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適當漫步

[質性研究與田野的系列文章見此]

(說明:有些連結有打*號,是聯盟行銷的網址,也就是透過此連結購買該商品,我會有一點點分潤。)

練習觀察〉這裡提到稍微漫步一下也是一種方案,這裡做一點延伸。拿著明確的主題到田野去開始觀察是很直接的想法,例如:我想知道「社區裡為什麼有人要參加環保志工隊、大熱天跑出來掃地」,於是跑到社區到處看人家跑出來掃地、問人為什麼要來掃地,在不考量研究倫理的情況下,得到資料是能形成一些結論沒錯。

但或許多點漫步,可以有更多的理解。對此,我覺得一個是融入田野的問題,這個之後再來漫談;另一個是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這類的問題,這在此談一下。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看到一件事情覺得一定是這樣的,結果不是?例如:東西不見了,那人最近常在附近閒晃,一定是他拿的....結果是自己放到其他地方自己忘記了。又或者覺得某個人一定是暗戀我,於是開始觀察:他會找機會來跟我打招呼、他會關心我的健康、他會想找我喝咖啡、他會想知道我的興趣有哪些....結果對方是詐騙。

類似這樣的經驗總是提醒我們:我們腦中對事物都有些想法與判斷、這些想法與判斷不是都正確的,以及,我有了一個想法或判斷,就一直找合適的證據來支持我的判斷。


對此我有幾個簡要的看法,先說明我不是科學哲學達人,目的只是拿這些來談一些田野工作的瑣事,因此歡迎指正。文末也有相關延伸閱讀,可去讀讀大師著作。


首先,我偏向波普的科學觀,也就是否證。簡言之,一個理論如果能被否證,那就是科學的(或者可能說這方法是科學的可能好些)。這樣簡化的來說:今天你提出一個理論說:牛吃草,那請注意,我們就是去找有沒有不吃草的牛,如果有,那推翻或修正理論。在這樣的過程裡,或許帶個理論到田野觀察時,找找是否有能推翻自己理論的資料,相當重要。

再者:一個現象的出現可能有一個以上的解釋,而搞不好另一個解釋比你腦中的解釋還要有道理。這個可以以孔恩的典範觀點來談。孔恩說的典範,簡單說就是一個時代一個學科所共享的價值、信仰、方法...等等。孔恩用格式塔的圖來表示這個現象(圖可以參考這邊),最常見的應該就是一張黑白的圖,左右兩邊可以看成二個人的側臉,中央可以看成一個花瓶。用這個圖來說:同一個現象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說:對同一件事,不同世界觀的人可能有不同解讀。

因此,除了研究所需,日常觀察為了讓資料能有更多可能,我覺得多點漫步也是好的。漫步一下,去找是不是有些現象可以讓你反思你當初的想法、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性,這些都讓資料更豐富多元。(當然若您有發表時間限制或是指導老師催很緊,那當我沒說)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延伸閱讀:

附註:孔恩跟波普對科學的看法有些不同,但同樣都影響著當代的研究方法。因此在能力專長有限的情況下,推薦一些讀本,或許能觸發一些人的興趣,產生一些好想法,然後我閱讀到之後自然也學點東西。

copilot。幫我畫張圖,表示:一件事物可能有不同解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