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從一個青少年角度看的Inside Out 2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的內心獨白

raw-image


:「我不夠優秀...」


儘管很想忍住,眼眶中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掉了下來。


這句話在萊莉的腦中重複了幾遍呢?為什麼即使走出了電影院後,我的腦中還是反覆迴響著同樣的話語?還是說,自有記憶以來,這個聲音早已深植於心中。

坐在漆黑電影院看著的大螢幕的我,好像在看著一面巨大的鏡子,鏡子中,我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


當電影主題曲響起,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大腦總部仍是和記憶中的一樣鮮明,看著萊莉成長的我,現實中也成長至相似的歲數,回想起過去,花了一段時間才再次重拾真實的自己,時間帶著我和萊莉一起坐上了青春期的列車,列車承載著我們,穿梭至不再只有快樂的世界,成長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沒有意料到的迷茫與黑暗,經過了無數條質疑自己的隧道,過去失去了自信的我沒意識到,自己同時也逐漸失去了自我。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大約在十歲時會產生第一個「Belief」,也就是Inside out 2裡的信念系統,這時候的我們會定義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喜歡或者討厭什麼,之後成長過程中,仍會經歷大大小小的變動,最後塑造我們的樣子。

青春期就好像不停的用砲彈炸毀信念系統,再一次次的重組成新的模樣,我開始真正有意識的感覺到自己的想法,開始產生:為什麼別人可以做到,我不行?等等想法,而且好惡色彩更加濃烈,在改變的過程中,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我根本還沒準備好長大,可是當我不理會心中的聲音,他就會變得更大聲,而且很大一部份都是自我批評和懷疑這種負面的想法。



Inside out 2 對我而言,是重新認識自己一次的一部電影。

你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呢?

這個聲音不斷的重複,我想最終我會給的答案是 : 我想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我想做真實的自己,我不想為了融入這個世界不停的塑造自己,迎合別人,就像萊莉說出連自己也不認同的話,或者拋棄了原本的朋友,也許我們都擔心會被世界孤立與排擠,可是人生只有一次,比起虛假的度過一生,我們更應該鼓起勇氣面對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這部電影不存在著正反兩派,常把情緒壓抑起來,埋藏在內心深處,一次次的傷害著自己的我們才是最大的兇手。從焦焦華麗焦燥的登場至片尾,我看到的只是一個努力想變得更好的女孩,但可能就是因為太努力了,過度預測未來和無止盡的焦慮,不僅失去了我們的自信,害怕未來的自己無法成為心目中的理想模樣,導致焦慮大爆發,焦焦被困在時空斷裂漩渦中的時候,眼角流下了一滴淚,真的讓人看了好心痛,這時候樂樂只說了一句 : 「放手吧!」。

這一幕就好像看到自己時常在和自己爭吵,樂觀的跟自己說一切都好是在自欺欺人,悲觀的焦慮又彷彿不切實際,這時候我們只能跟自己說放手吧,人生就是這樣,有一些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們只能坦然接受。

特別的是,電影中的樂樂最後竟然出現了負面(悲觀的想法!就好像第一集中樂樂也出現傷心的情感。儘管時時保持正向思想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樂樂仍然堅守信念,讓我深深覺得她是所有心情角色中最難當的,卻也是人出生後第一個出現的情緒角色。



我想抱抱從前擔心別人的評價,處處活的不自在的自己,,即使我們的大腦存在著多麼糟糕的情緒,這些都是我們無法分割或者埋藏的一部份,生活不可能永遠只有快樂的回憶,Inside out教會我們不論是好或者壞的記憶都同樣的珍貴,因為有這些經驗,所以有現在的我們。


這是我透過這部電影記錄下青春期的Journey(心路歷程的一篇文章。謝謝看到這裡的你♡


我不完美,而且我永遠也不會是完美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