭緒的小夥伴,在看別人寫的文時,如果是你會接觸的類型,不妨自己想想「這段互動換成是我的話會怎麼寫呢」,一定對你有所幫助!練習才是成功之母!

  尤其是你覺得寫很爛的XD也可避免自己變成那樣(爛是指技術問題與個人喜好無關唷),並且在自己腦中嘗試修改(成為指導老師不是夢),至於嘗試修改後好不好自己說不準,可以問問比你實力更好的作者或是指導者,若不請人比較,至少你寫出來的,是你當下喜歡的(日後也可能成為黑歷史,那叫經驗)。

  對於你覺得寫得好的,你當然也可以多看多記,當你寫到類似情節時,想想你覺得好的呈現方式,取其精華融入自己現有的風格中(絕不是要你抄的意思,抄個一兩句只會變四不像),當經驗夠多後,個人風格就會慢慢成型了,自己喜歡什麼樣子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是很遺憾的事實,但文字創作,的確是需要帶腦子的TAT

  ※心理活動的部分,因為需要根據實際劇情,所以很難成為假工具書之主題,實在抱歉。

  ※本為指導朋友時才特意做的示範與說明,若有混亂之處請見諒,錯漏之處請提出,非常感謝!

  謝謝觀賞,揮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認真的假寫作工具書,不拘泥於「學術理論」、「傳統理論」等,主要為個人經驗分享、寫作相關介紹,只有基礎中的基礎,亦在讓人簡單瞭解關於寫作的二三事,萬事無絕對! 如中若有科普內容,請以最新資料為主! 非專業身分,有豐富寫作、評文經驗,歡迎討論,但切勿拘泥💕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