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5|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閱讀筆記之土星時間

很少看散文。

一直無法喜歡散文。選書大概就跟選朋友一樣,總是要找合得來的。散文是一種難以掌握的文體。不同於小說、科普、詩集等,在端詳完封面封底,開頁準備閱讀的瞬間,通常都能調整至一個熟悉的頻率跟這本書對焦。即便內容翻閱後不是那麼對頻,但我們總知道用什麼樣的姿態去迎接。

散文不是這樣

某方面來說不是很習慣閱讀散文。印象中散文多是自我的書寫,將個人觀點、所見所思、再擷取一點生活日常的集合。一個拿捏不好便容易流於自我抒發導致失焦,或過多的日常記敘但無重點,難以產生共鳴。當然我的毒藥一定是某人的蜜糖,講白了不過是自己的閱讀偏食癖。

我常相信很多事情都是在等一個 moment,一個對的瞬間。今天好像又是一個 moment。

等待的時間走進了書店,在一排緊靠窗的展示桌上拿起了「土星時間」。翻看了兩段感覺有什麼被觸動了。把心態從逛書店切換到閱讀模式,好好投身於這本散文書裡。

「想要買!」

好久沒有這麼強烈的念頭,我甚至還沒去電子商城查價呢。

還沒讀完,但這本呈現的方式非常自我,也符合大多的散文行筆方式。但風格卻意外地令人喜歡,真是太神奇了。





閱讀行至一半,強烈地感受到這是一本屬於這個世代的散文。

詩是加密的集體創造,有 100 種欣賞的角度。但最後都是你和自己的感受對話,總結出一種私密的詮釋方式。可能離詩人的初衷很遠,可能很近。像是蒙德里安的格紋畫。

散文是一個壓縮轉換器。從作者的角度出發,將所經歷過的、想表達的、可扭轉隱喻的都揉進其中,成了一幅達利或畢卡索。讀者能不能對畫中的元素產生共鳴則是關鍵。

小說則如肖像畫或風景畫,可以廣大雄偉可以細膩小巧。讀者在小說家的引領下進入小說家的世界,花上長長的時間探索。

所以在詩和小說中,讀者有一定的自由度。然而在散文的世界裡,讀者是被動接收的一方。要是對內容沒有共鳴,轉身下一站。

跟找對盤的朋友一樣,若有共同的出身背景或文化養成,就較容易建立關係。如果作者的個人經驗跟讀者的差異較大,而又個性迥異的話,引起共鳴的機率則低。有太多次我敗在此,作者在散文中分享的個人經驗像是一個個電阻一樣,斷了我努力想搭建的關係。

但在土星時間裡我找到了歸屬。

村上春樹、天河撩亂、美少女戰士、在咖啡館裡一個人待上長長地時間、島上的亞熱帶溼熱、遠行中的回溯。啊,我懂你在表達的。好像看到自己。

配上洗鍊的如詩的文字風格,文字間獨有的韻味以及明確卻不刻意的主題流轉。內容和骨架都擊中自己的好球帶,真是迷人。

它不適合在風光明媚的度假屋閱讀,太私密且帶著赤裸地個人掙扎和成長。更適合在獨處時刻,a clean well lighted place 的一角,悄然並謹慎地投身於其中。


Broadway Boogie Woogie, Piet Cornelies Mondrian

Guernica, Salvador Dali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土星時間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