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關於套路-以加菲貓為例

與太太孩子去看了加菲貓,看完三人感想各自不同——我個人是欣賞故事的完整度高沒什麼bug,孩子只在意畫面與人物的渲染,我太太看到打瞌睡。

追問感想後,這些意見可以打成幾篇與各位分享。

以下討論或有劇透,若想進影院看,請下檔再點閱。


本篇講套路

我太太覺得無聊的主因之一,其餘下篇討論

加菲貓主角帶來的主題,同時也是主類型——親子

套路的始末是:

start

親子分離(問題誕生)→現況(開心幸福)→『1誤會→2產生誤會的原因』→3衝突(4衝突的核心思維)→『5誤會原因解除→6和解』→未來(開心幸福)→親子相聚(問題解決)

end

其實套入其他各種理由都可以,只要能進入『』即可。

以加菲貓來說,前情交代小時候父親一去不回,主角與父親分離,長大後,主角現況是開心幸福。

問題:親子分離

問題表面上是兩人分隔兩地,問題核心是雙方是否對對方還有愛

現況:主角生活悠閒無憂無慮

1.誤會:主角滿足於現況,認為現況完美→不需要理會問題

2.產生誤會的原因:雖然父親拋棄他,但是現況很完美,他不需要父親→證明問題不是問題

3.衝突:主角堅持他不需要父親,堅持到影響故事的行進,干擾任務的進行→不肯面對問題,強調問題會破壞現況

4.衝突的核心思維:主角認為被父親拋棄是因為父親不愛他→指出不肯面對問題的核心思維

5.誤會的解除:證明父親對他有愛→問題的核心解決

6.和解:主角表白對父親也有愛→問題解決

親子分離對於主角的問題是核心思維,要讓親子相聚的方法就是指出核心思維並且解除,問題才能解除。

其實以上真的是廢話,但很多故事就是做不到。

這個套路可以套用在三情上(親友愛),完成這個套路,將精神花費在故事上,我認為對於作者來說是一件好事。


可能有人也會說這是角色成長弧線之類,我個人認為叫什麼都可以,方便取用就好,套路的最終精神來自於人類的認知極限,一則故事的傳播,沿路上接觸到的觀眾十人十色,就算你有預設族群受眾,也無法保證族群裡的智識平均水準能夠理解。為有效傳播最重要的理念,將鋪墊用的內容盡量最大化,包容最多可能的觀眾,要讓觀眾看得懂,先讓他們感覺到這部片是吸引人的,能夠吸引人進場了再講究如何提升層次,談論高深議題。

就如加菲貓是我太太覺得孩子可以看,會喜歡看就訂票了。


套路沒有高低老新,只有完整與否,新套路的形成,通常會在成人的劇情裡看到,當套路老而彌堅,我們終有一天會在兒童電影裡看到。


雖然講開來套路就是這麼一回事,但套路之所以是套路,就是因為它有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