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再度被「偷」?藝術家將偷天換日的過程拍下來作為藝術品展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博物館新聞
#藝術行為

倫敦知名的景點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還沒有完全走過去年監守自盜文物的陰霾
這幾天又被告知他們上個月「曾經被偷過」


顯然博物館都是最後一個知道自己東西不見的人...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上個月(6月)的時候,一位巴西藝術家Ilê Sartuzi
他參加了博物館志工負責的活動
這個活動可以讓民眾體驗和真的觸摸一些數百年前的小文物


他將一枚1645年的銀幣摸走
替換成他精心準備的複製品
然後把這枚偷走的銀幣
投到博物館一樓大廳的捐款箱裡

藝術家Ilê Sartuzi用3D列印製作的複製銀幣  圖片來源:Art Newspaper

藝術家Ilê Sartuzi用3D列印製作的複製銀幣 圖片來源:Art Newspaper


他把整個過程錄了下來(有三個朋友陪他一起)
然後將這個影片,還有他複製的銀幣
展示在他目前就讀的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策展研究所(MFA)的論文展覽中
(展期預計到7/16)


藝術家本人表示,這件作品名稱叫「Sleight of Hand」(障眼法)
他形容自己這個偷天換日的過程
主要是探討大英博物館作為殖民和帝國主義體系的一部分
所涉及的文化盜竊和歷史掠奪
還有金錢、貨幣與社會的複雜關聯


藝術家強調,這是一件「概念藝術作品」
他籌劃了一年多
而且演練過很多次
包含研究博物館的建築和路線圖、志工活動進行方式
還特別用3D列印做了很逼真的銀幣複製品
更多次諮詢過律師,確認不會有什麼罪才做


即便6/17的時候,他有被當天的志工發現和阻止
但隔天他為了不被認出,還刻意剃掉鬍子
執意進行這個計畫,並且成功達成目的

藝術家Ilê Sartuzi作品「Sleight of Hand」中,展出了調包大英博物館銀幣的過程  圖片來源:Hyperallergic

藝術家Ilê Sartuzi作品「Sleight of Hand」中,展出了調包大英博物館銀幣的過程 圖片來源:Hyperallergic


而正是因為藝術家的展出
所以有人去聯繫大英博物館
告訴博物館這件事情


博物館才傻眼,原來他們有個銀幣被調包
而且被放在某個捐款箱裡


大英博物館已經透過發言人說明
他們會請警方處理
也對藝術家的行為感到失望
認為這樣破壞了博物館對遊客之間的信任
對於日後讓遊客觸摸歷史物件的體驗會加以檢討和防範

藝術家Ilê Sartuzi作品「Sleight of Hand」中,展出了調包大英博物館銀幣的過程  圖片來源:Hyperallergic

藝術家Ilê Sartuzi作品「Sleight of Hand」中,展出了調包大英博物館銀幣的過程 圖片來源:Hyperallergic


另一方面,藝術家本人早有料到博物館的反應
他也已經協同律師發出了聲明
表示自己行為並沒有犯法
同時引用許多法條和博物館政策來為自己辯護


藝術家Ilê Sartuzi的作品「Sleight of Hand」,展出兩枚複製的銀幣  圖片來源:Art Newspaper

藝術家Ilê Sartuzi的作品「Sleight of Hand」,展出兩枚複製的銀幣 圖片來源:Art Newspaper


藝術家本人的行為非常不可取= =

但也讓大英博物館再度被質疑
他們家給志工拿去進行教育活動的這些物件
不僅沒有登錄在藏品資料庫裡
有的也被認為不需要編目,而沒有紀錄

換句話說,掉了就是掉了
可能也不會有人察覺,因為帳面上沒有這個物件

雖然說這些歷史物件被館方認為是價值比較沒有那麼重要的物品
不過對於民眾來說,幾乎都還是有上百年以上歷史的東西

這樣子處理百年物件的態度並不是很好
也讓大英博物館再度被批評和成為媒體的焦點  

看完這個新聞
求被調包銀幣的志工心理陰影面積
信任遊客居然還被暗算...QQ

藝術家Ilê Sartuzi作品「Sleight of Hand」中,展出了調包大英博物館銀幣的過程  圖片來源:Hyperallergic

藝術家Ilê Sartuzi作品「Sleight of Hand」中,展出了調包大英博物館銀幣的過程 圖片來源:Hyperallergic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英國倫敦許多博物館都免費參觀,是遊客和藝文愛好者的天堂!不過這陣子也掀起了「到底要不要開始收費」的爭論...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古蹟為什麼不能通通都變成博物館?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個疑問!就讓我們跟著臺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的足跡,回到那個需要乾淨水源的時代,從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開始,去發現博物館與水的淵源;再跨越大半個地球前往倫敦....
這篇文章寫給因為社群媒體或他人意見而感到容貌焦慮的你/妳,我想讓你/妳知道的是——其實你/妳很好!「美」是什麼?這是人們數千年來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
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團隊上週日(23日)放上了代表性的奇美拉石像!
為什麼不能摸溫泉水?不考慮恢復泡澡嗎?因為這裡的水曾死過人...
英國倫敦許多博物館都免費參觀,是遊客和藝文愛好者的天堂!不過這陣子也掀起了「到底要不要開始收費」的爭論...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古蹟為什麼不能通通都變成博物館?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個疑問!就讓我們跟著臺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的足跡,回到那個需要乾淨水源的時代,從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開始,去發現博物館與水的淵源;再跨越大半個地球前往倫敦....
這篇文章寫給因為社群媒體或他人意見而感到容貌焦慮的你/妳,我想讓你/妳知道的是——其實你/妳很好!「美」是什麼?這是人們數千年來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
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團隊上週日(23日)放上了代表性的奇美拉石像!
為什麼不能摸溫泉水?不考慮恢復泡澡嗎?因為這裡的水曾死過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屏東1936文化基地《FUN玩樂高風》樂高主題巡迴展,超過100件樂高作品,以及全臺唯一樂高認證大師黃彥智的作品。展覽以七大主題分類,涵蓋「旅行與歷史」、「藝術、設計與音樂」、「娛樂」、「運動與遊戲」、「大自然和動物」、「交通工具」、「科學與科技」,適合親子同遊,一起體驗樂高的無限創意。
草間彌生、蜷川實花、田中達也,3位都是我很喜歡的日本藝術家 其中前2位用色鮮明大膽,超級抓人眼球! 開幕第一天我選了最早進場的時段,手刀衝去看展覽 一直很期待直擊草間彌生作品 距離上一次可是睽違許久
屏東1936文化基地《FUN玩樂高風》樂高主題巡迴展,超過100件樂高作品,以及全臺唯一樂高認證大師黃彥智的作品。展覽以七大主題分類,涵蓋「旅行與歷史」、「藝術、設計與音樂」、「娛樂」、「運動與遊戲」、「大自然和動物」、「交通工具」、「科學與科技」,適合親子同遊,一起體驗樂高的無限創意。
草間彌生、蜷川實花、田中達也,3位都是我很喜歡的日本藝術家 其中前2位用色鮮明大膽,超級抓人眼球! 開幕第一天我選了最早進場的時段,手刀衝去看展覽 一直很期待直擊草間彌生作品 距離上一次可是睽違許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檔特展從五月開幕以來人潮不斷,為了這檔特展,聽了很多介紹也看了些書,在剩下約一個月展期,想從更多視角切入,給欣賞過或還沒的,再次感受這檔被稱作縮小版英國國家藝廊(底下簡稱NG,National Gallery)的精彩之處,也為這檔特展留個紀念,畢竟要有這麼高品質的畫作大規模來台真的不容易。
Thumbnail
倫敦第一天是觀光4小時,爆睡12小時, 第二天是暴走9小時,走到歪腰凹嗚。 臉書手機網頁版甘那中邪,有時候可以多上傳照片,有時候只能上一張,讓我昨天拍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照片不知道該怎麼辦。不過雖然覺得它是故意的,還是不太想屈服下載app。 昨天開始正式倫敦生態調查, 雖然出了個歷史大事件可能
Thumbnail
英國國家藝廊IG有一段影片吸引我的目光,一位女士形容她如何愛上藝術。 她說:「我對藝術的喜愛要歸功於我的父親。小時候每個週末我的父親都會帶我去英國國家藝廊,唯一規則就是我們只欣賞一幅畫。我們會站在畫前談論那幅畫,一直談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談到最後我們總想對畫作有更多認識。」 奇美博物館引進英國
Thumbnail
Day 7-1 我真的是瘋了!瘋了! 在倫敦的最後一天,居然跑去逛美術館 可是,我覺得如果這一天我只是跑去逛街喝個下午茶,度過我在倫敦的最後一天,我,才真的是瘋了!! 在倫敦,不論是博物館、美術館幾乎都是免費的,像大家最知道的自然史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倫敦博物館都可以免費參觀,反而是想要進入
Thumbnail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因為一時衝動,我在凌晨三點站在美術館旁的草地上,遠處的路燈照來微光,遠處長椅上坐著一個陌生人。
Thumbnail
去年六月和B去了一趟英國自助旅行,一個月後帶了不同的感受觸發,當時熱騰騰且不在計劃內的創作了一本小誌,以插畫、照片及文字的方式紀錄的當時的感受收穫。 對我來說旅行的意義不在跑了什麼景點,而是在行程之外那些自己發現或不預期的體驗。今年找到一個小展間,把當時創作的插畫原稿做了展示,展期在五月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對於自己在巴黎總是小心翼翼的過度敏感有些釋懷。第一次來到總是會被羅浮宮、奧賽一些熱門景點震懾到人潮的擁擠;在路上總是會小心翼翼,誰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變成小偷們的甕中鱉。幾次經驗之後,漸漸開始鼓起勇氣去一些當地人會參觀的博物館。人潮不會過分擁擠,參觀品質非常舒適,也可以看到一些藝術系學生或
Thumbnail
2024年5月,奇美博物館將引進超級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這是英國國家藝廊200年來首次在台展出,展覽將展出50位大師的真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檔特展從五月開幕以來人潮不斷,為了這檔特展,聽了很多介紹也看了些書,在剩下約一個月展期,想從更多視角切入,給欣賞過或還沒的,再次感受這檔被稱作縮小版英國國家藝廊(底下簡稱NG,National Gallery)的精彩之處,也為這檔特展留個紀念,畢竟要有這麼高品質的畫作大規模來台真的不容易。
Thumbnail
倫敦第一天是觀光4小時,爆睡12小時, 第二天是暴走9小時,走到歪腰凹嗚。 臉書手機網頁版甘那中邪,有時候可以多上傳照片,有時候只能上一張,讓我昨天拍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照片不知道該怎麼辦。不過雖然覺得它是故意的,還是不太想屈服下載app。 昨天開始正式倫敦生態調查, 雖然出了個歷史大事件可能
Thumbnail
英國國家藝廊IG有一段影片吸引我的目光,一位女士形容她如何愛上藝術。 她說:「我對藝術的喜愛要歸功於我的父親。小時候每個週末我的父親都會帶我去英國國家藝廊,唯一規則就是我們只欣賞一幅畫。我們會站在畫前談論那幅畫,一直談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談到最後我們總想對畫作有更多認識。」 奇美博物館引進英國
Thumbnail
Day 7-1 我真的是瘋了!瘋了! 在倫敦的最後一天,居然跑去逛美術館 可是,我覺得如果這一天我只是跑去逛街喝個下午茶,度過我在倫敦的最後一天,我,才真的是瘋了!! 在倫敦,不論是博物館、美術館幾乎都是免費的,像大家最知道的自然史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倫敦博物館都可以免費參觀,反而是想要進入
Thumbnail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因為一時衝動,我在凌晨三點站在美術館旁的草地上,遠處的路燈照來微光,遠處長椅上坐著一個陌生人。
Thumbnail
去年六月和B去了一趟英國自助旅行,一個月後帶了不同的感受觸發,當時熱騰騰且不在計劃內的創作了一本小誌,以插畫、照片及文字的方式紀錄的當時的感受收穫。 對我來說旅行的意義不在跑了什麼景點,而是在行程之外那些自己發現或不預期的體驗。今年找到一個小展間,把當時創作的插畫原稿做了展示,展期在五月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對於自己在巴黎總是小心翼翼的過度敏感有些釋懷。第一次來到總是會被羅浮宮、奧賽一些熱門景點震懾到人潮的擁擠;在路上總是會小心翼翼,誰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變成小偷們的甕中鱉。幾次經驗之後,漸漸開始鼓起勇氣去一些當地人會參觀的博物館。人潮不會過分擁擠,參觀品質非常舒適,也可以看到一些藝術系學生或
Thumbnail
2024年5月,奇美博物館將引進超級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這是英國國家藝廊200年來首次在台展出,展覽將展出50位大師的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