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對日本佛教的歷史很感興趣,但是基於各種因素和讀書目的,我僅僅讀了通史或簡史之類的入門書,所以,對此領域依然是個門外漢,更談不上什麼深入的研究。不過,最近不知什麼原因,我又開始關注日本佛教寺院經濟生活的問題,瀏覽了好幾個影視頻道和專業網站,看能否得出新奇的觀點(或寫作靈感)來。
奇妙的是,我有了小小的感悟,系統性地閱讀辻善之助《日本佛教史》10卷本(岩波書店,1960),必然較能掌握日本佛教史的全貌,問題在於,自己是否坐得住這個冷板凳,有毅力日以繼夜地啃掉這個大部頭。於是,我想,如果要避開這個閱讀壓力,不妨換個觀察的視點,將兩位同時代的大師:日本天台宗開山祖師最澄(767-822)與日本真言宗的鼻祖空海(774-835),放在日本佛教發展史的語境下與之比較,不失為一種特異的閱讀方式。
例如,他們二人作為官方代表入唐求法的條件為何,返回日本以後,如何獲得桓武天皇和嵯峨天皇的禮遇與支持,進而在日本佛教界中奠定天王巨星般的地位,以及後來這兩位大師難以說盡的因緣糾葛:從交流思想到緣盡訣別的神蹟與傳說,似乎更能滿足一般讀者的好奇心理。坦白說,有時候我也有厚書薄讀的心理需求,暫時放下正史的沉重與嚴肅,把自己投身在神話與傳說之中,亦能帶來閱讀的愉悅與超宗教性的體驗。(2024年6月25日)
延伸閱讀:
《最澄と天台宗のすべ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