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一個時代的終結】:The Clash 登峰造極之作 —《 London Calling 》

The Clash

The Clash


我們常說龐克搖滾並不需要太多技術和人事上的要求,只要湊齊三、四個人,稍微會點樂器,你也可以組建一個龐克樂團,畢竟,龐克搖滾興起的主要訴求之一便是讓音樂返璞歸真,自7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各地湧現出了成千上萬的龐克樂團,處在社會邊緣的少男少女帶著滿腔怒火憤怒反對眼前所見的一切事物。

1977年,你可能會誤以為The Clash 也是這樣一支樂團,他們在首張專輯中融合了政治元素,雖然演奏略顯草率,但卻能創作出高於當時龐克樂團水準的歌曲,有效地表達內心的沮喪和憤怒,且與同時代的大多數樂團相比,他們的歌詞更顯理性睿智,立刻受到了西方媒體和許多搖滾樂迷的歡迎,正式踏入了搖滾樂壇。


《 Give 'Em Enough Rope 》專輯封面


然而他們決定在第二張專輯《 Give ‘Em Enough Rope 》中大轉彎,注入雷鬼、斯卡等非典型龐克或搖滾樂風,這也是他們第一張由 Topper Headon 擔任鼓手的專輯,將非搖滾元素融入到以反體制精神為主導的搖滾音樂中,被證明是向更偉大廣闊目標邁出的關鍵一步。到了1978 年底,他們受夠市面上氾濫的龐克搖滾,彷彿所有人的創造力都在雪崩式下降,但問題出在哪裡?龐克本身就是一種侷限性的音樂流派,簡單的和弦組合與驅動他們歌唱的憤怒情緒似乎已經燃燒殆盡,The Clash 知道,如果他們不改變方向,這種情況也同樣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他們並不太在意美學和公眾形象,因為這些並不重要,也與龐克的最初理念無關,任何一張龐克專輯都必須把政治和人文思想放在首位,而樂團有太多的想法和歌曲素材,最終促成了 《 London Calling 》的雛形,代表了他們腦海中想訴說的一切,在過去40 多年,幾乎沒有任何龐克搖滾專輯能與這張經典之作並肩而行。



【錄製過程】


Joe Strummer


在上一張專輯《 Give 'Em Enough Rope 》中,樂團開始擺脫龐克搖滾風格。1979 年在美國巡演時,他們選擇了藍調音樂人 Bo Diddley、Sam & Dave、Lee Dorsey 和 Screamin' Jay Hawkins 等人為他們助陣,The Clash 對搖滾樂的根源和不同面貌越來越著迷,這也激發了他們創作《 London Calling 》的靈感。錄製完上一張專輯後,The Clash 與經紀人 Bernard Rhodes 分道揚鑣,這表示他們得重新尋找平時排練的地點,而巡演經理 Johnny Green 和鼓組技師 Baker 在 Pimlico 的一個車庫後面找到了一個新的排練場所 — 香草工作室(Vanilla Studios)。

而身為樂團創作核心的吉他手 Mick Jones 和主唱 Joe Strummer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撞牆期,兩人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寫過新歌,當時發行的 EP《 Cost of Living 》裡頭收錄的一首翻唱歌曲和三首原創曲都是一年多以前就寫好的庫存。


《 Cost of Living 》封面


1979年中,他們在香草工作室進行了排練,過程中翻唱了許多藍調、雷鬼、Rockabilly 等風格的歌曲,而與之前的排練不同,樂團不允許閒雜人等參加,這種隱秘的練團方式讓樂團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和想法,藉此重建了自信。他們甚至制定了極其嚴格的日常作息時程表,每天下午進行排練,傍晚時候進行社交足球比賽以促進團員之間的關係。踢完足球後,他們會在當地一家酒吧小酌,然後在晚上進行第二次排練。

早期翻唱歌曲的風格為《 London Calling 》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礎,鼓手 Topper Headon 日益增進的技巧也逐漸得到認可,這也使樂團備受鼓舞,他們意識到,除了龐克搖滾之外,Headon 的技巧還可以用於演奏各種類型和風格的音樂,


Guy Stevens & Mick Jones


1979 年 8 月,帶著足夠的歌曲素材,認知到他們有機會創造出一張傑作時,樂團正式進入 Wessex Studios 準備開始錄製《 London Calling 》,而現在只缺一名製作人來將這一切凝聚在一起,在仔細研究了各個人選之後,他們決定聘請 Guy Stevens 來製作專輯。CBS Records 對此很不滿,因為Stevens 有酗酒和吸毒問題,他的製作方式也很不尋常,當他對樂團的表現不滿意時,他會衝出控制臺,開始敲打周遭,用四肢猛擊狂舞,並當著他們的面尖叫,甚至還把酒倒在鋼琴裡,以防止樂團在未經他允許的情況下使用……想像一下,當一個歇斯底里的瘋子在你面前滿嘴酒味地鬼吼鬼叫是多麼荒謬的畫面。

不過 The Clash 的團員,尤其是貝斯手 Paul Simonon 與 Stevens 相處得很好,認為 Stevens 的工作對演奏和錄音非常有幫助和富有成效,他們每天工作18小時,許多歌曲只用了1到2次錄音就完工,使專輯在五到六周的時間內順利錄製完成。


【專輯封面】



專輯封面是 Paul Simonon 於 1979 年 9 月 20 日在紐約 Palladium 將他的 Fender Precision Bass(現陳列於倫敦博物館)砸向舞台的照片。Simonon 在 2011 年接受 Fender 採訪時解釋說,當他得知演唱會上的保全人員不允許觀眾從座位上站起來時,他出於無奈和憤怒砸毀了貝斯:「我並沒有拿貝斯出氣,因為它沒有做錯任何事。」

為樂團專輯拍攝照片的 Pennie Smith 原本不想使用這張照片,認為太過失焦,但 Strummer 和平面設計師 Ray Lowry 認為這張照片有潛力可以成為一張傑出的專輯封面。2002 年,《Q》雜誌將此評為史上最佳搖滾照片,稱其捕捉到了搖滾樂完全失控的高潮時刻。



封面字體由 Lowry 設計,致敬了 Elvis Presley 的首張同名專輯,左側是粉色字母,底部是綠色文字。1995年,由 Mick Jones 領銜的樂團 Big Audio Dynamite 在他們的專輯《 F-Punk 》中使用了同樣的設計方式來作為致敬和回顧,此後更有數不清的搖滾樂團和音樂人以此為模板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專輯封面。



【全專輯歌曲介紹】


同名開場曲〈 London Calling 〉由 Joe Strummer 和 Mick Jones 共同創作,巧妙地將硬搖滾與雷鬼音樂交織在一起,在 Strummer 咆哮控訴的演唱風格中,錯落有致的吉他旋律與起伏的節奏節拍並置在一起帶來近似催眠般的行進感。

歌名暗指 BBC 世界廣播公司的電台標識,而倫敦呼叫則是二戰期間經常用於對被佔領國家的廣播,藉此反映了 Strummer 憂國憂民的思緒:「我在一天之內讀了大約十篇新聞報導,內容都是關於我們所處世界的各種災難。」

「倫敦快淹沒了/而我就住在河邊」這句歌詞源於人們對泰晤士河一旦暴漲泛濫,倫敦市中心將被淹沒的擔憂,泰晤士河堤壩正是為此而修建;「虛假的披頭四狂熱已經落幕」則反映了樂團在英國龐克搖滾熱潮即將結束時對自身處境的憂慮,此外還提到了毒品氾濫的影響,以及1979 年發生在三哩島的核洩漏事故,從而完整體現對時下社會的批判,最後以摩斯電碼信號 “S-O-S” 淡出,加強了歌曲張力和深度。



〈 Brand New Cadillac 〉是 Vince Taylor and His Playboys 於 1959 年創作的歌曲,The Clash 在此翻唱並收錄於專輯中,這也是樂團為專輯錄製的第一首歌曲,鼓手 Topper Headon 稱該曲是:「第一首英國搖滾歌曲」;而Strummer 則盛讚 Vince Taylor 是英國搖滾樂的開山鼻祖,選擇翻唱這首歌曲暗示 Strummer 明顯偏愛這類型的 "搖滾樂手" 而非 "MODS",這也是他歌曲創作中的一個慣用主題和潛藏於其中的個人形象。

Vince Taylor and His Playboys



雖然〈 Jimmy Jazz 〉這首爵士/藍調歌曲同樣是 Strummer 和 Jones 共同創作的,但不難想像有爵士樂背景的 Topper Headon 也有一定的影響。據說靈感源於樂團在專輯製作過程中的即興演奏,歌詞則將聽眾置於一個黑色暴力電影世界之中,隱晦地講述了逃亡者 Jimmy Jazz 躲避警察的故事。

Jones 在段落彈奏了一段爵士電吉他獨奏(聽起來就像是薩克斯風),另外這也是樂團 The Irish Horns 在專輯中首次亮相,由一名小號手和兩名薩克斯風手組成,前身為 Graham Parker 的伴奏樂團 The Rumors。這也許是專輯中最徹底偏離龐克流派的曲目,強調了樂團不再受風格限制的理念,更在首次現場表演時令觀眾大惑不解,Jones 甚至在芝加哥介紹這首歌時嘲諷地說:「這裡是藍調之鄉,對嗎?」




〈 Hateful 〉講述了毒品是如何讓人感到愉悅(讓使用者遠離孤獨)和憎恨,想要的任何毒品,毒販都會提供,但毒品不是免費的,字面上的解釋是他必須用錢來購買毒品,然而也可以解釋為吸毒會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嚴重後果,你無法吸了毒就一走了之,你將不斷地為吸毒付出代價,承受所有的負面影響。



與專輯中許多歌曲一樣,〈 Rudie Can’t Fail 〉這首熱情洋溢的作品混合了流行和靈魂樂元素,為其雷鬼為主的聲音增添了更多色彩。

這首歌圍繞主角 Rudie 展開,他是 Rude Boys 的一員,這是60 年代流行於英國的牙買加次文化,他們以挑戰社會規範而聞名,像是在早餐時間喝啤酒就說明了這一點,歌曲中的長輩認為 Rudie 是個不負責任的成年人,並試圖給予建議使其回到正軌,而他則回應道:「我知道我的生活方式讓你們感到緊張,但我告訴你們,我無法生活在服務他人(工作)的社會中。」


Rude Boys 次文化


歌曲部份靈感源自 Desmond Dekker 於1967 年發行,同樣關於 Rude Boys 文化的歌曲〈 007 (Shanty Town) 〉,而開頭所指的19號巴士之行徑路線涵蓋倫敦西南到東北,樂團幾乎在這路途上構思和打磨整張專輯的內容。




〈 Spanish’s Bomb 〉主題則為西班牙內戰的故事,1936-1939 年間,內戰摧毀了西班牙,使 Francisco Franco 將軍領導的民族主義獨裁統治國家,雖然歌曲講述的是西班牙內戰,但實際上說的是現代(1979 年)的西班牙,並與 40 年前的西班牙進行了比較。強力和弦與快速行進的旋律搭配上朗朗上口卻引人深思的歌詞,讓該曲成為專輯的重點之一。

這首歌是 Strummer 在從錄音室回家的路途中,偶然聽到一則關於巴斯克極端抗議者轟炸布拉瓦海岸度假勝地的報導後創作的,其中將巴斯克恐怖主義與愛爾蘭共和軍進行了對比,後者於70 年代也在英國採取了類似的恐攻策劃。

副歌的西班牙語:"Spanish bombs, yo te quiero infinito.",翻譯成中文為:「西班牙炸彈,我無限地愛著你!」但文法上的使用讓一些聽者認為樂團的西班牙語十分蹩腳。




〈 The Right Profile 〉講述的是美國演員 Montgomery Clift 的故事,他從 1956 年因車禍毀容後不斷酗酒和服用鎮定劑,且個性變得暴躁,直到1966 年去世,這十年時間被稱為「好萊塢歷史上最長的自殺時間」。


Montgomery Clift


Clift 對 James Dean 和 Paul Newman 等傳奇演員擁有深遠影響,他也是方法演技的先驅,但儘管他曾四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卻在現代被嚴重忽視。除了電影,他最著名的也許是他焦慮不安和自我厭惡的形象,經常被描述為一個飽受折磨的演員,因此在這裡,Strummer 暗示了一個問題:除了他的悲劇和醜聞,你還曾在哪裡看過他呢?有沒有看過他的電影作品呢?




〈 Lost In the Supermarket 〉也涵蓋了多種風格,包括後龐克、流行、R&B以及靈魂樂的影響,Topper Headon 在錄製前一晚在演唱會上看到 Taj Mahal 的鼓手演出後,便在這首歌中使用了筒鼓而非原先預設的小軍鼓。

Strummer 在與女友 Gaby Salter 居住公寓樓下的一間超市裡構思和創作這首歌曲,並將歌詞寫在Ernie Ball 吉他弦包裝上,雖然超市很小,他不可能真的 "迷失在超市裡",但在 1999 年的一次採訪中他說道說:「當我被周圍的色彩和燈光弄得暈頭轉向時,我想到了這首歌。」

歌詞描述了人們在面對日益商業化的世界和猖獗消費主義時的掙扎,對周圍世界的去個性化表示哀嘆,以及現代社會中年輕人對未來的幻滅感。




〈 Clampdown 〉是 The Clash 歌詞最複雜的歌曲之一,涉及資本主義的壓迫和生活在法西斯主義下的危害,Strummer 在這裡唱到了這兩件事,並將它們劃上等號: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管理者與政府壓迫一樣,都是 "鉗制者",無論是在共產主義政權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單調乏味的工作就是對生活的鎮暴壓制。歌詞中的 "藍色和棕色" 指的是大多數工人的制服顏色,他們是資本體系中的年輕信徒,也有人認為,藍色和棕色指的是襯衫的顏色,即 30 年代愛爾蘭的法西斯藍衫軍和德國早期納粹的褐衫軍。

貝斯手 Paul Simonon 曾談到他畢業後的一段經歷:「當我們要離開學校時,他們會帶我們實際走訪,讓我們瞭解有哪些工作可以做,但他們並沒有試圖向我們介紹任何令人興奮或有意義的東西。他們帶我們參觀了發電站和海軍船塢,這就好像在說:『你們只能做這些工作了』。」

Strummer 和 Simonon 一樣,也曾靠救濟度日,但他並非出身於窮困家庭,家境可以說是相當不錯,在接受《洛杉磯時報》的採訪時,他這樣說道:「你看,我跟 Simonon 和其他人不一樣,我本來有機會成為一個善良、正常的人,有一輛好車,在郊區有一棟房子,但我看透了,我明白那是一種空虛的生活。」




〈 The Guns of Brixton 〉是第一首由貝斯手 Paul Simonon 主唱的歌曲,這在 Strummer 和 Jones 領導的樂團中實屬罕見,歌詞描述80年代在布里克斯頓發生的騷亂,當時該地區因警察的高壓暴力手段、經濟衰退和其他問題而使群眾逐漸產生不滿情緒。

儘管樂團將雷鬼與龐克搖滾相結合已不是新鮮事,但該曲是第一首純粹作為雷鬼樂風創作的歌曲,Allmusic 評論家 Rick Anderson 認為沒有一首歌能像〈 The Guns of Brixton 〉一樣展示他們對雷鬼音樂的出色掌握。在接下來的專輯《 Sandinista 》中,樂團在歌曲 〈 Broadway 〉藉由一名小女孩的歌聲重新演繹了這首歌曲,此外該曲也曾被 Red Hot Chili Peppers 和 Arcade Fire 等樂團翻唱,影響力非常強大。




〈 Wrong 'Em Boyo 〉為翻唱歌曲,原唱為 The Rulers,並在開頭引用了美國古早民謠〈 Stagger Lee 〉,講述1895 年 12 月 Billy Lyons 被謀殺的故事,這首歌曾被許多藍調和靈魂樂手演唱,但最著名的可能是 1958 年 Lloyd Price 的版本。




Strummer 最初用鋼琴彈奏出了〈 Death and Glory 〉的曲調,靈感則來自電影《 Casablanca 》中的歌曲〈 As Time Goes By 〉

這首歌講述的是 Strummer 回顧自己的人生,認知成年後的生活變得複雜和需要付出責任感,那些當年聲稱永遠不會妥協的龐克們,也都因為生活不可避免地出賣自己。他也同時指出龐克搖滾時期年輕人普遍存在的僵化錯誤,用更成熟的視角分享了他的體悟。

"無法榮耀,寧可死亡!" 的想法很浪漫,也很鼓舞人心,但世界上從來沒有如此非黑即白的事情,如同一個看似成功的樂團可能有不為人知的問題,或者是他們不願提及的秘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現實生活逼近你,不得不在這個令人沮喪的世界中做出決定時,這個口號無論聽起來多麼美好,本質上都是不切實際的。

《 Vulture 》將這首歌曲列為 The Clash 生涯前十經典曲目,而 AllMusic 則盛讚這首歌曲擁有樂團有史以來最好、最令人滿意的和弦進行和旋律。




〈 Koka Kola 〉這首歌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 The Clash 以反企業主義言論而聞名,而他們卻圍繞一個軟飲料品牌創作了整首歌曲,這與他們的性格看似格格不入,但…難道他們是真的很享受可口可樂帶來的冰涼快感嗎?

這首歌的原名是 〈 Koka Kola, Advertising and Kokaine 〉在早期的樣帶中包含了更多關於毒品的內容,這些歌詞在之後被刪除了,但可口可樂曾含有古柯鹼成份與成癮的關聯依然清晰可見,即慾望變成了必需品,古柯鹼就像可口可樂一樣輕而易舉地在美國消費文化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藝術家 Andy Warhol 曾這樣評價可口可樂:「美國的偉大之處在於,這個國家開創了最富有與最貧窮的消費者都同樣得購買基本商品的傳統。你可以在看電視時看到可口可樂,知道總統喝可樂,Elizabeth Taylor 喝可樂,想想看,你也可以喝可樂,可樂就是可樂,所有的可口可樂都好喝…總統知道,Elizabeth Taylor 知道,流浪漢知道,你也知道。」




在製作 〈 The Card Cheat 〉時,樂團將人聲和樂器部分都錄製了兩次,以創造出理想中巨大的聲音,這是 Mick Jones 試圖在歌曲中重現著名 Phil Spector 著名的 "音牆"(Wall of Sound)效果:「這就是秘密,所有的東西都有兩個!」


Phil Spector


在這張專輯發行前後,Spector 其實正與 The Clash 有所接觸,Jones 是透過 Roy Wood 與 Mott The Hoople 的合作進而認識他。歌曲中歡快的鋼琴與歌詞形成了鮮明對比,講述了一個孤獨的賭徒最終運氣不佳,在牌局中被人殺害;由於伴奏非常複雜,而樂團的舞台表演卻相對簡樸,因此從未在現場演唱過這首歌。




〈 Lover’s Rock 〉聽感上是一首高雅的愛情頌歌,據說是以一本名為《 The Tao of Love and Sex 》的著作為靈感,而歌詞相當露骨,提到了性享受與避孕之間的議題,使他們被指責性別歧視而飽受爭議,但從第二節歌詞中可以看出,Strummer 實際上是在模仿雷鬼歌曲中的性愛歌詞,他假裝從一個牙買加男人的角度來寫這首歌,而他也在曲末喃喃自語道:「真可笑,不是嗎?」




〈 Four Horsemen 〉的歌詞刻意表現出幽默感,將樂團塑造成天啓四騎士的形象來自嘲,並承認自己的自命不凡。體制試圖收買他們,但他們沒有出賣自己,他們達到了頂峰,同時要讓懶惰的人們意識到還有一場戰爭要打:「我們演奏你所有的搖滾樂,我們瞭解你的靈魂,我們到達其他樂團無法到達的地方! 我們到達了其他軍隊無法到達的灘頭!」




〈 I’m Not Down 〉這首歌由 Jones 主唱,他寫這首歌是為了回應和反抗他所面臨的困難時期,描述作為一個搖滾明星所包含的全部意義:在樂團中與朋友們一起創作音樂、共度時光非常美好。是的,他們的生活確實與大多數人不同,然而,在他們的人生旅途中也可能得面臨毒品和唱片公司等複雜問題,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

1979 年 7 月,這首歌首次在聖母院音樂廳現場演奏,Strummer 在介紹這首歌時將其獻給那個同樣陷入低潮的人們:「我希望沒有人在思考自殺這件事。」




〈 Revolution Rock 〉原曲是由 Danny Ray 創作並錄製,Ray 在這首歌曲中採樣 Jackie Edwards 的歌曲〈 Get Up 〉,因此後者也被列為共同創作者。在 The Clash 的版本中,Strummer 更改了幾處歌詞,包括提及當年在龐克搖滾演出中破壞座位的潮流("大家砸碎座位,跟著這全新的節奏搖滾")。

這首歌原本預設為專輯的壓軸曲目,但在最後一刻加入了 〈 Train in Vain 〉,歌曲以錯落有致的銅管樂器演奏和蜿蜒曲折的吉他風格為特色,而 Strummer 在此幾乎把自己的嗓音當作一種樂器來使用,巧妙地用已經錄制好的器樂製造出呼應效果。




〈 Train in Vain 〉最初是作為 NME 的宣傳單曲錄製,在專輯封面定稿後的最後一刻才加入專輯中,因此最一開始沒有收錄在專輯曲目表,而是作為隱藏曲目出現,錄音工程師 Bill Price 表示:「這首歌是我們將封面送到印刷廠後才完成的最後一首歌。一些樂迷網站將其描述為隱藏曲目,但我們並沒有打算將其隱藏起來,只不過在我們把這首歌黏貼在母帶末尾之前,封面就已經印好了。」


由於歌名最初並不為人所知,而且Train in Vain 一詞實際上並沒有出現在歌曲中,因此這首歌也被稱為 〈 Stand By Me 〉。據稱,這首歌的歌名暗指 Mick Jones 曾乘火車穿越倫敦去看當時的女友 Viv Albertine,但卻徒勞無功,悻悻而歸。Viv 在 2009 年接受《 Eccentric Sleeve Notes 》採訪時證實了這一點:「我真的很自豪這是他的靈感,但他打死不承認,那時他經常坐火車到我的住處,但我不讓他進門,他只好在門口嚎啕大哭,這實在太殘酷了。」



【結語】



《 London Calling 》之所以如此成功,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它不僅僅只是一般龐克搖滾專輯,The Clash 吸收了大量的影響,並將它們全新地融入到龐克搖滾形式中,他們對雷鬼、斯卡、酒吧搖滾、流行搖滾、硬搖滾、R&B,以及各式風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銅管樂團、鋼琴、口琴與龐克樂團所珍視的對抗態度配合得天衣無縫,儘管這些歌曲中帶有許多純粹的樂趣,但他們也知道何時該嚴肅起來宣揚理念。

雖然錄製於 1979 年,但其現實意義依然存在:在我們生活的世界,嚴重的問題從未得到解決,訊息被扭曲並經常被用來操縱人民,恐怖主義、戰爭、迫在眉睫的環境災難和世界糧食供應的議題都是問題的一部分。自專輯發行以來,人類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反思改進,而正是這種無法承受的放縱使 《 London Calling 》被視為一種永恆的論證。

這張作品無疑是為數不多真正超越流派、打破所有限制和框架的經典,The Clash 可以說是親手扼殺了龐克搖滾,但卻開創了後龐克、新浪潮和藝術龐克的新時代,在第一波龐克浪潮陷入瓶頸之際,上述這三個次流派就已經開始默默發展,到了這十年的盡頭,所謂的傳統龐克已近乎被活埋,儘管並不是一張概念專輯,但樂團在構思這張作品時達成了眾所期待的方向:為音樂歷史上的一個篇章畫下句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