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行為心理解密】06:「強迫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新聞故事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一名國中生每天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衣物,即使疫情趨緩後他仍在意自己的清潔,每次回家都花1個小時洗手消毒,甚至影響與家人相處時間和讀書進度。最近他反對家人出去逛夜市,擔心衛生問題,與家人起了爭執而被責備。最後家人決定帶他到身心科諮詢。

強迫行為是一種停不下來的失控,而在行為的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心理秘密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是怎麼解密的。

raw-image


大家好,我是林仁廷心理師

任何一個行為都不是徒勞的,一個人的所做所為必然與他的心理、動機及情緒有關。今天要談的是「強迫症」,這是什麼樣的症狀,又有什麼樣的心理秘密呢?

「強迫症」的表現,不單單只有洗手喔,也有人不斷確定門窗是否有關、鑰匙是否有帶,也有人是強迫購物,生活各項規矩一定要遵守等等,有各種不同的變化。強迫症簡單來說,是兩部分組成的,一是「強迫性思考」,二是由思考延伸而來的「強迫性行為」。例如害怕髒或物件擺設不對稱,他就會不斷重複洗手或確認物件排列,他做這個行為才能紓緩內心的焦躁與不安。然而不斷地重複,一整天幾乎什麼事都不能做,反而更痛苦了。

#心理症狀

患者並不自覺,重複行為佔滿了他的時間,是為了防止焦慮或減輕心中的壓力,或者防止某些非常不想出現的情形,不想面對。

我們來細看強迫的兩種成分:

1.強迫性思考:

當事人會突然出現一種念頭,例如怕髒、過度擔心安全,這是突然出現、侵入性的想法、衝動或影像,例如心裡會出現「不整齊、不整齊、不整齊...」、「好髒、好髒、好髒..」。當這些念頭出現時,也伴隨不愉快、不舒服及強烈害怕,讓他覺得討厭、無意義、卻又難以擺脫。

突如其來的念頭是種困擾,患者要去對抗或者消除這個念頭,最後產生強迫性行為。

2.強迫性行為:

通常是重複的行為(如反覆地洗手、花大量時間排列物品、多次檢查開關後才能出門等等)或心智活動(如重複在心中默念某些同樣的語句自我對話)。

為了壓抑前述的強迫念頭,於是出現強迫行為,但通常沒什麼相關性。例如最常見的就是不斷反覆的洗手;每個東西都要放好一定的位置、一定的角度;或是每個東西都要徹底的消毒清潔,即便此物品根本沒帶出門;又或者反覆的確認門是否上鎖等。

強迫行為會更進一步形成「儀式化」,例如記數、默念等。許多強迫症患者就會一邊洗手、一邊記數,數錯了重新數一遍,直到確實數到預計的數字,才消除心中的不安。如果記數到破百、程序也要正確,那當然花很久時間,也造成上班、上課遲到、影響社交,作息也會跟著混亂。

然最令患者感到恐懼的是,他心裡明白做到快喘不過氣、洗手洗到快哭出來,卻無法自己停止,無力感越來越重,心裡越來越怕,形成惡性循環。

#好發族群

罹患強迫症的機率約為百分之2-3。男女罹病率大致相等。通常在青少年時期或成年早期即發病,平均年齡是20歲。兒童期也可能發生,像是頻尿、過度小心、過度謹慎的行為都是,背後都是恐懼引發的強迫行為。

#行為背後都是有心理意義的,強迫症也有其功能:

強迫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而強迫症的擔憂內容經常脫離現實,甚至是不合邏輯的。例如,一位強迫症患者可能會擔心如果沒走某條特定路線,自己會遭遇不幸,而這種擔憂明顯與生活常理不符。

強迫症的情緒根源是「害怕失控」,但他卻控制行為以抵銷害怕,為了消除不安的莫名壓力,結果產生跟目的無關的行為,以為嚴格遵守某件事就能得到控制。焦慮驅動患者去做重複的事情,希望藉此避免糟糕的事情發生,結果光耗在這些行為的時間及後果,反而影響患者的工作、學業及社交。

要留意每位當事人強迫思想的內容差別極大,必須先要找到個案心裡擔憂的原因,才能正確評估。例如同樣反覆洗手,有些孩子是過去創傷引發過度焦慮而停不下去,洗手時他在放空;有些認為洗手是儀式,作對才有勇氣繼續明天;有些是泛自閉症的孩子,堅持自我規矩而重複這些動作。都需要仔細了解狀況後,才能使用不同的方法協助。

#新聞故事後續

新聞裡的國中生在持續治療下已減少強迫行為的頻率。我這邊再談一位強迫洗手的女大學生,她不斷洗手,雙手皮膚過於乾燥,接著她要塗保護雙手的乳液,出門或接觸非自己的物品都要重複做,她才一個人,但每週幾乎用掉一罐洗手乳及乳液。過度洗手也讓她常常遲到,影響課業、打工的時機點,這些挫敗又反過來誘發重複洗手,如此惡性循環。曾有一次她來諮商中心廁所洗手,因為洗手台被堵住了感到害怕不敢求助,就關在廁所用衛生紙一張張吸水,結果環境越弄越糟。

她的強迫怎麼來的呢?原來最初來自家庭,她是家暴受害者,父親的管教讓她長期恐懼,深怕犯錯被罵,也就逐漸演變成要「完美做好洗手」這件事,才能讓心理舒緩下來。

#改善的方向

強迫症的改善最好是團隊合作,讓醫師與患者、家屬一起討論藥物治療,並搭配心理治療,調整生活習慣則由親友支持鼓勵。

1.藥物治療:

藥物可減輕強迫思考或者行為所帶來的情緒困擾。一般建議持續一到兩年,以減少復發機率

2.心理治療:

(1)找出強迫症如何造成強迫行為的原因

耐心傾聽與協助當事人探索內心的執念,探討這些重複性侵入性思維是如何發展出來的,找出最初的事件,接納不是自己的錯,讓壓抑的情緒得到適當宣洩,建立正確認知面對心魔執念,強迫行為自然會減少。

(2)個人練習「暫停、轉換」

讓當事人知道在對抗的是一個慣性,而不是自己的錯誤,那就會輕鬆多了。

從觀察自己開始,找出何時會出現關於「髒」的念頭,並停下來尋找相反證據進行辯論,目標放在減少次數:「我可以洗手,洗幾次就好」。也試著轉移注意力,找人聊聊。通常是現實的不安連動了過去的恐懼,當事人有警覺,就能把焦點轉到當下,並「練習放鬆」告訴自己過去已經過去,過去不是現在。

(3)注意周遭的壓力

現實的不安、環境的變動,本來就會造成壓力,要留意在高壓狀態下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也會隨著壓力自然增多。如果症狀較輕微,可將壓力逐項列出來,重新審視後,做較為合理的安排,至於強迫行為則可視為安心儀式的一種,不影響日常生活的前提下任它去做幾次也無妨。

3.親友的支持

親友的支持相當重要,可試著傾聽和了解強迫症者的感受和掙扎,瞭解當下處境的卡住,以鼓勵代替責怪,拉他們一把。若患者洗手半個小時後,可改用關心的方式提醒:「你洗了半小時了,還好嗎?」以中斷洗手行為,而不是責怪說「你到底在幹嘛!」。適度鼓勵、提醒及協助善後,都屬支持性治療的一環,團隊合作,透過訂立的目標慢慢改善。

#小結:

改善強迫症,不必急也不必快,目標不是痊癒而是減少。重要的是當事人的心態,能接受現況和自己。第一步是先了解原因,知道不是自己的錯,允許自己不完美,害怕也沒關係,未來總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主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6會員
260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4/21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2025/04/21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2025/04/17
新聞故事: 年約40歲的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有疼痛感,到醫院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跑遍台北到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最後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他不僅大傷荷包,工作跟著停擺,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
Thumbnail
2025/04/17
新聞故事: 年約40歲的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有疼痛感,到醫院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跑遍台北到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最後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他不僅大傷荷包,工作跟著停擺,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
Thumbnail
2025/03/15
Erikson本人活到92歲,1994年才離世,期間他還繼續做研究,為理論新增了一個「第九階段」 原本從65歲~死亡為第八階段,但他自己本身的例子,從經驗中寫出了85歲~死亡的第九階段。對85歲以上的人而言,那八個任務又有著不同的涵義,因為生理機能衰退,而有一些絕望
Thumbnail
2025/03/15
Erikson本人活到92歲,1994年才離世,期間他還繼續做研究,為理論新增了一個「第九階段」 原本從65歲~死亡為第八階段,但他自己本身的例子,從經驗中寫出了85歲~死亡的第九階段。對85歲以上的人而言,那八個任務又有著不同的涵義,因為生理機能衰退,而有一些絕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在臉書社團看到有家長貼文抱怨,孩子洗澡都亂洗,有些身體部位沒洗乾淨,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依然故我,看完頗為那位被打罵的孩子感到不捨,幸好,底下有近三百則家長留言,讓人覺得溫暖。
Thumbnail
在臉書社團看到有家長貼文抱怨,孩子洗澡都亂洗,有些身體部位沒洗乾淨,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依然故我,看完頗為那位被打罵的孩子感到不捨,幸好,底下有近三百則家長留言,讓人覺得溫暖。
Thumbnail
六 瀰漫水氣的浴室 [23] 迷糊之間 有了決定 終於 深呼吸 手撐缸邊 坐了起來 手臂冒著熱氣 胸口赤紅 洗了個臉 將肥皂抹在白綿毛巾上 從左手到右手 從頸到腋下 從前腹到後背 從右腿到左腿 仔細做著拭擦的動作 大概以為記憶不可靠了 所以連擦身也是徹底
Thumbnail
六 瀰漫水氣的浴室 [23] 迷糊之間 有了決定 終於 深呼吸 手撐缸邊 坐了起來 手臂冒著熱氣 胸口赤紅 洗了個臉 將肥皂抹在白綿毛巾上 從左手到右手 從頸到腋下 從前腹到後背 從右腿到左腿 仔細做著拭擦的動作 大概以為記憶不可靠了 所以連擦身也是徹底
Thumbnail
這天S午睡醒來,依照先前答應的,給了她一包單包裝的消毒紙巾。但叮嚀她外出再用。 「媽媽,我想打開了。」 「這是外出用的,在家裡可以洗手我們不浪費,而且妳手很乾淨啊!」 「但是我好想開。」 「妳可以帶去公園,玩完的時候擦手啊!」 「拜託啦~我好想開~」 「現在開了就是浪費東西喔!」 「我
Thumbnail
這天S午睡醒來,依照先前答應的,給了她一包單包裝的消毒紙巾。但叮嚀她外出再用。 「媽媽,我想打開了。」 「這是外出用的,在家裡可以洗手我們不浪費,而且妳手很乾淨啊!」 「但是我好想開。」 「妳可以帶去公園,玩完的時候擦手啊!」 「拜託啦~我好想開~」 「現在開了就是浪費東西喔!」 「我
Thumbnail
她出門的時候,不能沒有衛生紙,可以背個大包或提小包,甚至連錢包都非必須。但衛生紙好比守護靈,在混亂世道闖蕩時,人得要有柔綿安全網,張張衛生紙,才能保平安。
Thumbnail
她出門的時候,不能沒有衛生紙,可以背個大包或提小包,甚至連錢包都非必須。但衛生紙好比守護靈,在混亂世道闖蕩時,人得要有柔綿安全網,張張衛生紙,才能保平安。
Thumbnail
「明天有幾件事要麻煩您協助: 協助媽媽洗澡 協助爸爸洗頭 購買午餐 衣物清潔整理 爸媽房間與浴室清潔」   我在居家照護預約平台上,把上面的需求傳送給照顧服務員,照服員確認沒問題後,明天開始就會來照顧爸爸媽媽了。原本擔心請人來家裡協助照顧會很麻煩,結果花不到半小時就搞定了,真是出乎我意
Thumbnail
「明天有幾件事要麻煩您協助: 協助媽媽洗澡 協助爸爸洗頭 購買午餐 衣物清潔整理 爸媽房間與浴室清潔」   我在居家照護預約平台上,把上面的需求傳送給照顧服務員,照服員確認沒問題後,明天開始就會來照顧爸爸媽媽了。原本擔心請人來家裡協助照顧會很麻煩,結果花不到半小時就搞定了,真是出乎我意
Thumbnail
一個人回到老家,老家很大,有廣場,家裡的房間在二樓。 晚上洗澡時,發現忘了帶牙刷,想說要不要到樓上房間拿,我常常在這裡猶豫,覺得一兩天沒刷牙應該還好,就不用那麼麻煩跑上去拿,又覺得每次都這樣懶懶地掠過自己對自己的清潔,想要多練習為自己行動一點XD很煩,光小小的事情就會讓自己在那邊游移不定,但後來,
Thumbnail
一個人回到老家,老家很大,有廣場,家裡的房間在二樓。 晚上洗澡時,發現忘了帶牙刷,想說要不要到樓上房間拿,我常常在這裡猶豫,覺得一兩天沒刷牙應該還好,就不用那麼麻煩跑上去拿,又覺得每次都這樣懶懶地掠過自己對自己的清潔,想要多練習為自己行動一點XD很煩,光小小的事情就會讓自己在那邊游移不定,但後來,
Thumbnail
每天下班回家其實都體力耗盡,本該洗完澡然後坐在客廳把雙腳高高抬起擺在桌上耍廢的(家裡客廳是過客的耍廢空間),偏偏有嚴重強迫症的過客,非得把一樓活動空間給拖過一次,家裡就我們三個大人+主子小叮噹,衣服不管幾件,也一定要當天洗,每天也一定會幫主子擦擦淚腺及屁股° 每週也一定要把家裡成員的床單給換過
Thumbnail
每天下班回家其實都體力耗盡,本該洗完澡然後坐在客廳把雙腳高高抬起擺在桌上耍廢的(家裡客廳是過客的耍廢空間),偏偏有嚴重強迫症的過客,非得把一樓活動空間給拖過一次,家裡就我們三個大人+主子小叮噹,衣服不管幾件,也一定要當天洗,每天也一定會幫主子擦擦淚腺及屁股° 每週也一定要把家裡成員的床單給換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