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閱讀筆記】書店不屈宣言

raw-image


每每在駁二in89看電影前,會習慣前往影院設立的圖書一隅,看看有陳列什麼我還沒看過的讀物。偶然間看見了這本《書店不屈宣言》,當時想著自己的網路書店中還有折扣未使用,將紙本書重新放回架上,不假思索使用了網路訂購。閱讀完這本書後,猛然想起與之相遇的過程與這個行為,原來自己無形中成為了促使書店消失的一環。

《書店不屈宣言》作者田口久美子於1973年開始了她的書店店員生涯,在這個行業打滾40年的時間,見證書店從小小店面走向光榮輝煌,再看它們從盛世光景至今日的蕭條。田口久美子將書店發展歷史、經營模式,以及正面臨的艱難相結合,寫出了這本《書店不屈宣言》。她不只將自身經歷的故事納入,也訪問同樣在業界拚博多年的人們,加強了書中所寫書店興衰的客觀性。雖然因為網路書店與電子書的崛起,不得不承認實體書店的式微,但從書中卻絲毫感受不到他們因此變弱的氣勢。我反而讀到了他們身為書店一員的自豪,如此深愛著書與書店的心令我敬佩萬分。

這本書我讀得異常緩慢,除了需要消化不熟悉的日本書店相關知識,作者較為傳統與執著得敘事方式也令我需要花較長的時間去接受。深怕誤解任何一個環節,所以放慢了原先的速度。但這完全不影響我從書中體會到與作者的共感之處,尤其在她提及因亞馬遜的關係,使不少實體店面迫於現實經營的窘境而撤退。作者細談她工作了數十年的領域,從選書、進貨、點貨、上架、陳列、銷售、追加補貨,甚而至於到退貨環節,無一不耗費心力。他們並不是像機器人一般做著這些,而是帶著自身對書本的感情,且總是站在讀著們的角度思考如何進行。許多消費者或疾或徐經過的書架,都是經由他們多日苦心造就而成。然而這些環節隨著越來越快的現代生活步伐被迫消失,對於用心於此的人們而言當然少不了無奈與感嘆。現代人一個按鍵的操作便能輕鬆取得書籍,這些美麗且別具意義的程序卻正在逝去,讀來令人不勝唏噓。

除了亞馬遜透過「快速到貨」與「點數優惠」等等促銷,當然也不得不提及另一個讓書店快速消失的事實,那便是「閱讀人口銳減」的問題。在資訊更迭迅速的時代,人們的思考基礎與以往大不相同,短影音成為了主流。養成閱讀習慣需由從小開始累積,因此我特別同意作者聊到關於「童書」這一塊。雖然略顯誇張,卻真的沒有比「希望」這個詞更適合形容這種類型的書刊。童書飽含著大人們對未來的期待,因為我們期許孩子們吸收正向價值觀,藉此創造理想的世界與人生,童書是在這樣的背景與心態下出版的。作者也提到大人們傾向將自己讀過好幾次的書作為禮物贈與孩子們,於是成為了一種傳承,也是為什麼童書至今仍能屹立不搖的原因。假設連童書市場都因電子化而蕭條,那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即使電子書成為主流的現代,我認為實際碰到書進而閱讀,其所能獲得的感觸與電子閱讀器所能傳承的截然不同。透過多媒體吸收新知的方式或許是很快沒錯,甚至可以運用多樣功能輔助理解,但那個能量對我而言是不同的。將紙本書上的文字轉入自身思考系統的過程較為緩慢,正如同進食一般,以細嚼慢嚥的方式拆解各項美味,細細品嚐每一道佳餚的奧妙,文字也是如此。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非常感謝在這領域不斷努力的人們,儘管現在看起來很悲觀,只要愛書人還存在的一天,這個文化就有繼續與發光的可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唯有被閱讀過,一本書才能活起來。」這句話出自紀優.穆索的小說紙女孩 書是栩栩如生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導師或摯友 但願我能將這些生命過客帶給我的感動化作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