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Out 2 #有雷#電影心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I don’t know how to stop anxiety. Maybe that’s what happens when you grow up, you feel less joy.

聽到這句話,我心裡揪了一下,是啊,這好像就是長大的感覺。焦慮,確實是前進的動力,但過多的焦慮,卻又容易把事請搞砸,也讓自己失去原有的自信。我一直都很期待要來看Inside Out 2,因為我很期待我自己能從這部電影中得到什麼。我是一個標準的焦慮人,而且是那種身旁的人都覺得我很焦慮,壓力很大,但我自己沒有太多感覺的人。也許是在身邊的人的提醒下,漸漸地,我學習去注意自己的情緒。可能自己本身是不喜歡別人擔心我的類型,所以也不太去表達我真正的情緒,因此在這電影上映時間公布後,我一直都很期待要來觀賞他。

一開始,我還滿認同Anxiety講的,他一直想要make a better Riley,呼應我前面所講的,焦慮確實能夠給人進步的動力,應該是說人會因為想要變得更好而開始焦慮,所以他開始各種projection,模擬各式各樣的plan,就是希望能夠do everything right然後everything will be perfect。接著他也把那些舊的情緒丟掉(相對來說比較正向一點的情緒),留下他自己,Envy, Embarrassment and Ennui。這部分我也開始思考,在長大後,我好像也慢慢忘記了這些原有的情緒,很怕自己太快樂,對生活也不再有太多的感知,而是很壓抑自己,充滿anxiety,envy別人走得比自己快,或是比自己幸運。

當舊情緒們能夠回到情緒總部的唯一通道被摧毀後,Joy抱著他們培養出來的positive spirit,很無助且沮喪的說I don’t know how to stop anxiety. Maybe that’s what happens when you grow up, you feel less joy.那剎那,似乎點醒我,我好像也把joy遺忘很久了。不是說我過得不快樂,生活中快樂的事情當然很多,很多開心的時刻,但你可能不會去特別注意到他,我想說的是,其實快樂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希望自己能夠對快樂這件事要有意識,不是說快樂的時候要特別快樂,而是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很久沒有放鬆,好好享受當下每一個情緒。

在最後,所有的memory都回到情緒總部,形塑出一個新的很複雜的spirit,然後Anxiety造成的風暴沒辦法平息時,所有的情緒們去擁抱那個spirit,那一幕,我哭了(先說我原本就是哭點超低的人,基本上每一步動畫片我都能哭),但我想說的是,那才是真正的你,就像Anxiety告訴Joy説:你說得對,我沒辦法創造一個Riley,當時Joy頓悟,並親手把那個positive spirit拔掉,因為其實舊情緒們也是有在刻意營造Riley要成為一個正向的人,把那些比較負面的回憶丟掉。但其實我們會是現在的我們,就是由過去的種種回憶,快樂難過,生氣憂鬱,嫉妒討厭,不分positive and negative的事件所累積而成。人類是如此複雜,卻又如此特別。

講到這邊,也希望你能拍拍自己的肩膀,其實人有很多面向,當然我們可以多保持正向,但也不要去否定任何負面的想法,綜合所有的情緒,才會是完整的自己,這很難,但很重要。


avatar-img
1會員
1內容數
努力感知生活,重新擁抱文字的溫度,希望自己多多閱讀,多多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電影《腦筋急轉彎2》中的步入青春期的主角萊莉,在面臨多種情緒的襲擊之下,導致焦慮大爆發,誘出了其中一種情緒─阿焦的到來,總是在擔心著還沒有發生的一切,並且為此感到緊張、焦慮。其實生活中的你我可能也經常感受著這樣的情緒,但其實焦慮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它可能是一種壞的力量,也可以成為好的力量」。想知道
Thumbnail
當焦慮席捲,眼前的事物變得模糊,心中變得只有心臟蹦蹦跳的焦燥感 情緒,我們生活中的幕後角色 青春拉緊報,只有自身聽不清的渾沌。 過度反應,對情緒的指揮才開始演奏, 當下的自己,一種無論是現在的你或我都無法準確說出來的狀態。 對自己喜歡的、厭煩的一切都展現很激烈的情緒。 遠離青春期的過
Thumbnail
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的情緒議題,正好連結了我在正念中的學習。情緒沒有所謂的好壞,也沒有任何一個情緒可以全然的定義我是誰。透過正念練習,瞭解情緒的保護作用,學習應對焦慮的方法,覺察信念系統並自我療癒,選擇愛而非恐懼的力量,成為情緒的主人。
Thumbnail
情緒是主導人們行為的一大要素,隨著時間流逝,人們經歷越加豐富,還能保留多少純粹的快樂?多得是被時間磨去稜角後,產生的複合式情緒。從開心想笑、悲傷想哭到逐漸在意周遭眼光,變成現在不能想笑、不能想哭的複雜情緒,真的情緒就那麼簡單抑或複雜呢?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 樂樂:「你們知道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有多困難嗎?」 在面對複雜的環境和自我認同掙扎時,每種情緒都是重要的。成長的過程中,情緒會不斷地塑造自己的人格,每個階段的情緒都將成就一個獨特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觀看《腦筋急轉彎 2》後的感受,並討論了如何應對焦慮。焦慮是一種習慣,認識和正視這種情緒非常重要。本文提供了五個步驟來鬆綁焦慮,包括自我覺察、紀錄原因、分析可控事項、找到替代習慣和給自己時間。認識自己是一場旅程,要學會接納自己,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不快樂,不必時刻保持完美和快樂。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情緒與信念的電影隨筆,從不同的角度解析了電影的情感元素,以及在成長過程中找到自己核心信念的重要性。透過情緒主角走過的成長歷程,呼應故事的宗旨——學會擁抱不同的情緒才是獲得真正的快樂。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些批評,但同時也呼籲觀眾要尊重每個人對電影的想法,以及選擇適合自己的價值觀。
Thumbnail
「當焦慮成為日常,是否還能為快樂挪出空間?」 最新上映的《腦筋急轉彎 2》(Inside Out 2),探討了主角萊莉內心世界的擬人化情感如何陪伴我們經歷青春期的不同轉折,延續了9年前的首集,萊莉也成長為一位青春期少女。故事中呈現萊莉的狀態是無比真實的,也是許多身陷焦慮的個案真實經歷的困境與課題。
Thumbnail
昨天剛看完腦筋急轉彎2(下述帶有一點劇情),很喜歡這次的新角色,尤其是焦慮(Anxiety)這個情緒。不僅是青春期(Puberty)帶來了焦慮,外在環境的變遷更是讓焦慮有「展現自我」的可能。雖然電影裡焦慮看起來是主角Riley大腦裡的「破壞者」,在社交方面和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焦慮讓她從「我是一個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電影《腦筋急轉彎2》中的步入青春期的主角萊莉,在面臨多種情緒的襲擊之下,導致焦慮大爆發,誘出了其中一種情緒─阿焦的到來,總是在擔心著還沒有發生的一切,並且為此感到緊張、焦慮。其實生活中的你我可能也經常感受著這樣的情緒,但其實焦慮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它可能是一種壞的力量,也可以成為好的力量」。想知道
Thumbnail
當焦慮席捲,眼前的事物變得模糊,心中變得只有心臟蹦蹦跳的焦燥感 情緒,我們生活中的幕後角色 青春拉緊報,只有自身聽不清的渾沌。 過度反應,對情緒的指揮才開始演奏, 當下的自己,一種無論是現在的你或我都無法準確說出來的狀態。 對自己喜歡的、厭煩的一切都展現很激烈的情緒。 遠離青春期的過
Thumbnail
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的情緒議題,正好連結了我在正念中的學習。情緒沒有所謂的好壞,也沒有任何一個情緒可以全然的定義我是誰。透過正念練習,瞭解情緒的保護作用,學習應對焦慮的方法,覺察信念系統並自我療癒,選擇愛而非恐懼的力量,成為情緒的主人。
Thumbnail
情緒是主導人們行為的一大要素,隨著時間流逝,人們經歷越加豐富,還能保留多少純粹的快樂?多得是被時間磨去稜角後,產生的複合式情緒。從開心想笑、悲傷想哭到逐漸在意周遭眼光,變成現在不能想笑、不能想哭的複雜情緒,真的情緒就那麼簡單抑或複雜呢?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 樂樂:「你們知道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有多困難嗎?」 在面對複雜的環境和自我認同掙扎時,每種情緒都是重要的。成長的過程中,情緒會不斷地塑造自己的人格,每個階段的情緒都將成就一個獨特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觀看《腦筋急轉彎 2》後的感受,並討論了如何應對焦慮。焦慮是一種習慣,認識和正視這種情緒非常重要。本文提供了五個步驟來鬆綁焦慮,包括自我覺察、紀錄原因、分析可控事項、找到替代習慣和給自己時間。認識自己是一場旅程,要學會接納自己,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不快樂,不必時刻保持完美和快樂。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情緒與信念的電影隨筆,從不同的角度解析了電影的情感元素,以及在成長過程中找到自己核心信念的重要性。透過情緒主角走過的成長歷程,呼應故事的宗旨——學會擁抱不同的情緒才是獲得真正的快樂。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些批評,但同時也呼籲觀眾要尊重每個人對電影的想法,以及選擇適合自己的價值觀。
Thumbnail
「當焦慮成為日常,是否還能為快樂挪出空間?」 最新上映的《腦筋急轉彎 2》(Inside Out 2),探討了主角萊莉內心世界的擬人化情感如何陪伴我們經歷青春期的不同轉折,延續了9年前的首集,萊莉也成長為一位青春期少女。故事中呈現萊莉的狀態是無比真實的,也是許多身陷焦慮的個案真實經歷的困境與課題。
Thumbnail
昨天剛看完腦筋急轉彎2(下述帶有一點劇情),很喜歡這次的新角色,尤其是焦慮(Anxiety)這個情緒。不僅是青春期(Puberty)帶來了焦慮,外在環境的變遷更是讓焦慮有「展現自我」的可能。雖然電影裡焦慮看起來是主角Riley大腦裡的「破壞者」,在社交方面和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焦慮讓她從「我是一個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