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不願辜負永不放棄希望的你

終究不願辜負永不放棄希望的你

Esther-avatar-img
發佈於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搭配這首歌,一起閱讀文章吧!

中島美嘉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Live



在看不見希望的盡頭,老天爺還是開了一扇窗給你,

終究不願辜負永不放棄希望的你,

願成就生命堅毅的你,將其力量去照耀需要的人。


只要有可能,便去嘗試看看.你相信人生充滿希望,關注點便是希望,反之亦是。


生命的堅毅是永不放棄.

我望見他顫抖的手,渴望握住尊嚴;

我望見你隱忍淚水的雙眼,帶著盼望;

這輩子牽住的雙手,別再放手,我是你的家後(台語)。




有感而發,每個人所遇見的事情,必有他需要經歷體悟的一切。

只是望見與祝福,不起心動念,順其自然的看待,不執著。


旅行的意義,寫文字真的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感謝至今遇見的人事物環境,感謝現在自己逐漸活得穩定,感謝這一刻的我,

突然理解,並且足以肯定自己的能力,我相信自己所擁有的,

可以創造許多可能與豐盛,透過文字、影像創作,實際語言、行為去分享、影響生活週遭的人。


在每次的內觀、旅行、課程、書、遇見的人事物,

重新照見、梳理自己.我是誰?我想成為誰?


我不再覺得擁有共情能力與豐富得情緒感受力是件討厭的事情,

我慶幸我擁有,並且將它用各種形式,成為自己與他人的力量.


獨旅,久違了。

先是接納自己,因此成就了自己。


#自我療癒 #自我成長 #療癒 #文字

avatar-img
Esther寫寫文字~
6會員
28內容數
日常觀察、影劇、書籍心得分享,隨意寫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sther寫寫文字~ 的其他內容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學生時期,不算是個愛讀書的人,有趣的是,大學可以自主選課時,超修了學分外,也跨修它系的課。 如果給予學生時期的自己自主權,可以一頭栽進自己喜歡的領域,可以自由表達需求,可以去嘗試各式各樣的課程,去體驗自己的喜歡或擅長的技能是什麼。 學生時期一直不懂背多分的意義, (現在想想,根本是...
沒有答案,探索人生的各種體驗狀態,轉化每次發生的心態,再次回頭看事情,有不同的心境與變化時,代表我的自己的人生歷練又變得豐富了一些,不再拘限於前幾次的看法與想法。舊有的思維,已轉換為新的能量。 你有遇過,與一些人在一起,慢慢地會變得焦慮、暴躁、恐懼、不自信嗎? 情緒與感受,並非壞事,而是...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看不到未來,無法活在當下, 回頭看向過去,貌似一事無成? 那... 你認為什麼才是成就? 想必每個人答案都不同吧?
工作的底層信念,承載著我們對於生活的理解和期許, 它如同一條細線,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從遠古的以物易物,到現代的金錢媒介,工作背後的信念一直在不斷演變,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唯一不變的是,之所以能享受到各式各樣的食衣住行,都來自大家的幫助(工作)。 你能想像現在世界,還能用以物易.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學生時期,不算是個愛讀書的人,有趣的是,大學可以自主選課時,超修了學分外,也跨修它系的課。 如果給予學生時期的自己自主權,可以一頭栽進自己喜歡的領域,可以自由表達需求,可以去嘗試各式各樣的課程,去體驗自己的喜歡或擅長的技能是什麼。 學生時期一直不懂背多分的意義, (現在想想,根本是...
沒有答案,探索人生的各種體驗狀態,轉化每次發生的心態,再次回頭看事情,有不同的心境與變化時,代表我的自己的人生歷練又變得豐富了一些,不再拘限於前幾次的看法與想法。舊有的思維,已轉換為新的能量。 你有遇過,與一些人在一起,慢慢地會變得焦慮、暴躁、恐懼、不自信嗎? 情緒與感受,並非壞事,而是...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看不到未來,無法活在當下, 回頭看向過去,貌似一事無成? 那... 你認為什麼才是成就? 想必每個人答案都不同吧?
工作的底層信念,承載著我們對於生活的理解和期許, 它如同一條細線,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從遠古的以物易物,到現代的金錢媒介,工作背後的信念一直在不斷演變,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唯一不變的是,之所以能享受到各式各樣的食衣住行,都來自大家的幫助(工作)。 你能想像現在世界,還能用以物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