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願景是生命的錨 讀《有用之人》

「願景」,可以是俗稱的目標、夢想,是想過的生活、想成為的人/模樣。可以是模糊的,在實踐中慢慢收斂、淬鍊而清晰。

想想自己的希望,自己的喜怒,喜歡什麼,想追求什麼,到哪裡去旅行,遇見什麼樣的人,得到什麼樣的經驗。這一切的過程都會形成你們的未來。-《獵人》雲谷師父

在《獵人》舊版動畫中,當小傑和奇犽完成天空競技場的修練、準備離開時,雲谷師父對他們所說的這段話,也一直提醒著我。過往我並沒有願景的概念,只是一直苦苦追尋一個夢想、一件想做的事、想投入的志業,幻想著當夢想被定義出來,我一定能奮不顧身、踏實地投入其中。

幸運也是不幸地,在我始終無法求得夢想的漫長時間裡,這段話是我的明燈。也在閱讀《有用之人》、漸漸將夢想(或將其修改為更為具體、不俗氣的「願景」)釐清之後,才發現我的願景其實一直如影隨形、深入日常,只是我沒察覺而已。

書中關於願景的幾個我認為重要的概念整理如下:

明確願景所能帶給你的:解析一個決定對你是好是壞,端視這個決定讓你距離想要的生活更近還是更遠。
好人清楚知道自己試圖實現什麼,懂得拿願景來權衡選擇,而且對此非常自律。他們定期自我審視,隨著自己變化,願景也在改變。
保持好奇,渴求資訊,打開胸懷,善用知識。

如果有機會閱讀這本書,會發現作者的自律與執著似乎超乎常人,但或許也可以解讀是他有非常明確且清楚的願景,其帶來了強烈的驅動力。

本文主要節錄書中幾個重要段落,加上自己的經驗及想提醒自己的部分,特別關於貫徹、全力以赴、行動的地方,就是我最最缺乏的。提醒自己要檢視自己是不是不夠努力、不要替自己找藉口,為自己勉強一下下。(而這次不是為別人而勉強自己,是為自己!)


以頂尖運動員舉例,除了技術,他們能視覺化過程,意思是閉上眼睛,可以想像/看見比賽過程。

這裡的願景視覺化,指的應該是「運動心像(motor imagery)」。我在攀岩訓練的文章當中看過,自己也會在攀爬前觀察路線、擬定路線時刻意訓練(雖然最基本的––透過錄影來修正動作我做得極少)。

滿好奇攀岩會不會相對其他運動,更自然而然地需要訓練運動心像?因為體力有限,無法一直上牆透過肉身測試,而更加依賴憑想像來嘗試。


不在鏡子前看著自己運動,就無法知道動作是否正確。肌肉量夠不夠充足、線條夠不夠明顯。

要好好地看著自己,客觀而誠實。願意面對錯誤,才有機會改正、變好;也要欣然接受好的部分,認識優勢、建立自我認同,同時才曉得如何以省力又有效的方式鞭策自己,謙卑且自信。


不在場的人會透過靜態的姿勢(比如雜誌)認識你,但會來到現場見你的那些在場的人、那些重要的人,會觀察並評價你的一舉一動,以及你在這些關鍵時刻之間的過渡。這是一個完美的隱喻。生活不是只有高潮或重大時刻

我喜歡這裡提到的「過渡」,看似不重要、普通的、作為銜接的部分,或許就是最可能鬆懈、露出破綻的地方。有沒有可能……「過渡」是他們如何評價你的關鍵、也是成敗的關鍵?

而要能不在枝微末節的地方露出破綻,「展現真實的自我」會是最為輕鬆的選擇,而非扮演一個角色需要裝模作樣。


即使最終棋差一著也無妨,因為你很可能在過程中完成相當了不起的事。

就像不要害怕嘗試的失敗一樣,就算最終結果不盡圓滿、是失敗的,一定有一些東西沒有失敗。比如未能在奧運上拿到金牌,但自己的奮鬥故事鼓舞了許多人投入和重視該項運動,而自己做為選手所培養出的毅力,即使成為教練、去了其他產業,也比別人更能堅持、有更強大的抗壓力,正好想到《重版出來!》就是一部講述柔道選手因為受傷無法繼續追逐參加奧運的夢想,而轉換跑道進入出版社工作的作品,原作漫畫和日劇都非常好看!

我也喜歡書後來提到「健身時,每次把自己操到力竭就是一種失敗」,看似每次都如此不圓滿,其實每一次自己都距離目標更近了。


沒有B計畫,B計劃就是成功完成A計畫。……對每個偉大的夢想來說,B計畫是危險的,是為失敗而存在。

比起實踐計畫時,提醒自己「要全力以赴!」,我更想提醒自己在實踐之前、制定計畫時,「不要選擇輕鬆的路」。


我熱衷於貫徹。……重要的事情往往既不簡單也不直接,幾乎總是依賴時機、他人和諸多變異因素。
用進廢退

這對我而言是巨大的提醒,因為我就是三分鐘熱度的王者(少數我可以如此肯定的時刻…),但這特別讓我回想起過去學習的總總,比如曾學過法文、西文、一些投資的資料等等,最後都沒有下文、沒有所產出或結果,比如因此而交個外國朋友、考取檢定考試、投入其他投資創造收入等等。未來如果要重新往下學習,勢必得一定程度地重新複習,這些時間都是令人感到可惜的浪費。


我選擇砌牆工作,是因為那就像額外的重量訓練。

作者提到他還有其他工作,用來賺錢或是用來為未來省錢。

這件事很值得想一想。最好的情況是「其他工作」還是對達成願景有幫助的,但如果沒有這麼棒的選擇,就要留意避免選擇會讓你對願景「分心」的工作。

我自己也非常熱愛這樣––「做一件事情帶來多重的好處」,砌牆既可以賺錢,也同時是重量訓練。

或比如他在後面段落在講助人時所提到的例子,美國作家David Sedaris一邊散步一邊撿垃圾,撿到有垃圾車以他命名、還跟英國女王喝下午茶。一邊散步一邊撿垃圾,一邊運動一邊讓環境變好。這雖然無關願景,但滿足自我需求的同時,如果只要花一點幾乎是對自己毫無損失的力氣,就能幫助別人、美化環境……等等,這些累積,輕易且不知不覺地變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收穫,甚至成就。不覺得很划算嗎?


將願景呈現給世界的方式,就好像它已經實現,促使你當下開始努力,非讓它成真不可。

一個先畫大餅,再逼自己把大餅實現的概念!

…定期自我審視,隨著自己變化,願景也在改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有用之人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蒙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