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躺平與內捲,積極的躺平得到的比失去還多!

上星期看到一篇有線中國組的新聞,我預告過會在假期講「躺平」。在香港,很少KOL或Blogger會講「躺平」,因為「躺平」意味著不消費,不消費就沒有廣告收入。所以即使這個風潮在中國席捲了14億人,在香港卻被忽視。但這個話題確實很有趣,香港年輕人會不會「躺平」?有沒有條件「躺平」?躺平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害眾所周知,但躺平有沒有好處呢?原來,正確學會躺平絕對有利於個人,「躺平」甚至可以成為理財工具。

在分析問題之前,我簡單說一下什麼是「躺平」,以及什麼是「內捲」。

什麼是「躺平」與「內捲」?

「躺平」是一個源自中國的術語,指的是一部分年輕人對於社會競爭與生活壓力的一種抵制與反抗方式。躺平主義者選擇放棄或減少對物質追求和職業成功的期望,從而達到減少工作和生活壓力的目的。在中國,勞動力市場競爭激烈,即使付出巨大的努力,也無法獲得滿意的回報。因此,他們選擇減少工作,專注於自己的興趣和生活品質,這反映了他們對機會成本的評估。躺平現象的出現,反映了一部分年輕人對於供需矛盾的無奈與不滿。

「內捲」是指人們為了追求更高的成就和地位,而不斷增加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導致過度競爭和無休止的自我壓榨。當競爭激烈到一定程度,正常的條件已無法滿足企業需求,勞動市場出現了無厘頭的惡性競爭。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內捲」。

這種情況會在香港出現嗎?我認為不會。除非香港完全與內地融合,因為香港人太有錢了,也習慣自由,一「捲」就會出走。此外,我們這一代人習慣了自由,上一代人標籤我們不捱得、做不成大事,其實是因為社會選擇多了,犯不著每個人都要打拼。想打拼的人還是會打拼,只是現在那些「鬼叫你窮呀頂硬上」的人不再窮,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被他們稱作「躺平」。

躺平的好處

先聲明,我窮生本人是不折不扣的躺平族,可以躺下的話絕不會坐著。這幾年不少網友問我為什麼不全職做大自己的公司,不擴大頁面,為什麼還在打工。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吧?因為我在二十來歲時意識到,我不是不能賺更多錢,而是做個小富我可以,我也喜歡錢。如果你無條件給我,我會要很多。但這個世界沒有從天而降的財富,錢是要用東西交換的,包括青春、時間、知識、技術、機會成本、自由,有的工作機會甚至要用愛情、親情、朋友和健康來換。我認為錢重要,但金錢之上還有很多我希望擁有的東西,所以我選擇維持一個自主權多、低物欲的生活方式。和我聊天的讀者都聽過我說,我不算有錢,只是我生活本身不需要很多錢。今年,我會在工作上再退後一些,騰出更多時間做有趣的事情,例如教學和分享。我90%的朋友都很羨慕我的生活,我已經8年沒有因為工作設定鬧鐘,每天都自然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研究什麼或玩什麼就玩什麼。當然,有得必有失,收入比我衝刺時期少,我不能餐餐大魚大肉,也不能住在凱旋門。但只要你計劃得當,生活還是非常快樂的。

躺平的理財技巧

看到這裡,聰明的你們應該明白我這篇文章的意思了。躺平其實不是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因為其實一個人要保持躺平,也是有門檻和技巧的,不然就會變成乞丐。如果你想躺平,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財。躺平本質上就是財務自由,沒有自由怎麼躺平?可能躺平是更不積極的一種,而我,則是積極一點做被動收入的開源而已。但你細心留意,你要做一個躺平族,一定要很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因為躺平的宗旨就是,不做過多的工作,夠用就好。那麼你怎麼界定什麼是過多?就是你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生活需要,了解基本開支。清楚界定生活中,什麼是必要的,什麼只是錦上添花,有會開心,沒有也沒關係。

躺平其實不是壞事,只是拒絕走一條自己不喜歡的路。大家細心想想,假設你很喜歡打遊戲,而打遊戲能賺到錢。你會因為打夠8個小時而自動停止嗎?不會,你一打就會打十幾個小時,分分鐘連飯都忘記吃。你只有做你不夠喜歡的事,才會在意下班時間。而內捲呢?就是增值在不適合的地方,付出很多心力,換來少少的回報,完全沒有效率。既沒效率,又沒熱情,大家真的想過這樣的生活嗎?是不是應該先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讓自己有足夠的閒暇去尋找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呢?其實你最後可能會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物質生活,但躺平讓你有空間去發現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這樣你就可以全情投入賺錢,換取更好的物質生活。

記住,躺不躺平不是重點,重點是躺平之後,你空出來的時間用來做什麼。是無所事事,還是花時間去了解自己,計劃自己理想中的生活?錢大部分情況是要「賺」,要用東西來換。而最後你又會用錢來換回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要用重要的東西換錢,最後又用錢意圖換回這些東西。否則你老了,會覺得人生很空虛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