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異鄉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閱讀過無數次卡謬的佳句擷取,一直沒機會好好讀完一本完整的卡謬作品,直至前幾個月在三餘瞥見這本,購入了人生第一本卡謬。原想著薄薄一本應該會加速閱讀速度,卻沒想著今年一月初打開它翻閱至今暫停了數次,因故事中許多橋段與我現實的人生不斷衝撞導致。過程中不知原因,不斷浮現之前閱讀《德米安》的感受,即使這兩本作品要談得如此不同。

《異鄉人》出版於1942年,並成為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當我同溫層友們談起卡謬必然聊到《異鄉人》。此書以主角默索爾(名字因翻譯會有不同,此為我閱讀的翻譯)母親的死亡電報作為開端,看似驚人起始卻絲毫感受不到默索爾的情緒起伏。默索爾並不是一個對萬物無動於衷的人,比起無血無淚,他更像對自己完全誠實。假如他對某件事無法共感,並不會偽裝成自己有的樣子。正因如此,故事中他站在了世界的對立面,成為無論如何都無法被原諒的人。

前往喪禮、喪禮途中到最終下葬,默索爾都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冷靜,這也成為養老院相關人士與他初見且唯一的印象。默索爾在母親離世後,生活與以往無異,他保持原狀工作與社交。在某個艷陽高照的午後,他被牽扯進朋友的私事,進而開槍射殺一名阿拉伯人。審判過程中,因為在喪禮沒有掉淚、因為與以往毫無不同的生活方式等種種脫離普世價值觀的行為,默索爾被視為無情的異端人士,進而被判處死刑。然而未因親人離世改變人生是一種罪過嗎?平凡且毫無張力的情緒就不配稱為愛嗎?一邊閱讀一邊反思,我知道我身處的世界會說默索爾荒謬,但真正荒謬的難道只有默索爾一人嗎?

卡謬以默索爾在母親逝世時的反應貫穿整部作品,也可以從一些細微末節看到他在默索爾身上設定「與世界背道而馳」的自由靈魂。好比收到老闆提議前往巴黎工作,他卻選擇了不積極回應。在老闆眼中的年輕人對這類機會應該更有拚勁,因此默索爾的態度令他感到不悅。好比確認死刑後,神父來到獄中試圖讓他依靠上帝,卻沒想到默索爾從始至終相信的只有自己,這般不願相信上帝的堅定態度也使神父感到不悅。除了與默索爾深入交談與相處的友人們,其他人對他都沒有「好感」,在默索爾身上充滿著這世間難能可貴的「被討厭的勇氣」。書末提及「他人之死、母親之愛、他的上帝、他人所選擇的生活、他人所選擇的命運,與我何干?」再次重擊了閱讀中的我,他從不讓世間任何一種名詞定義自己,因此即便身陷囹圄,他仍是自由的。

閱讀時便有這次讀後感不好寫的預感,畢竟我仍像是扎根一樣的站立於世界共有的標準上,也同樣會以與世界並行的角度觀看、批判與討論。跟隨主角進入故事時,我很難不發現自己現實生活中也是那位律師、那位法官、那位單憑幾面之緣便隨意斷定性格的門房,要做到像默索爾一樣自在的不迎合,對目前的我而言仍相當不易。讀畢查找大家關於《異鄉人》的心得時,也發現我對默索爾的疏離感之重,無法同多數人一樣因閱讀被輕易撼動。但以這個角度來說,我是否也能算是一種異鄉人呢?我的異鄉感或許體現在不同之處,在一些無法被歸類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Z * 愛寫筆記的社畜的沙龍
34會員
75內容數
「唯有被閱讀過,一本書才能活起來。」這句話出自紀優.穆索的小說紙女孩 書是栩栩如生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導師或摯友 但願我能將這些生命過客帶給我的感動化作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2024/09/08
被選擇性隱匿的故事不過是被壓縮成小小的檔案夾,還是能打開也還是得打開。困頓晦暗的過去是真,走過後的風景怡人亦同。字裡行間雖然充斥著苦命與淒涼,但我從中讀到了陳雪的勇敢
Thumbnail
2024/09/08
被選擇性隱匿的故事不過是被壓縮成小小的檔案夾,還是能打開也還是得打開。困頓晦暗的過去是真,走過後的風景怡人亦同。字裡行間雖然充斥著苦命與淒涼,但我從中讀到了陳雪的勇敢
Thumbnail
2024/08/03
毒氣室與恐怖的人體實驗,沒有盡頭的勞務與令人心生畏懼的傳言,是一趟只能祈禱卻無能為力的人生。在酷似煉獄的集中營裡許多人在暴行下死亡,蒂塔依靠著書本、知識與文化燃起了非常微弱的力量,雖然這些不足以提供溫飽,卻成為了蒂塔尚存於體內的靈魂唯一的寄託。正義來得很慢,幸好蒂塔撐過去了
Thumbnail
2024/08/03
毒氣室與恐怖的人體實驗,沒有盡頭的勞務與令人心生畏懼的傳言,是一趟只能祈禱卻無能為力的人生。在酷似煉獄的集中營裡許多人在暴行下死亡,蒂塔依靠著書本、知識與文化燃起了非常微弱的力量,雖然這些不足以提供溫飽,卻成為了蒂塔尚存於體內的靈魂唯一的寄託。正義來得很慢,幸好蒂塔撐過去了
Thumbnail
2024/07/13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2024/07/13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了解小說和民族主義的牽連,以及拉丁美洲與哥倫比亞的歷史脈絡,讀《百年孤寂》中隱喻對應的關係(Metaphorical correspondence)便處處可見,等於讀出了情慾、暴力、興衰之外的政治社會背景。
Thumbnail
了解小說和民族主義的牽連,以及拉丁美洲與哥倫比亞的歷史脈絡,讀《百年孤寂》中隱喻對應的關係(Metaphorical correspondence)便處處可見,等於讀出了情慾、暴力、興衰之外的政治社會背景。
Thumbnail
好書總能對應迥異又複雜的歷史情境,我遺憾書已經絕版,阿拉伯猶太人的夾縫處境和富察何其類似,一個在台灣做出版的中國編輯,我希望富察能早日歸來,在台灣這塊自由土地上,將這本書重刷再版。 ​ ​
Thumbnail
好書總能對應迥異又複雜的歷史情境,我遺憾書已經絕版,阿拉伯猶太人的夾縫處境和富察何其類似,一個在台灣做出版的中國編輯,我希望富察能早日歸來,在台灣這塊自由土地上,將這本書重刷再版。 ​ ​
Thumbnail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其實並不出自太宰治,但是還滿符合他的作品所表達的。
Thumbnail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其實並不出自太宰治,但是還滿符合他的作品所表達的。
Thumbnail
回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閱讀中國古典作品。果其不然,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退步了不少,幸好這個系列附設了詞語注釋和全文翻譯,所以我順利將這本積壓多年的《世説新語》讀完啦啦啦! 話說我自小就覺得古人的生活佚事非常有趣,他們的事蹟經常令我這位現代人大為震驚。
Thumbnail
回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閱讀中國古典作品。果其不然,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退步了不少,幸好這個系列附設了詞語注釋和全文翻譯,所以我順利將這本積壓多年的《世説新語》讀完啦啦啦! 話說我自小就覺得古人的生活佚事非常有趣,他們的事蹟經常令我這位現代人大為震驚。
Thumbnail
容我開門見山說一句,我對於這本書說不上喜歡,不過這書對我有特別意義。 仍記得我於多年前隨手翻閱,讀到盧梭描述自己遭遇眾叛親離的心情,坦率的揭露內心那股強烈的憤恨和孤獨感。雖然我當時對盧梭的著作、主張和經歷毫無認識(現時也不見得有多熟悉💁🏻‍♀️),不過當時陷入情緒谷底的我對於這一段非常感觸
Thumbnail
容我開門見山說一句,我對於這本書說不上喜歡,不過這書對我有特別意義。 仍記得我於多年前隨手翻閱,讀到盧梭描述自己遭遇眾叛親離的心情,坦率的揭露內心那股強烈的憤恨和孤獨感。雖然我當時對盧梭的著作、主張和經歷毫無認識(現時也不見得有多熟悉💁🏻‍♀️),不過當時陷入情緒谷底的我對於這一段非常感觸
Thumbnail
分享對作者李惠貞老師作品的喜愛,書中探討文學系畢業在社會中的掙扎,以及尋找自己位置的過程。強調接受真實的自我,找到個人的光。
Thumbnail
分享對作者李惠貞老師作品的喜愛,書中探討文學系畢業在社會中的掙扎,以及尋找自己位置的過程。強調接受真實的自我,找到個人的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