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對照]【被愛的需要 Ch.1】去愛或是被愛?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別人,想說這也是「愛」,自己從愛人中得到愛的滿足。這是我看到的,推想的。

 

「Leon Saul 正中了佛洛伊德的原慾(libido)觀點要害,即愛與被愛(loving and being loved)的區分在佛洛伊德處是含糊不清的──原慾原是愛自己的,但它可以像阿米巴變型蟲那樣伸出偽足,伸出去的就是「愛別人」,把偽足收回來就是「愛自己」,如此,愛自己與愛別人則成了對立的現象,而同時,由於一切都只是阿米巴變型蟲的內部調整,所以兩者在本質上又是同一件事。繼而,Saul 試著指出人類對於去愛與及被愛的情感反應,其實在個人與群體層面,都應該是有所不同的。」

 

他用變型蟲來比喻,好有趣喔!也清楚、明白。

 

「被愛的需要是普遍而基本的,但如果我們看看小孩,會發現大部份的小女孩期待被愛,是因為她長得可愛又漂亮,而大部份的小男孩期待被愛,則是因為他很強很棒、能完成某事。」

 

哇!「大部份的小女孩期待被愛,是因為她長得可愛又漂亮」,如果一個長得不漂亮,甚至醜的小女孩期待被愛,會被嘲笑,甚至罵說:「妳長那麼醜,還想要有人愛妳。」就跟台語中有一句:「歪喙雞想欲食好米」(華語:歪嘴雞想要吃好米),我看到這句時,心裏吃了一驚,歪喙雞也是雞,為什麼不能吃好米呢?

 

「大部份的小男孩期待被愛,則是因為他很強很棒、能完成某事。」意思也是一樣,能力較差的男孩,如果期望被愛的話,會被嘲笑、被罵,甚至被打的。

 

小時候我看到,長得不漂亮,或身體有點殘缺、跟人家不太一樣的人,被周圍的人取笑、謾罵、欺負,或成為人們或他的家人出氣的對象,他本人看起來好像也習慣了,不認為這是不合理的,委屈的,不應該這樣的。人們凡事分「好」、「壞」的等級,可以要求什麼,不能要什麼,從小就這樣了。

 

付費限定


 


avatar-img
89會員
665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要寫愛情觀的話,要寫什麼呢?如何愛一個人?如何被愛最幸福?如何是不被愛呢?還是愛的是什麼樣的人?不愛的是什麼樣的人?
沒有戀愛經驗的我,不知道和一個人相愛的感覺,自己也不是不需要戀人的愛,但沒有好像也沒什麼關係,而我也是個普通人,會想感受被一個人疼愛著、是被捧在手心的那個唯一優先。 每個人要的愛,對愛的需求、定義和標準皆不同,愛,我不是不需要,我只是努力讓自己不去需要。 上面的內容是忘了多久以前寫到一半就擱
Thumbnail
之前在探討愛是什麼文章裡,每個人對愛的體悟不同。 可以是追求與感受。也可以是付出與呈現。 如果要統稱,我會說:愛是落實在生活的實踐者。 愛是一種需要通過實踐和行動和體現的情感。 無論是一句言語關心、眼神交流、精神互動等等。 落實在情感上,可以是家人朋友寵物等等,日常一點一滴發生。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人無法愛一件他不了解的事物。
[情人節不要說穿]也許是因為我在其他情感上面都比人感受得強烈,因此,我便缺失了感受愛情的能力。 真的嗎?或許,如果依戀能算作愛情的一部份,那麼,我經常都大概也曾朦朧的曖昧過。
Thumbnail
愛與被愛的付出與接受並不完全對等。在一段關係中,一方可能會付出更多的愛,而另一方可能會接受更多的愛。 活在不同的實相基調可能會加劇愛與被愛的付出與接受的不對等。如果雙方對愛的理解和期待不同,那麼他們可能會對彼此的付出感到失望。
愛是讓人走上美好而不是進入深淵,是不是這樣呢?
喜歡是理想的投射,愛情是自我的投射。 想找愛情,要先找到自己。
Thumbnail
如果要寫愛情觀的話,要寫什麼呢?如何愛一個人?如何被愛最幸福?如何是不被愛呢?還是愛的是什麼樣的人?不愛的是什麼樣的人?
沒有戀愛經驗的我,不知道和一個人相愛的感覺,自己也不是不需要戀人的愛,但沒有好像也沒什麼關係,而我也是個普通人,會想感受被一個人疼愛著、是被捧在手心的那個唯一優先。 每個人要的愛,對愛的需求、定義和標準皆不同,愛,我不是不需要,我只是努力讓自己不去需要。 上面的內容是忘了多久以前寫到一半就擱
Thumbnail
之前在探討愛是什麼文章裡,每個人對愛的體悟不同。 可以是追求與感受。也可以是付出與呈現。 如果要統稱,我會說:愛是落實在生活的實踐者。 愛是一種需要通過實踐和行動和體現的情感。 無論是一句言語關心、眼神交流、精神互動等等。 落實在情感上,可以是家人朋友寵物等等,日常一點一滴發生。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人無法愛一件他不了解的事物。
[情人節不要說穿]也許是因為我在其他情感上面都比人感受得強烈,因此,我便缺失了感受愛情的能力。 真的嗎?或許,如果依戀能算作愛情的一部份,那麼,我經常都大概也曾朦朧的曖昧過。
Thumbnail
愛與被愛的付出與接受並不完全對等。在一段關係中,一方可能會付出更多的愛,而另一方可能會接受更多的愛。 活在不同的實相基調可能會加劇愛與被愛的付出與接受的不對等。如果雙方對愛的理解和期待不同,那麼他們可能會對彼此的付出感到失望。
愛是讓人走上美好而不是進入深淵,是不是這樣呢?
喜歡是理想的投射,愛情是自我的投射。 想找愛情,要先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