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是否常常覺得雖然薪水增加,但生活費用也跟著飛漲,實際的購買力卻未如預期增加?《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的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在書中介紹了「貨幣幻覺」這個有趣的概念。
為什麼需要了解貨幣幻覺?因為我們每天都在使用金錢,卻常常被金錢的面額數字所迷惑,忽視了它真正的購買力。一旦陷入這種幻覺,就可能在生活規劃或工作決策上犯下錯誤。
這個概念最先是由經濟學家Irving Fisher在20世紀初的德國高通膨時期觀察到,德國在1923年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當時價格每隔兩天就翻倍。報紙上甚至出現了一張照片,顯示一位德國女性將馬克紙幣當作柴火燒,因為這樣比用它們購買木柴更划算。即便如此,人們仍然將注意力集中在價格上,而非物品本身的價值。
後來心理學家進一步研究了這種「貨幣幻覺」的成因。1996年,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和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家Eldar Shafir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人們對價格和購買力的感知。他們向一群酒品收藏家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你在期貨市場上以20美元購得一瓶波爾多葡萄酒,而這瓶酒現在市價為75美元,那麼你覺得這瓶酒實際花了你多少錢?
Thaler和Shafir提供了幾個選項,包括:沒花什麼錢(因為已經忘記了價格)、20美元(原購價格)、20美元加利息、75美元(現市價)以及-55美元(因為只花了20美元買了一瓶價值75美元的酒)。結果顯示,多數酒品收藏家選擇了「沒花什麼錢」和「-55美元」,而只有20%的收藏家選擇了經濟學家偏愛的現市價(75美元)。這表明人們對於價格歷史的糾纏,以及對貨幣幻覺的強烈依賴。
研究人員解釋,這是因為人類大腦對金錢價格存在「雙重編碼」:一種是憑直覺記住的面額數字,另一種才是理性的購買力價值。我們總是難以擺脫對面額數字的執念,而忽視了真正的購買力變化。
另一項由Shafir、Amos Tversky和Peter Diamond進行的研究則探討了加薪和通貨膨脹對人們心理的影響。在這項研究中,受試者被問及兩個假設情境:小安在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獲得了2%的加薪,而芭芭拉在4%的通貨膨脹情況下獲得了5%的加薪。當被問及誰的經濟條件較好時,多數人選擇了小安,這是正確的答案,因為小安的實際購買力增加了2%。但是當問及誰會更快樂或更想離職時,大多數人的答案又回歸到認為芭芭拉會比較滿意。這種「面額數字至上」的心理傾向,讓人們對真實的經濟狀況視而不見。
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貨幣幻覺和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的深遠影響,讓我們固步自封於面額數字而忽視了通貨膨脹等因素對購買力的侵蝕。舉例來說,在薪資談判中,我們傾向過份追捧加薪的面額百分比,而忽視了當年物價上漲的實際侵蝕力道。
同理,當我們面臨購物決策時,也常被商品的原價和現價兩個「錨」所迷惑。比如在特賣場看到一件Northface的外套打6折,就會錯覺自己省了大錢,而忽視了打折後的售價依然遠高於我們的實際需求和預算。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避免陷入金錢幻覺呢?
首先要培養對金錢購買力的敏銳觀察,每當談論到一筆費用或收入時,不要僅僅看它的面額數字,而要思考這個數字相對於當前的物價水準、通貨膨脹數據等因素,實際代表了多少購買力。
其次,在做重大決策前,可嘗試將金錢的時間價值納入考量。比如當你對比多年前和現在的收入水平時,要首先將這兩個數字化為同期的實際購買力,而非直接比較面額數字。
第三,對於商品價格,不僅看原價和現價之間的差額,更要審視其是否符合我們的實際所需。不要被大打折扣的幻覺所迷惑,而是基於產品本身的實用價值做決定。
了解「貨幣幻覺」的成因及危害,提醒我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看清金錢數字的真相,才能作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