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讓孩子們吃土-拯救你的孩子,遠離過度消毒殺菌的環境-第一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疫苗、水中加氯、加熱殺菌、消毒、無病原體食物,甚至是手洗衣物。過去一百年來,大家努力擺脫微生物,於是有了這樣的說法:「只有死掉的微生物才是好的微生物。」

但是,會使人類罹病的微生物其實僅有幾百種左右,居住於人體當中的數千種微生物,絕大多數不會造成任何問題,事實上可以帶給我們許多好處。

在抗生素、疫苗、消毒技術的出現,傳染病的流行大幅降低。然而,慢性非傳染疾病與問題卻在已開發國家中大肆流行,包括糖尿病、過敏、氣喘、腸道炎症、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自閉症、一些癌症,甚至連肥胖都是。

史特拉漢博士(Dr. David Strachan)指出,缺乏與細菌及寄生蟲的接觸,尤其是童年時期未曾接觸,很可能造成過敏的情況遽增,因為這會使免疫系統無法健全發展。

20世紀其中一項最偉大的發明,就是「抗生素」。在抗生素出現之前,罹患細菌性腦膜炎的兒童有九成會死亡,現在如果及早治療,大部分病例都能夠痊癒。在當時,小小的內耳感染都可能蔓延到腦部,造成重大的傷害與死亡,更別說進行大部分現代手術。然而,使用抗生素變得過於普遍。在2000-2010間,全球各地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增加了36%...另一項研究中提到,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發現,美國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較高的州,病態性肥胖的比例也較高。

改變體內的細菌菌群(例如過多使用抗生素),不只會造成體重增加,還會造成其他慢性疾病,但我們之前都未曾想過這些與微生物有關…在哥倫比亞實驗室中研究發現:在年幼時改變居住於腸道中的細菌,會對往後的健康造成重大的毀滅性影響。

孩子出生後第一年內,是免疫系統訓練與發展的重要時期。氣喘主要為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所造成,似乎與兒童較少接觸到這些免疫系統刺激物有關,因為沒有這些刺激物,免疫系統就無法妥善的發展。我們將兒童所處的環境打掃得相當乾淨,他們的免疫系統就無法成熟發展。兒童就像吸塵器一樣,什麼都吸進嘴裡的行為,讓他們嚐遍微生物的世界,最終讓免疫系統能因此採取所需的反應(可能透過生病的方式反應)。

鍛鍊免疫系統,僅是微生物對我們的其中一項益處而已。微生物負責消化我們大部分食物,包括纖維素與蛋白質複合體,並將這些營養素切割成更容易消化的形式,同時也能合成原本人體內沒有的重要維生素B與K(凝血),這是人體透過自身新陳代謝無法達到的事情。

avatar-img
1會員
50內容數
我的沙龍內多是我的閱讀心得,以及日常對話、景色反思,希望能將我的體悟分享給更多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399書單-4] 打開新聞, 不一定是我們想給孩子知道的知識, 划划網路, 不一定找得到我們要告訴孩子的事, 那麼,看書吧,繼續分享書單。 🍋《EARTH地球叔叔教我的事》 這本書由地球本人帶你去看看, 人類在地球上做了些什麼? 而地球現在面臨了什麼? 我們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地球現況的批判以及對人類自私的反省,呼籲改變發展模式以維護地球生態和兒童成長環境。地球、環境、生態、人類發展、科技便利、盲目追求享受等,都是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Thumbnail
一位新生嬰兒來到了這世界。她的名字叫小蓶。小蓶的腸道是一片空白,等待著微生物的佔領。出生環境決定了一微生物腸菌族的入住,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微生物湧入了小蓶的腸道。有些是來自她的飲食,有些是從環境中來的。這些微生物在腸道中建立了一個微小的社區,彼此協作,為小蓶提供營養和保護。。。
Thumbnail
到底人類圖對育兒有什麼幫助呢?這篇文章告訴你我自己實驗的心得感想。若你也跟我一樣對育兒感到非常無力,歡迎來看看我的育兒生活喔!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399書單-4] 打開新聞, 不一定是我們想給孩子知道的知識, 划划網路, 不一定找得到我們要告訴孩子的事, 那麼,看書吧,繼續分享書單。 🍋《EARTH地球叔叔教我的事》 這本書由地球本人帶你去看看, 人類在地球上做了些什麼? 而地球現在面臨了什麼? 我們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地球現況的批判以及對人類自私的反省,呼籲改變發展模式以維護地球生態和兒童成長環境。地球、環境、生態、人類發展、科技便利、盲目追求享受等,都是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Thumbnail
一位新生嬰兒來到了這世界。她的名字叫小蓶。小蓶的腸道是一片空白,等待著微生物的佔領。出生環境決定了一微生物腸菌族的入住,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微生物湧入了小蓶的腸道。有些是來自她的飲食,有些是從環境中來的。這些微生物在腸道中建立了一個微小的社區,彼此協作,為小蓶提供營養和保護。。。
Thumbnail
到底人類圖對育兒有什麼幫助呢?這篇文章告訴你我自己實驗的心得感想。若你也跟我一樣對育兒感到非常無力,歡迎來看看我的育兒生活喔!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