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空琴》──即使是短篇,也該追求完整 作者:貓小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作品名稱:《風起空琴》 作者:貓小月

(首次發表於20231102,於20240810修訂)


  身為標點符號魔人,不免俗地先來談談這個最基本的問題。除了刪節號應該要六個點、佔兩格這件事已經說到爛掉了,這邊不多談,《》是書名號,作品中使用到的地方都不恰當;""取代引號,基本上個人不太喜歡這種用法,但……作者可能有自己的考量,至少在作品中有統一用法,哪怕看了不舒服也還算可以接受,只是我建議還是學習正確的標點符號使用方式較佳。


  今天特別來聊聊頓號,「、」。


  頓號一般來說有幾種用法,比如做報告、寫論文的時候常見的「一、何謂抄襲?」這種用來標示條列次序的情況,通常用在標題或是條列式陳列敘述的時候。


  再來,頓號常用於連結相同層級的事物時,比如「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比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比如「追、趕、跑、跳、碰」。總之,可以將頓號理解為「用以連結相同詞性的詞語」,並且動詞名詞形容詞都可以,副詞當然也可以,比如「慢慢地、輕輕地、溫柔地按下喜歡」。


  基本上,比較正式的用法就是上述兩種,但其實頓號還可以用於句子節奏的停頓點和連續重複的語氣,比如「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頓號停頓的節奏較逗號短,所以在閱讀體驗上也是能起到一些奇妙的效果,比如與驚嘆號搭配,「你、你疑似抄襲!」,就顯得相當地氣急敗壞。


  為何會特別聊到頓號呢?因為作品中有許多處使用頓號的時機非常詭異且破壞閱讀體驗。


  非常微妙,就像我說的,頓號停留的節奏較逗號短,基本上可以理解成口吃的那種停頓,但這幾處使用頓號的情況就很詭異,既不是為了特別的語氣效果,也不是為了閱讀節奏,讀了就很不舒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接著又來談談文筆,其實作者的文筆是沒問題的,但某些核心的邏輯卻出了點差錯。偷偷引用文友木刻曾說過的話:


  「對寫作來說,(即便)文筆不好,也是會要求表達清楚;而文筆好是指,除了表達清楚外,同時要求準確性。」



  簡單的言語,卻很清晰地將抽象的「文筆」定義出具體的描述。


raw-image


  例如此句,乍看之下沒問題,實則問題挺大的。


  冷葉這個角色在此處剛登場,可以看出作者想藉由名字與角色的個性做個反差,但就上面這兩句話的情況下,名字與個性實在是沒有什麼必要且直接的關聯性,冷葉可以熱情活潑,黃大牛就不能是個高端知識分子嗎?的確小說中常讓名字與角色的氣質、個性相輔相成,算是一種加深讀者印象的手法,但至少也得「展現」出來,讀者才能感受到這個印象,上圖基本上啥也沒說,用上帝視角的口吻「告知」讀者:冷葉並不像名字那樣冷漠,她很熱情,這樣得做法是很強硬地。


  要用這種反襯的方式不是不行,但首先,我們其實並不認識冷葉──畢竟她才剛出場,作品中並沒有透過「演出」來呈現這個角色,而是直接「交代」。要反襯的前提是得讓讀者先有一定的「認知」,不然怎麼「襯」?要有基準才能才能比較嘛。沒有演出,讀者自然就沒有認知,沒有認知的話也就沒有襯的必要。


  所以即使拋開手法的問題不談,這個句子的邏輯也是有問題的。讀者要從什麼地方得知冷葉是冰山「美人」?她才剛登場啊,我怎麼知道她長得像西施還是東施?美也有分等級,那麼是多美?整體形象來的很突然,我作為讀者會有被強迫接受設定的感覺,而且這個設定還很模糊,冷葉在我腦海中的形象就是一個女性,身高體型穿著髮型不詳,面容馬賽克但寫著「冷葉(美)」。


  的確在很多小說中,經常讓角色的名字與氣質、個性相輔相成,算是一種加深讀者印象的手法,但前提是要先有「演出」、先有「認知」,看小說和看動畫漫畫不一樣,大腦在透過文字生成畫面的時候是有順序的,作者自己會有很多關於該角色的後備知識,所以生成的畫面有時候和讀者不一定一致,在安排畫面的時候需要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raw-image


  承上,敘述矛盾,如何在「面無表情」的情況下「鄙視」一個人?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鄙視不就是一種表情了嗎?


raw-image


  還有這段情節的語境,明顯是冷葉脫口而出的恐怖片,其情節與黃宜夏正在調查的事件高度重合,因此擔心黃宜夏心中有芥蒂,此時冷葉接的話應該是抱歉我是無心的或是提供方向之類的,但怎麼會是「藝術來源於生活」?


  什麼叫藝術來源於生活?指的應該是藝術所需的靈感來源往往就在生活的小細節之中,這句話該如何放進上述的語境之中?要嘛是作者對這句話的理解不一樣,要嘛就是我真的看不懂,總之相當突兀。


  敘述不能太跳躍,畢竟讀者只能跟著書寫的腳步去慢慢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故事。




raw-image


raw-image


  再來聊聊邏輯的部分。像上面兩段,第一段敘述點出了冷戰的人物特質,第二段卻顯得相當莫名其妙,文裡不曾提及黃宜夏認為冷戰是好人啊,黃宜夏對冷戰下的定義是「面冷心熱的超級妹控」,這樣的定義是好人嗎?不盡然吧,甚至看中間兩人的對話,冷戰有到嘴賤毒舌、個性惡劣嗎?我感受不到,頂多是冷戰其實不想幫黃宜夏,只是受冷葉之託才有點不情願而已。


raw-image


  這些段落的邏輯也非常奇怪,首先是磁鐵的比喻,水無月沒被帶壞,黃宜夏沒有變乖,這跟磁鐵的意象有什麼關係?表現不同、卻密不可分?表現不同可以理解,但何以密不可分?先不說磁鐵的正反面和密不可分到底有什麼關聯性,黃宜夏和水無月有任何必須密不可分的理由嗎?沒有啊,故事中完全沒有提到,提到兩人關係的部分也就僅僅是「交好」兩個字而已,如此薄弱,何以密不可分?


  後段更是迷之又迷,水無月戀愛了,對象是校草,校草陽光帥氣品學兼優愛運動,是個好學生,所以老師們很放心?????不是……這沒辦法說服人啊,普遍來說為什麼老師家長不願意讓學生們談戀愛?大多都是怕影響學業吧?是誰說一個好學生和另一個好學生談戀愛就不會影響彼此的學業的?這不是能夠說服讀者「老師們」很放心的理由,甚至他們根本就沒有因果關係,敘述間的推論應該更嚴謹。


raw-image


  「因為去多了水無月的家,所以黃宜夏與李雲瑞知道水無月有個渣爹」,在這個前提之下,兩位要如何繼續進一步得知「渣爹」熱衷於一夜情?沒有前因、沒有交代、沒有解釋就突然拋一個設定出來,要知道現在的資訊表達者是黃宜夏和李雲瑞啊,怎麼會用上帝視角的方式向大家揭露渣爹熱衷於一夜情呢?渣爹說他不懂愛也不需要愛,「渣爹說」欸,他自己講給這幾個小孩聽?要確欸?真的要這麼重口味嗎?敘事的口吻到底在誰身上?


raw-image


  大樓宛如迷宮,然而身為文書部新人(還用標點符號特別強調起來)卻能熟門熟路地一路走到檔案室,不會很矛盾嗎?

  還有很多小地方就不截了,回頭仔細看一遍應該能自己看出來。




  最後,說說劇情上的不合理性與不完整性。

  故事的整體圍繞在「水無月殺人食屍」的案件上,黃宜夏作為水無月的摯友想查清真相,因此展開了蒐證之路,然而動機有了,過程卻很奇怪。


  • 透過前面冷葉與黃宜夏對話的截圖可知,黃宜夏正是為了查詢資料才加入了「秋」,我們姑且不論加入這個組職的難度,先把「熟門熟路找到檔案室」這件事定調為她加入組織前就先調查過打聽過,但她卻不知道「只有資深員工持有鑰匙能進入檔案室」這件事?後頭遇到特徵明顯的上司還認不出來?那她到底是有備而來、早有預謀,還是誤打誤撞呢?


  • 冷戰親口說出他經手過水無月的案子,黃宜夏得知還要反問冷戰你怎麼知道水無月有雙重人格?是選擇性失聰失憶了嗎?就在上一句而已欸。


  • 查案的順序也是很奇怪,尤其是開頭,特別問號。在得知了雪子有雙重人格之後,黃宜夏首先就想尋找李雲瑞知不知道這件事的線索,我極度不解。正常來說邏輯應該是要先查清楚水無月為什麼要殺了李雲瑞,這個「為什麼」要先查出來啊,比如黃宜夏可能會想,李雲瑞被殺也就被殺了,還要被食屍,所以是水無月有什麼祕密被發現囉?是因為水無月的雙重人格嗎?這樣的思考歷程才是順暢的啊,怎麼會直接跳過中間都不描述,直接寫要去找李雲瑞知不知道水無月是雙重人格?當然真的要先去找也可以,但起碼得對讀者解釋一下,不然很莫名其妙。


  • 作為一個文書部新人,文書部上司水芊芊親自幫她找資料,理由是「畢竟她是我下屬」、「看在妳和水無月的情誼分上」?那怎麼就沒看她照顧同為新人的冷葉呢?這個幫忙的理由不夠充分啊。


  • 水芊芊問黃宜夏為何這麼上心於水無月的案子,黃宜夏的回答是「本來是不甘心李雲瑞知道她不知道的事」,WTF?依照前後文來看,這個「她不知道的事」就是指水無月有雙重人格這件事,然而被水芊芊問的這個時間點,黃宜夏去過了兩次「故屋」,查到的資訊只有「李雲瑞在故屋遇到鈴子並且追求她」,怎麼這時候就已經確定李雲瑞知道水無月有雙重人格了呢?不能是長的很像的人?不能是渣爹的私生女?不能是嗑藥出現幻覺?決定性的證據根本就沒有在文中出現,這沒辦法說服讀者。


  • 後來黃宜夏又說「好奇為何迷戀鈴子的李雲瑞還要和雪子交往」,WTF?連時間線都查出來了?三個人都還在校園的時候李雲瑞就已經和雪子交往了,連老師都知道,但李雲瑞什麼時候開始在「故屋」打工的事情故事中提都沒提過,究竟是從何確認李雲瑞是迷戀鈴子在先、告白雪子在後呢?



raw-image
  • 「『這件事』……水無月雪子知道嗎?」,從前後文看起來,「這件事」只能是「李雲瑞主動追求雪子」這件事,水芊芊竟然還問水無月雪子知不知道?我被追求了,但我不知道是對方主動追求我?


raw-image
  • 摯友離世,甚至這些日子以來的奔波,都是為了水無月,結果聽聞她逝世的消息,反應就這?都不用懷疑?都不用查證?前面說什麼都不信,這句就信?確定?????




  雖然說這部作品也就近一萬三千字,但個人認為即便是短篇,也應該讓其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很明顯這部短篇的完整性還遠遠不足,角色的性格有分明但不深刻,每個人都稍微點個一兩句就再沒提到了,沒辦法從故事中知道角色們行為的動機何在,加之整體劇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打算還有後續,總體而言坑坑洞洞,即便後續還有新的篇章,這單獨的篇章也應該要能自圓其說,伏筆和邏輯不完整是兩回事。


  這部作品篇幅不多,我大概來回看了六七次,深刻認為這劇情有點像是用拼湊的方式去黏起來的,很多地方的銜接都很生硬,甚至乾脆就跳過了。


  短篇雖然是短篇,系列雖然是系列,但,還是得有一些基本的起承轉合,還是得有一定的完整性,否則很難讓人沉浸在其中。

avatar-img
61會員
125內容數
不問前程,莫問來處;相逢即有緣,過客亦是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萬里紅塵安身處 的其他內容
書名:《智能遊戲》 作者:逸昌   機緣巧合之下,受邀參加了【第六屆】你的作品,我的❤得創挑來撰寫一回心得,感到榮幸之餘亦感到非常惶恐。我本來是擔心自己何德何能可與一眾大佬一同擔任提供心得的角色,但現在嘛……大概是擔心本書的作者不知道看完這篇心得之後還有沒有勇氣再登入蕉站,因為我的標題
作品連結:《瑪麗蘇小說的攻略手冊(沙雕文)》 作者:夏夏   先說說優點,這部作品的主幹其實意外的有看點,乍看之下是爛大街的穿書劇情,但裡頭五位男主竟然已經重生過了,並且小說內都對這個設定有所描寫,男主們的行為與心理描述竟意外的合理,老實說挺不簡單的。   像這種重生啊穿越啊有的沒的的小
作品連結:《朗風》 作者:柳夢    之前追完這部作品之後在完結那篇留了個言講了些小感想,裡頭提到這是我的在蕉園追完的第二部小說,但後來想想好像不是,因為在此之前還有一本《五行劍術師》(抱歉了誠金,只好偷偷幫你打廣告來謝罪了)被我忘記了,所以應該是第三部。   好這不重要。   情感這
作品:《尋妖記》 作者:祕夜、煢零、曇韞   作者有三位,不過其中一位並不在蕉園,但依然歡迎各位有興趣可多逛逛,逛逛總不是壞事。   由於只有一個章節,並且揭露的東西也不多,這邊就不討論劇情如何,雖然我一貫不討論劇情啦,畢竟那太主觀了,我覺得談論這個參考的意義不大。   但除
作品:《命運史詩|神律:始界》 作者:闇祈   斷斷續續看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終於寫下這篇心得。從我在始界留下第一則留言到現在大概三個月快四個月,期間騷擾(?)作者梅林的次數不計其數,而且留言長到爆,說話刺耳又難聽,處處質疑挑毛病,是個人看了都會吐血三升、心臟病發,然而梅林仍然非常有耐心的為我解
警語​​​​​​ ​  這是唯一一篇我沒有下副標的心得,也是唯一一部沒有提供連結的作品。   我知道有些人會秉持著「這麼難看的東西不能只有我看到」的心態,試圖將自己心理受到的創傷與其他無辜的人平分,但我不太想這麼做,並非因為我有多大愛,而是因為這個東西實在太可怕了,​我擔心承受能力比較弱的人
書名:《智能遊戲》 作者:逸昌   機緣巧合之下,受邀參加了【第六屆】你的作品,我的❤得創挑來撰寫一回心得,感到榮幸之餘亦感到非常惶恐。我本來是擔心自己何德何能可與一眾大佬一同擔任提供心得的角色,但現在嘛……大概是擔心本書的作者不知道看完這篇心得之後還有沒有勇氣再登入蕉站,因為我的標題
作品連結:《瑪麗蘇小說的攻略手冊(沙雕文)》 作者:夏夏   先說說優點,這部作品的主幹其實意外的有看點,乍看之下是爛大街的穿書劇情,但裡頭五位男主竟然已經重生過了,並且小說內都對這個設定有所描寫,男主們的行為與心理描述竟意外的合理,老實說挺不簡單的。   像這種重生啊穿越啊有的沒的的小
作品連結:《朗風》 作者:柳夢    之前追完這部作品之後在完結那篇留了個言講了些小感想,裡頭提到這是我的在蕉園追完的第二部小說,但後來想想好像不是,因為在此之前還有一本《五行劍術師》(抱歉了誠金,只好偷偷幫你打廣告來謝罪了)被我忘記了,所以應該是第三部。   好這不重要。   情感這
作品:《尋妖記》 作者:祕夜、煢零、曇韞   作者有三位,不過其中一位並不在蕉園,但依然歡迎各位有興趣可多逛逛,逛逛總不是壞事。   由於只有一個章節,並且揭露的東西也不多,這邊就不討論劇情如何,雖然我一貫不討論劇情啦,畢竟那太主觀了,我覺得談論這個參考的意義不大。   但除
作品:《命運史詩|神律:始界》 作者:闇祈   斷斷續續看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終於寫下這篇心得。從我在始界留下第一則留言到現在大概三個月快四個月,期間騷擾(?)作者梅林的次數不計其數,而且留言長到爆,說話刺耳又難聽,處處質疑挑毛病,是個人看了都會吐血三升、心臟病發,然而梅林仍然非常有耐心的為我解
警語​​​​​​ ​  這是唯一一篇我沒有下副標的心得,也是唯一一部沒有提供連結的作品。   我知道有些人會秉持著「這麼難看的東西不能只有我看到」的心態,試圖將自己心理受到的創傷與其他無辜的人平分,但我不太想這麼做,並非因為我有多大愛,而是因為這個東西實在太可怕了,​我擔心承受能力比較弱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單篇-2018 2018是正式開始接觸單篇小說類型的起源。 我最愛狐狸啦! 該挑戰的主題是需要符合音樂的(且大於五百字),順便分享!當初撰寫時是無限循環此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8PPIIWEBYo─佛瑞:西西里舞曲─   ──我討厭寒冷的
近幾年來,帶有「雙向鏈接」的數位筆記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於寫筆記的壓力,而其所標榜的如神經網絡般的網絡形態,也使不少人相信這些軟體能夠承載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雖然這可能是許多人的想法,但我想提供一點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反省,以表達我個人的不同想
Thumbnail
(舊時空的某處,轉載請註明出處) 呼嚕 最近站樁有一個新的體驗。專注感受呼吸的氣流,起先是從喉嚨開始些微發出振動,如果能繼續維持放鬆與中軸的挺立,它能慢慢共振到胸腔,乃至腹部、會陰、周身。我直覺聯想到,這好像貓咪的呼嚕聲......
Thumbnail
其實說真的,這方面的小說我其實是弱項,但基於我在瞎咪小的《異能狂潮》中留下一些諫言。 所以在這~我還是托大,將一些留言重點整理出來😁😁😁 以下是我曾經的留言建議。 (12)用得好,更要用得巧: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上) 這篇官方的標點符號有上、中、下,三篇!用的好你小說會更流暢! 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當他的文字受歡迎而開始寫同人後,現在點閱率與原創一樣,不再堅持寫同人的好處。同時還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以及為何這種作圖本身會讓人激動和滿足。文章中還提到了他心中最愛的畫家之一鳥山明,在文章結尾,特別介紹了鳥山明的重要性,並指出應該紀念的並不是《七龍珠》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本身。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覺得中文的美就在於,它可以直接由詞彙的拼接給出一幀幀的畫面,詞彙相互對調、抽換,畫面的順序和時間感就會完全不同。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儘管篇幅不長,卻在看似優美如童話的敘事語言裡,設計了幾次翻轉。 小說的一開頭,藉由不同的命名,將可辨認的香港(陌根地)以及其殖民的歷史(剎南之於中國,維多利亞帝國之於英國)勾勒出。這樣的折射效果,一方面毋須刻意過度細節交代虛構的國度,另一方面則疊影出一個相對可靠但稍微輕盈的虛
開始閱讀《青蚨子》。首先是古典式的大量短句,悠悠喚起一種古老漢語詩歌情懷的「風格」。然而,以「物質」而言,它是本厚重的小說。短語長書,予人之印象不是經年累月縫接起的、如捲軸的連續性書寫,反倒像是某件物事摔落在地後,無限的裂解到碎屑以如星點般閃現的整體圖景。雖以書寫的實踐而言不可能,但,成就這麼長
Thumbnail
❤️本周正文開始: 這是一本經典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在2022年又再度出版,不知道你是不是愛看書的人,如果你和小倉鼠一樣,比起逛百貨更常逛書店,你一定會發現一件事,很多熱銷書會每隔幾年,就再版一次。愛看書的人分兩派,一派喜歡經典老書,另一派則喜歡新書,愛追逐新上架排行榜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單篇-2018 2018是正式開始接觸單篇小說類型的起源。 我最愛狐狸啦! 該挑戰的主題是需要符合音樂的(且大於五百字),順便分享!當初撰寫時是無限循環此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8PPIIWEBYo─佛瑞:西西里舞曲─   ──我討厭寒冷的
近幾年來,帶有「雙向鏈接」的數位筆記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於寫筆記的壓力,而其所標榜的如神經網絡般的網絡形態,也使不少人相信這些軟體能夠承載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雖然這可能是許多人的想法,但我想提供一點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反省,以表達我個人的不同想
Thumbnail
(舊時空的某處,轉載請註明出處) 呼嚕 最近站樁有一個新的體驗。專注感受呼吸的氣流,起先是從喉嚨開始些微發出振動,如果能繼續維持放鬆與中軸的挺立,它能慢慢共振到胸腔,乃至腹部、會陰、周身。我直覺聯想到,這好像貓咪的呼嚕聲......
Thumbnail
其實說真的,這方面的小說我其實是弱項,但基於我在瞎咪小的《異能狂潮》中留下一些諫言。 所以在這~我還是托大,將一些留言重點整理出來😁😁😁 以下是我曾經的留言建議。 (12)用得好,更要用得巧: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上) 這篇官方的標點符號有上、中、下,三篇!用的好你小說會更流暢! 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當他的文字受歡迎而開始寫同人後,現在點閱率與原創一樣,不再堅持寫同人的好處。同時還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以及為何這種作圖本身會讓人激動和滿足。文章中還提到了他心中最愛的畫家之一鳥山明,在文章結尾,特別介紹了鳥山明的重要性,並指出應該紀念的並不是《七龍珠》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本身。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覺得中文的美就在於,它可以直接由詞彙的拼接給出一幀幀的畫面,詞彙相互對調、抽換,畫面的順序和時間感就會完全不同。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儘管篇幅不長,卻在看似優美如童話的敘事語言裡,設計了幾次翻轉。 小說的一開頭,藉由不同的命名,將可辨認的香港(陌根地)以及其殖民的歷史(剎南之於中國,維多利亞帝國之於英國)勾勒出。這樣的折射效果,一方面毋須刻意過度細節交代虛構的國度,另一方面則疊影出一個相對可靠但稍微輕盈的虛
開始閱讀《青蚨子》。首先是古典式的大量短句,悠悠喚起一種古老漢語詩歌情懷的「風格」。然而,以「物質」而言,它是本厚重的小說。短語長書,予人之印象不是經年累月縫接起的、如捲軸的連續性書寫,反倒像是某件物事摔落在地後,無限的裂解到碎屑以如星點般閃現的整體圖景。雖以書寫的實踐而言不可能,但,成就這麼長
Thumbnail
❤️本周正文開始: 這是一本經典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在2022年又再度出版,不知道你是不是愛看書的人,如果你和小倉鼠一樣,比起逛百貨更常逛書店,你一定會發現一件事,很多熱銷書會每隔幾年,就再版一次。愛看書的人分兩派,一派喜歡經典老書,另一派則喜歡新書,愛追逐新上架排行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