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位作家舉例欠當,遭到炎上,連帶的,他的文章也遭到抨擊,甚至有網路新聞為此批評。
我還沒看過他的書,最多從網路上看到他的文章。單就「閱讀」這一點,我不覺得「破碎化閱讀」有什麼不好。(等等,你也想要被罵了嗎?)如果要抗議的人,請先把文章看完。
舉例來說,如果你面前有一塊披薩,左上角是蔬菜、右上角是海鮮、左下角是雞肉、右下角是蘑菇,你會怎麼吃?
你不會想一口氣,把這塊披薩全都塞到嘴巴吧?除非你的嘴巴張開之後有16吋大。
我的意思是,你好歹會把它切一小塊(破碎),然後再放進嘴巴,細細的咀嚼,等這一小塊吃完之後,再去切另外一塊,然後,慢慢地,就算吃很慢,你這一天,或這兩、三天內,總會把披薩吃完。
那跟閱讀有什麼關係?
我以我自己來講好了,我在看文章的時候,包括以前讀唐詩三百首,是「拆」開來讀的。就像「白日依山盡」一句,如果是一般教你背書的話,就是「白日依山盡」五個字要讀完、背完,有經驗一點的老師會說明這句話,然後協助學生在腦海裡勾勒出「畫面」,我以前在看國文時,多是利用這一種方式。
再來就是──你非得把「白日依山盡」一口氣背完嗎?不能把它拆了嗎?(什麼?才五個字,你背不起來嗎?)文章是由句子組成的、句子是由詞彙組成的,詞彙又是由字組成的。那麼,把這一句短短的文句拆開,不是更輕鬆閱讀嗎?
所以,「破碎化」閱讀,我覺得是去看怎麼破碎化?就像切披薩,如果你將披薩切成八小塊、十小塊、十二小塊,就算你的胃容量、你的嘴巴小,因為破碎化之後,所以容易入口。
重點來了,破碎化之後的閱讀,要好好的消化、吸收(讀者的思考及辨別),而不是吃完一片又一片文字的披薩(狼吞虎嚥),還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披薩的營養是在於它整體提供不同食材的配料及麵皮(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能夠帶給我們思想或精神上的獲得),而不是塞在嘴裡,吞也不是、吐也不是,滿口的披薩(得不到文章呈現的內涵)。這種狀況,就算最後是囫圇吞棗(快速看完),恐怕會消化不良(思緒雜亂、壅塞,毫無作為)。
可以的話,這篇文字的披薩就請一口一口吃、慢慢吃,把它拆開來,細細的品味,除了了解它的用字遣詞,更好的是可以去了解作者當初在寫這篇文章的用意,真正去了解作者在想什麼?想要表達什麼?而不是一吃到蘑菇就吐出來、一看到青椒就覺得噁心。(只要看到裡頭某個論點不合己意,立刻反對。)
所以,「破碎化」閱讀最怕的是你只切了這片披薩當中的一小部份,因為吃到不合自己的口味,然後就嫌棄整片披薩。這種情況有四個字可以說明──「斷章取義」。
也就是,我所謂的「破碎化」閱讀是希望大家在看文章的時候,不要把文章想成是一個16吋的披薩一下子就要塞到你的口中,不只看不下去,後面要消化也不好消化,而是要緩緩的、慢慢的,先了解一部份,再把整篇500、800,甚至是2000、3000字的文章看完。
如果你真的不喜歡這篇文章,好歹先把整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釐清。不喜歡歸不喜歡,但對方所寫的論點是不是有道理,可以客觀來看。讀者的喜好跟文章的論點是兩回事。
單就「破碎化」閱讀這回事,我不會完全反對,因為有時候將文章「切開」,讓它成為極易入口的大小,是有必要的。
除此,在看這篇文字的披薩時,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這片披薩的食材有沒有過期,或是上面撒的調味粉是不是成毒?(這篇文章會不會造成你的思想及價值觀扭曲)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前面在提到文章要好好消化的時候,就說過要思考與辨別了,這一點在《國文老師還沒教的小說課》中也有提到。(立刻置入性行銷!)
另外,就是這篇文章是普通口味還是嗆辣口味了?一篇文章讀了之後,是讓人如沐春風,還是心生反感,作者的心態跟文筆都很重要。帶著愛心做出來的披薩,跟生氣時候做出來的披薩會一樣嗎?小心烤焦啊!(機器化、照著SOP流程走的披薩不算啊!)
好好的閱讀、好好的表達,這是在AI可以寫作的時代,我們可以培養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