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國特勤局❙
❙美國❙ 總統及前總統的安保工作由隸屬 ❙美國國土安全部❙ (DH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的 ❙美國特勤局❙ (USSS: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負責—— 沒錯,就是在 ❙民主黨❙ 治下將白人男性基督徒和生命權支持者 (即保守派 ❙美國❙ 公民) 列作「本土恐佈份子」的 ❙美國國土安全部❙ 的屬下機構。[這裡]
題外話﹕還有 ❙聯邦調查局❙ (FBI) 的內部備忘錄,將天主教徒與白人國家主義者相提並論。[這裡]
讓我們看看他們的專業能力。
1。但凡這類露天場地,安保的其中一個必然操作是控制附近所有的制高點。但完全不合安保常規的是 ❙美國特勤局❙ 竟然沒有派員佔駐距離 ❙特朗普❙ 講臺約400尺的那個屋頂。即使是那個水塔也沒有派員在塔下駐守。暗殺企圖發生三日後,❙美國特勤局❙ 局長 ❙金伯莉•奇圖❙ (Kimberly Cheatle) 才出來解話,聲稱該處屋頂有點傾斜,為了特勤人員的安全,因此沒有派員進駐云云。事實上,「槍手」的那個屋頂只是非常輕微的傾斜,與有特勤狙擊手佔駐的其他屋頂相被較則近乎平坦。[見下圖] 奇圖的「解釋」明顯是謊言。
2。先不要說當天的安保,按總統或前總統安保程序,特勤人員起碼在一個月前便要對場地內外進行偵測和分析,到了當日,嚴密程度更是不容有失。20歲的「槍手」背著一個裝著長槍的背囊,拿著一把長梯,如入無人之境,就這樣輕鬆地爬上屋頂,執行刺殺 ❙特朗普❙ 的任務。這同樣是不可思議的事。
3。根據 CNN 的報導,當日午後3:00,當地執法部門的磁力計 (magnetometer) —— 用來偵測槍械,尤其是長槍用的測距儀 —— 首次發現了 ❙克魯克斯❙,約在 ❙特朗普❙ 講話前三個小時,但隨後失去了 ❙克魯克斯❙ 的蹤跡。[這裡] 既然已被發現,為什麼沒有扣下查問? ❙特勤局❙ 是否已被通報? 如果 ❙特勤局❙ 已被通報,為何完全沒有行動?
4。更難以置信的是,❙特朗普❙ 演講前一小時,當地執法人員再次發現 ❙克魯克斯❙ 背著背包在那伏擊用的建築物外來回走動,觀察該建築物的屋頂,甚至拿出測距器。[這裡] [這裡] 當地執法人員向 ❙特勤局❙ 作了通報,然而,❙特勤局❙ 完全沒有行動。
5。根據 ABC 的報道,❙特勤局❙ 狙擊手於午後 5:52 已經發現 ❙克魯克斯❙ 在屋頂上埋伏,但 ❙特勤局❙ 完全沒有反應,亦沒有警告 ❙特朗普❙ 或阻止 ❙特朗普❙ 上演講台或將演講推遲。[這裡] [這裡] ❙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最後一日,❙特朗普❙ 接受了 ❙霍士新聞❙ 的訪問時批評 ❙特勤❙ 局的失策,因為按事後 ❙特勤局❙ 對他的匯報,❙特勤局❙ 狙擊手觀察了屋頂上的 ❙克魯克斯❙ 已約有一小時,但他們沒有警告 ❙特朗普❙。[這裡] ❙特朗普❙ 說的 1 小時應該是一個籠統的描述,基本上吻合 ABC 的報導。
6。儘管 ❙克魯克斯❙ 拿出長槍,伏下就位,準備向 ❙特朗普❙ 開槍,所有威脅性訊號皆在,但 ❙特勤局❙ 狙擊手仍然不動聲色,無所作為,一直到「槍手」開了 8 槍後 —— 即 26 秒後才將 ❙克魯克斯❙ 一槍斃命。[這裡] [這裡] 這又是一個嚴重反常的安保現象。
7. 事實上,現場目擊者的視頻 [這裡] 顯示,❙克魯克斯❙ 準備就位時便早已被附近民眾發現,亦已知會執法人員。但執法人員和 ❙特勤局❙ 人員都沒有行動。
8。❙霍士新聞❙ 的記者 ❙布萊恩‧勒恩拿斯❙ (Bryan Llenas) 接觸到調查 ❙特朗普 ❙暗殺企圖案的內部人士,該消息人士透露,一名 ❙特勤局❙ 反狙擊手一槍就殺死了暗殺者 ❙托馬斯•克魯克斯❙,這種情況可說是百萬分之一的概率。[這裡] [這裡] 因為要瞄準400尺外的一個目標需要時間。假設 ❙特勤局❙ 反狙擊手在對方開槍後才開始尋找目標及描準目標,並且一槍爆頭 —— 這就是該名內幕人士所說的百萬分之一的機會。除非那名 ❙特勤局❙ 反狙擊手已經一直在瞄準 ❙克魯克斯❙,待他開槍後才一槍置他於死地!
9。政府內部吹哨人向 ❙美國❙ 聯邦參議員 ❙喬什•霍利❙ (Josh hawley) 舉報,7 月13 日的集會上的安保人員主要由 ❙國土安全部❙ 屬下經驗不足的 ❙國土安全調查部❙ (HSI: Homeland Security Investigations) 人員組成,只有少數的 ❙特勤局❙ 人員執行安保工作。[這裡] 就此,❙霍利❙ 向 ❙國土安全部❙ 部長 ❙亞歷杭德羅•馬約卡斯❙ (Alejandro Maryorkas) 正式提詢。[這裡]
10。更甚的是,四名內部人士向《華盛頓郵報》爆料,原來過去兩年,❙特朗普❙ 一直向 ❙美國特勤局❙ 要求加派安保特勤人員,但 ❙特勤局❙ 局長 ❙奇圖❙ 一直以資源不足為由拒絕 ❙特朗普❙ 的要求。[這裡]
六﹕線索分析
現時有關此暗殺事件的資訊 (有真有假) 非常多,但過多的資訊往往造成噪音,反而防礙我們對事件條理的掌握﹔所以這三篇系列評論排除了很多報導,盡量收窄範圍,將注意力集中於兩條線索。
第一篇評論 [疑點重重的 ❙特朗普❙ 暗殺未遂案 - (上)] 提供了第一條線索,指向 ❙美國❙ 的暴力政治氣候,而這個暴力政治氣候來自左派 —— 包括進步派﹑自由派 —— 及他們支持的 ❙民主黨❙。
第二 [疑點重重的 ❙特朗普❙ 暗殺未遂案 - (中)] 和第三篇 (本篇) 評論提供了第二條線索,指向一個「陰謀論」(非主流用語下的貶義!)。
我們不相信年僅 20 歲的 ❙克魯克斯❙ 擁有現場所顯示的專業射靶技能。
如果 ❙克魯克斯❙ 沒有所呈現的專業射靶技能,那麼顯然另有其他槍手。我們不相信水塔上的人影是那個「另有其人」,因為一方面子彈軌道方向不對,另一方面塔頂上蓋非常不穩定。我們更相信塔頂上的人影是用來分散注意力,用於製造一個易於證偽的「陰謀論」(貶義)。
再按這條路向推測,另外的一個槍手一定位於 ❙克魯克斯❙ 的後方。
我們不相信 ❙特勤局❙ 的反狙擊手能在不知悉「槍手」❙克魯克斯❙ 的存在下能瞬間 (26秒) 瞄準及一槍爆頭。
但我們不相信 ❙特勤局❙ 人員不知悉「槍手」❙克魯克斯❙ 的存在和位置,因為太多在場目擊證人表示他們已經預先向當地執法人員通報關於嫌疑人 ❙克魯克斯❙ 的存在及位置,而 ❙特勤局❙ 人員據報亦實在早已知悉嫌疑人 ❙克魯克斯❙ 的存在及位置。
那我們便可以解釋特勤局的反狙擊手能夠在傾斜的屋頂上在26秒之內尋找目標﹑瞄準﹑扣扳機﹑爆頭 —— 就一槍,不多,也不少。
❙特勤局❙ 的反狙擊手一直在瞄準 ❙克魯克斯❙,就是等「他」開槍,並且等他開了8槍之後 —— 給予他 (或其他槍手) 完成任務的機會 —— 才一槍把他擊斃滅口。
整個荒謬的安保現象則可歸咎於人手不足,頂替 ❙特勤局❙ 人員的 ❙國土安全調查部❙ 人員經驗不足,等等。
相當耐人尋味的是,事發後,FBI 迅即清洗現場 ——「槍手」❙克魯克斯❙ 伏伺的屋頂 —— 相關證據便亦因此去如流水。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