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028|如何把“持續下去”的心態轉變為“今天也繼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要養成“能持續下去的體質”,就先從“有意識去做小事”開始吧!」


「把“持續下去”的心態,轉變為“今天也繼續”的心態,從醒來就抱著這個意識吧!」


「如果想要持續閱讀,可以把每天的目標就是為“翻開書本”,那這樣也能持續下去!」


這段討論,節錄自日本作家井上新八[1]的著書,


《「やりたいこと」も「やるべきこと」も全部できる! 続ける思考》[2]的第64-69頁,


引發我對每日寫作的思考。


要做一件事情,最核心需要考慮的,真的是能不能持續做下去。


我目前使用的「寫作日曆 Writing Calendar」方法,


就很好輔助我持續寫作,每天在「工作」與「學習」方面的筆記,


累積起來一天也能寫出3000-5000字的紀錄。


閱讀論文也是,我目前設定好的三個方向是:


01 強盜演算法 Bandit Algorithms


02 生成模型 Generative Models


03 數據隱私 Data Privacy


這三個研究方向,都是我重點關注的方向。


而我每週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平均每天在每個方向都寫下一篇至少300字的筆記。


當然,實際執行並不是每天這三個方向都寫一篇筆記,


更像是今天生成模型的筆記寫兩篇,數據隱私的筆記寫兩篇,


明天強盜演算法的筆記寫三篇等等,


完全看當天的情況來決定,只需要一週一個方向累積七篇就可以。


有了「寫作日曆 Writing Calendar」,我就能清楚知道這個禮拜,


我哪些研究方向的攝取還不夠,那在週四週五的時候,


就能夠有意識的補一下進度,確保每個方向每週都有繼續下去。


繼續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而繼續的能力也是最難培養的。


當你有能夠繼續的能力,其實各種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心想事成。


Reference

[1] https://note.com/shimpachi88/

[2] https://www.kinokuniya.co.jp/f/dsg-08-EK-1607198


avatar-img
543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目前可以大量閱讀學術論文與一般非虛構書籍, 每天也能夠寫作5000-6000字紀錄一天的精神活動, 更能夠每天更新社群媒體,分享我在各領域的所思所學所想。 而我就很能體會 Matt 所說的,「健康的挑戰」是什麼意思。 自己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最熟,而真正精通一項技能最快的方式,
在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一次會面中,有學生詢問:「你們會收怎麼樣的學生當博士生?」這個問題引發了我許多思考。綜合當時的回答,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尋找的是擁有自己意見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 ▋自己意見與技術底氣 擁有自己意見且具備技術底氣的學生在現今的學術界中並不多見。這類學生不僅能夠獨立思
1. 缺乏社會與研究社群影響力的描述: - 許多年輕的學生由於知識面窄,缺乏社會經驗,無法清楚描述研究主題在社會與研究社群中的影響力。他們常常只會聚焦於技術細節,忽略了研究的廣泛背景和重要性,導致導入環節不夠吸引人,也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興趣。 2. 忽視具體應用挑戰的闡述:
數學證明於是就像是理學院的A片, 可以透過手淫寫證明來自嗨, 但那並不是追求真理的健康方式。 什麼是追求真理的健康方式呢? 如果你去觀察,大部分偉大的數學家, 人家並不自稱自己是數學家, 都是自稱自己是物理學家,經濟學家,發明家。
1) 將學術論文視為工業品進行生產: - 上個週末學習華楠的《如何打造創意生產的流水線》,裡面對工業品的描述,讓我對學術寫作有新的啟發。學術寫作是一門實用但不好傳授的技術,將學術論文看為工業品,我認為是幫助學生更快寫出第一篇論文的關鍵。華楠的課程定義工業品的三個特徵:有零配件生產過程、有生產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目前可以大量閱讀學術論文與一般非虛構書籍, 每天也能夠寫作5000-6000字紀錄一天的精神活動, 更能夠每天更新社群媒體,分享我在各領域的所思所學所想。 而我就很能體會 Matt 所說的,「健康的挑戰」是什麼意思。 自己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最熟,而真正精通一項技能最快的方式,
在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一次會面中,有學生詢問:「你們會收怎麼樣的學生當博士生?」這個問題引發了我許多思考。綜合當時的回答,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尋找的是擁有自己意見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 ▋自己意見與技術底氣 擁有自己意見且具備技術底氣的學生在現今的學術界中並不多見。這類學生不僅能夠獨立思
1. 缺乏社會與研究社群影響力的描述: - 許多年輕的學生由於知識面窄,缺乏社會經驗,無法清楚描述研究主題在社會與研究社群中的影響力。他們常常只會聚焦於技術細節,忽略了研究的廣泛背景和重要性,導致導入環節不夠吸引人,也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興趣。 2. 忽視具體應用挑戰的闡述:
數學證明於是就像是理學院的A片, 可以透過手淫寫證明來自嗨, 但那並不是追求真理的健康方式。 什麼是追求真理的健康方式呢? 如果你去觀察,大部分偉大的數學家, 人家並不自稱自己是數學家, 都是自稱自己是物理學家,經濟學家,發明家。
1) 將學術論文視為工業品進行生產: - 上個週末學習華楠的《如何打造創意生產的流水線》,裡面對工業品的描述,讓我對學術寫作有新的啟發。學術寫作是一門實用但不好傳授的技術,將學術論文看為工業品,我認為是幫助學生更快寫出第一篇論文的關鍵。華楠的課程定義工業品的三個特徵:有零配件生產過程、有生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做事,就要持續做、穩定做、有能量地做、精神抖擻地做、全力以赴地做,也要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
Thumbnail
    過去的時間就讓他過去,過去的既然留不住,那就把它化做一股繼續往前走的能量。未來,有太多變化,那何不好好把握現在呢?       專注在現在的事情,為自己設定臨時的目標,由小目標慢慢累積成大目標,把當下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發揮到極致,讓我們工作時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種追求自我價值的一種自
Thumbnail
每天早上醒來,我在心中自問「今天想怎麼過」,然後,就去做。
Thumbnail
每天要持續一件事情真的很難,就算只是甩乾牙刷或鞋子歸位,這類不太影響主線任務的小事,學會另個人的習慣卻如此簡單。
Thumbnail
百日百字計畫 # 32 一百天一百字的紀錄,練習覺察的百日紀錄。
Thumbnail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大到財富自由、環遊世界、提早退休,或是小一些的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日更寫作、減重成功,許多人總是盤算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並且信心滿滿的展開行動,但卻往往無疾而終,離達成目標的的日子遙遙無期。
Thumbnail
在生活中,堅持可能看起來並不那麼轟轟烈烈,但它其實無處不在。比如早上那鬧鐘一響,你還想再賴床五分鐘,但你還是選擇起床,因為你知道新的一天有新的挑戰在等著你。或者是那個看似永遠也學不會的外語,你每天都堅持學習幾個單詞。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其實都是堅持的體現。
做事,就要持續做、穩定做、有能量地做、精神抖擻地做、全力以赴地做,也要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
Thumbnail
    過去的時間就讓他過去,過去的既然留不住,那就把它化做一股繼續往前走的能量。未來,有太多變化,那何不好好把握現在呢?       專注在現在的事情,為自己設定臨時的目標,由小目標慢慢累積成大目標,把當下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發揮到極致,讓我們工作時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種追求自我價值的一種自
Thumbnail
每天早上醒來,我在心中自問「今天想怎麼過」,然後,就去做。
Thumbnail
每天要持續一件事情真的很難,就算只是甩乾牙刷或鞋子歸位,這類不太影響主線任務的小事,學會另個人的習慣卻如此簡單。
Thumbnail
百日百字計畫 # 32 一百天一百字的紀錄,練習覺察的百日紀錄。
Thumbnail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大到財富自由、環遊世界、提早退休,或是小一些的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日更寫作、減重成功,許多人總是盤算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並且信心滿滿的展開行動,但卻往往無疾而終,離達成目標的的日子遙遙無期。
Thumbnail
在生活中,堅持可能看起來並不那麼轟轟烈烈,但它其實無處不在。比如早上那鬧鐘一響,你還想再賴床五分鐘,但你還是選擇起床,因為你知道新的一天有新的挑戰在等著你。或者是那個看似永遠也學不會的外語,你每天都堅持學習幾個單詞。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其實都是堅持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