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青春期後為「成人期」,接著中、老年期,然各心理學家對此階段還有不同展延分法,如「前成人期」或「壯年期」或「第一成人期」。
直到「第二成人期」,此階段並非是「前成人期」的進階版,而是從第一成人期蛻變出的「蝴蝶」,人們脫離社會舊法及價值束縛開始「做自己」,開創自己的路。用簡單比喻說,你年輕時讀書、學技術,出社會後在大公司就職,你一路升職高官,但你終究還是他人底下的員工而已,直到你發現不能這樣,也不再害怕沒薪水而是更害怕無聊和卡關,為了做更重要及更有趣的事,你賭上之前儲蓄的一切「出來創業」,並非要賺大錢,而是想完成某個信念(舉例:讓好的東西降低售價,讓更多人用到),這便是你的人生意義。
在人生地圖(LIFE MAP)的相關研究上,Gail Sheehy在1976年即出版《Passages: Predictable Crises of Adult Life》,爾後1996年再推出《New Passages: Mapping Your Life Across Time》,她以訪談法蒐集資料,整理出那個時代人們的「人生地圖」(如圖),統計了人們大致會遇上什麼危機,人們又怎麼面對或逃避。LIFE MAP跟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八階段』類似,以社會任務為軸發展自我認同,外在危機也是轉機,引導自我向前邁進。社會心理發展並非直線關係,而是一種迴圈,好像手繪圓圈,起初一點也不圓,在一直劃圈之後重疊線條的迴圈就很圓,代表人格趨於整體、完整。1998年Gail Sheehy繼續出版「Understanding Men's Passages: Discovering the New Map of Men's Lives」,旨強調中年期和第二成人期的緊密相連。(備註:Gail Sheehy著作,天下文化1997年出版並譯為:《新中年主張》及《男人新中年主張》)。
第二成人期的誕生不是絕對,有可能會跌入深淵一無所有,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嘗試,然不去做「意義危機」會冒出,如同艾瑞克森在中年期的任務:「不是創造,就是停滯」一樣,這是中年危機,早晚會到,只是多數人選擇掩蓋(只是不參賽也算輸,但沒有人知道罷了)。
中年危機怎麼辦?Gail Sheehy蒐集度過危機成功人士的故事,抓出成功的可能要點,總的來說心靈不再向外求,而是向內探求與經營關係,以前逃避的、沒有滿足的,都該在這個階段審視並彌補、經營,例如中年男性要轉向親密關係的經營。
Gail Sheehy 的書提出成功人士進入「第二成人期」的跨淵要點,但知道卻不容易做到,每件事還很多細節要討論,近期則由楓樹林翻譯出版《中年之路: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原書在1993年出版,作者James Hollis以榮格的深度心理學為軸做出不同詮釋,同樣面臨「第二成人期」前的那個深淵,深度心理學使我們向內觀看--「個體化--邁向完整的自己」,這是人們的使命,是改變的最大動力,是兩著作的最大差別。
人們不是「應該走向第二成人期」(非闖關概念),而是「可以邁向第二成人期」(自由創作概念),無意識已在成長中顯現各種心靈跡象:訊息、象徵、矛盾、好奇,旨在提醒「我」可以更真實、更完整、更均衡地過人生,也在社會和世界中找到連結。
關於人生,我們不是要過平穩無風的人生,而是完成「我是誰」的人生。
譯者鍾穎在譯序提問:「多數人並不知道除了職場頭銜和父母角色外,自己還能是什麼?」那麼,你會怎麼回答?這不是三分鐘的自我介紹,而是在說一個人的生命故事。
人的前半生,就像從奧秘之處轉生到異世界一樣,深受父母(心智化歷程)及社會(文化容器)的影響,朝著成功模版打造,倘若幸運,在成人期完成了社會要求,就有一個漂亮的身份(暫時性人格/人格面具)退休享福。這便是傳頌的生涯神話,進入成人期前是英雄思維,人們成為勇者,磨練提升等級,終於打倒惡龍、娶得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童話在這裡結束,每個人劇本都差不多,然後呢?當什麼都完成也順遂,你卻依然沒有真實感,於是產生某種焦躁。
佛洛伊德說「文明會產生神經症」,因為符合社會發展,人們壓抑太多情緒、否認各項需求,這些不被看見的被放置在無意識而形成「情結」和「陰影」。結果時間到了總是要還的,「無意識」開始反抗,各種「神經症(意指內在不統整)」症狀出現,無意識要滿足內在,意識要避免衝突,兩者做相反的事,當事人便感到(不明所以的)痛苦並為了逃避而自毀。
於是我們在他人身上(投射)尋找欠缺的部分,期待對方補足自己,卻在愛情關係、親情關係裡遍體鱗傷。中年期是沒說的故事後半,勇者不再需要戰鬥,卻以為公主可彌補他內在的匱乏,結果兩人吵的不可開交,他才發現公主是另一隻無法馴服的龍。世界不是當初說好的「抱得美人歸」,失去身分的英雄陷入混亂,或者墮落。
。
進入「第二成人期」便是接受這個現實,開始全新挑戰,等於再次轉生,還好這次有保留前世技能。這些心靈任務:孤獨、失落、分離,連結和傾聽內在聲音(從夢境聽),與陰影共處、瞭解真實感受,解謎未被滿足或被傷害的深處、確認自己要什麼,滿足內在小孩…都非常困難,要接受有缺陷的自己,要接受為自己負責,儘管可以請求支援,但還是要獨自走這條路。
在第一成人期前所滋養出來的毛毛蟲,在進入第二成人期時就進入了「封閉的繭」,毛毛蟲(地面屬性)在繭內部產生化學變化,原有的臟器消化溶解,再花時間重組為蝴蝶(天空屬性)的新臟器細胞,最後脫繭而出,開始「做自己」。
等待與醞釀期間是脆弱、恐懼的,所以有人寧願逃避也不進入這階段。
重組期間於第一成人期所學技能皆能派上用場,生命沒有徒勞,意義只是被重新建構,作為「做自己」的渡河石,以躍過第二成人期前的深淵。「找自己」與「做自己」會相輔相成,想要什麼、喜歡什麼、可以做什麼,投入熱情,,找出獨有技能,「個體化」便是讓自己趨向「完整」並「平衡」生活,給自己在世界定位,發出閃耀的光。
「多數人並不知道除了職場頭銜和父母角色外,自己還能是什麼?」那麼,你會怎麼回答?
我國一就發現這件事了。發現自己長大後就如他人一樣,有工作、傳宗接代,退休然後死亡。這是很可怕的發現,像蟲蟻重複且制式的人生,好無意義、好虛空,除了恐懼與哭我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哭完後忘記它,繼續讀書參加聯考、讀研究所、工作成家。
為何是中年期才遇見重生的危機呢?其實不是,生活處處出現提醒我們的線索,只是因為年輕很忙,正在忙社會任務,只是因為年輕時即使覺知也束手無策、手無寸鐵,與其被擊垮不如不知道算了。中年時多數條件到齊,才有辦法面對。
生命持續在做完成自己的事,只是年輕時素材有限、受限頗多,偶爾一些矛盾脫序出來驚動我們,我覺得都是好事,不要累積到中年才一次處理,太龐大了。
30歲前我有一次印象深刻,面臨重生的那種真實,當時意識如夢初醒,能清晰區辨「這是社會面具」及「我想要的」,然二選一如履深淵,維持現況最安全但生活死氣沉沉,選擇想要的可得自由但代價很大(會被鄙視、會傷害他人、會違反自己信念,成為永遠的傷)。矛盾掙扎許久,經時間推波助瀾,最後選擇了「想要的」,覺得幸運又同時覺得痛苦,那便是「成為自己」、「第二成人期」的最初體驗。
痛苦持續好長一陣子,個體化並不保證讓我們舒服,但是保證真實。而真實就很夠了,那是你做出選擇,享受結果,承擔責任,與他人連結,創造意義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