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經文是耶穌第三次預言自己的受苦、死與復活。在預言之後,雅各和約翰向耶穌提出要求,希望能坐在祂榮耀寶座的左右邊。
其他門徒聽見這件事後,對雅各和約翰感到不滿。原因很簡單,因為坐在榮耀寶座的左右邊象徵著極大的權力與地位。
如果我們對比耶穌的三次預言,可以發現每次預言完後,門徒都會出現不同的反應。
從這三次預言中,我們可以提出兩個思考的問題:
在馬可福音10:32中記載:
「32他們在上耶路撒冷的途中,耶穌走在前頭。門徒心懷戒懼;其他跟著的人也都害怕。」(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門徒的戒懼和跟隨者的害怕,源於他們知道上耶路撒冷是一條充滿危險的道路,將面對長老、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的敵對。
此外,耶穌前兩次的預言已讓他們有所準備,然而,即便有心理準備,他們依然無法完全平息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耶穌了解門徒的情緒,於是將十二門徒帶到一旁,對他們說:
「33人子將被出賣給祭司長和經學教師;他們要判他死刑,然後把他交給外邦人。34他們要戲弄他,向他吐口水,鞭打他,並殺害他;三天後,他將復活。」(馬可福音10:33-34,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門徒已經三次聽到耶穌的預言,他們內心充滿了矛盾和衝突。
矛盾之處在於,耶穌預言自己的死,但同時也預言三天後的復活。
衝突之處在於,他們擔心耶穌會被殺害,但又希望祂能夠復興以色列國。
因此,當門徒聽到耶穌的預言時,內心充滿了無法解答的疑惑,無法理解耶穌的真正意思。
如果我們置身於當時的情境,可能也會對耶穌感到不耐煩,甚至懷疑祂所說的預言。
我引用神學家尤爾根·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的著作《盼望神學》來探討耶穌的預言。莫特曼說:
「同時信仰,即使隨處散播著盼望,但她所帶來的不是安息,而是不安;信仰帶來的不是忍耐,而是焦躁。她無法撫平內心的焦躁,相反的,人內心的焦躁,正是來自信仰本身。對基督懷有盼望的人,再也無法適應所面對的現實,開始因這現實而受苦,開始反駁這現實。」(《冒險的上帝:20世紀12位偉大神學家與宗教哲學家之巡禮》,亨利·莫杜(Henry Mottu),朱雅芬譯,台南:南神出版,2020,p83)
第一段分析:「同時信仰,即使隨處散播著盼望,但她所帶來的不是安息,而是不安;信仰帶來的不是忍耐,而是焦躁。」
這段話說明,耶穌所傳講的上帝國的福音是一種盼望的福音,如耶穌死後第三天復活的盼望。
然而,這種福音並不帶來安息,反而帶來死亡的不安。
因此,當門徒得知耶穌將被判死刑、被殺害時,他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和焦躁。
第二段分析:「她無法撫平內心的焦躁,相反的,人內心的焦躁,正是來自信仰本身。」
耶穌的福音無法撫平門徒內心的焦躁,反而加劇了這種焦躁。
門徒內心的焦躁源於他們對耶穌的盼望:他們希望耶穌不會死,希望耶穌能夠復興以色列國,成為君王。
然而,耶穌的預言卻與他們的期望相反,這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加深了他們的焦躁。
第三段分析:「對基督懷有盼望的人,再也無法適應所面對的現實,開始因這現實而受苦,開始反駁這現實。」
門徒盼望耶穌不會死,但耶穌卻告訴他們,他將受苦並被殺。
門徒無法接受耶穌所描述的現實,因此,他們開始反駁這種現實,這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面對令人焦慮的現實,門徒為了減少焦慮感而使用了不同的防衛機制。
例如,當耶穌第一次預言自己將被殺時,彼得感到焦躁,他的防衛機制是「否認」,因此他將耶穌拉到一邊,試圖勸阻耶穌不要再說這種話。(馬可福音8:32)
這就如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忌諱談論「死」這個字,或者在面對臨終病人或喪家時避免提到死亡。
當耶穌第二次預言自己將被殺時,門徒感到更加焦躁,他們的防衛機制變為「壓抑」。正如馬可福音9:32所記載:「他們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卻又不敢問他。」(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他們還使用了「轉移」的防衛機制,馬可福音9:34記載:「一路上他們在爭論誰最偉大。」(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種「轉移」是指將對強者(耶穌)的焦慮情緒轉移到弱者的身上,因此他們開始爭論誰在他們之中最偉大。
當耶穌第三次預言自己將被殺時,雅各、約翰和其他門徒再次感到焦躁,他們的防衛機制是「扭曲現實」,他們選擇相信耶穌不會死,並開始爭奪未來的權力和地位。(馬可福10:37,41)
因此,耶穌的三次預言,門徒的三次反駁現實,都反映了信仰所帶來的焦躁情緒及其相應的心理防衛機制。
耶穌的回應經常讓門徒感到受傷,但基督信仰的價值並不是像毒品一樣讓人麻痹知覺,逃避現實生活。
相反的,基督信仰的價值在於迫使我們面對現實中的不安和焦慮,並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盲點。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耶穌每次回應門徒時,常常會讓他們感到震驚和受傷。
耶穌第一次預言他的受難時,直接指責彼得是「撒旦」,並警告其他門徒:「想要救自己生命的,反而要喪失生命。」(馬可福音8:33,38)
如果我們是彼得,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好心勸阻耶穌,結果卻被耶穌罵作「撒旦」(OS:好心被雷親),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會願意繼續跟隨耶穌嗎?
第二次,耶穌預言他的受難時,門徒因為想保護耶穌的名聲,禁止其他人用耶穌的名趕鬼,但耶穌卻說:「不要禁止他們」,並強調「誰使微不足道的人離棄我,倒不如把大磨石綁在脖子上,把他沉到海底去。」(馬可福音9:39,42)
如果我們是門徒,因為保護耶穌的名聲而遭到責備,我們還會願意跟隨耶穌嗎?
第三次預言中,雅各和約翰要求坐在耶穌的左右,但耶穌告訴他們:
「38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我要喝的苦杯,你們能喝嗎?我要受的洗禮,你們能受嗎?」(馬可福音10:38,現代中文譯本201版)
雅各和約翰回答:「我們能!」但耶穌回應說:
「39我要喝的杯,你們固然要喝,我要受的洗禮,你們固然要受;40但是誰可以坐在我的左右,卻不是我能決定的。這些座位,上帝為誰預備,就賜給誰。」(馬可福音10:39-40,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段話似乎告訴我們,雖然跟隨耶穌的人會經歷苦難,但這並不保證他們會獲得特定的地位或獎賞。
如果我們是門徒,聽到這些話後,可能會感到困惑和受傷。
我們可能會懷疑:既然耶穌無法決定誰能坐在他的左右,我們是否應該直接跟隨上帝,而不是耶穌?
這就像我們認真參加禮拜、聽講道,但如果這些行為並不能保證我們能夠上天堂,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做這些事情呢?
因此,耶穌的回應確實讓門徒感到受傷,也讓他們更不安和焦躁。
耶穌的回應讓門徒明白跟隨祂的真正意義。
祂的回答往往讓人感到不安和焦躁,目的在於促使我們察覺自身的盲點和偏見。
耶穌的回應並不會迎合我們的心意或滿足我們的期待,而是藉著上帝國的福音來提醒我們真正的信仰。
當門徒對雅各和約翰不滿時,耶穌告訴他們:
「42你們知道,世上那些被認為是統治者的有權管轄人民,領袖也有權支配人民。43但是,你們卻不是這樣。你們當中誰要做大人物,誰就得做你們的僕人;44誰要居首,誰就得作大眾的奴僕。」(馬可福音10:42-44,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段話說明了社會的期待是統治者和領導者擁有管理與支配的權力,但跟隨耶穌的人不應按照社會的標準行事。
耶穌的觀念是,誰要成為大人物或領袖,誰就應該成為大眾的僕人。
門徒若依循社會的期待,就會與耶穌的教導發生衝突,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和焦躁。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認為,理想的政治或民主體系只有在哲學家成為君王,或君王深入研究哲學時才有可能實現。(《法律是什麼?法哲學的思辨旅程》,長谷部恭男,郭怡青譯,台北:商周,2012(初版)、2022(二版),p209-210)
然而,哲學家要成為領袖並不容易,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普羅大眾不同,其理念和觀念難以被大眾接受,甚至會讓人感到不安。
而擁有領袖魅力或能順應潮流的人,反而更有可能成為領導者。
同樣的道理,耶穌的價值觀與門徒及群眾不同,因此讓人感到不安和焦躁。
這就像牧者在預備每週的講道時,是選擇迎合大眾喜好,還是引導信徒反思聖經的教導。
耶穌的教導常常挑戰既有的信仰觀念,這也使得祂的門徒和宗教領袖感到不安和受傷。
托爾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魔戒》的作者,也是基督徒,他面對希特勒的邪惡時,認為真正的力量不在於權力的行使,而在於放棄權力的意願。(《宗教統治(上+下:基督宗教如何塑造世界,一部橫跨兩千五百年的人類史)》,湯姆.霍蘭(Tom Holland),蔡怡佳(15-21章)、陳正熙(1-7章)、陳愷忻(8-14章)譯,台北:啟示,2022,p722)
基督徒的價值觀與社會的價值觀不同。
社會相信力量在於如何運用權力,而基督徒相信力量在於如何放棄權力。
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
「想測試某人的人格,就給他權力。」(《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鄭煥昇譯,台北:李茲,2020(初版)、2022(四刷),p162)
能否在擁有權力後願意放棄,是檢驗一位領導者人格的關鍵。
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會與機構中,有些人得到權力後不願放下,甚至在任期結束後尋求再次擔任職位,這些例子也曾在新聞媒體出現。
希特勒看似擁有權力,但這並非真正的力量,這種力量只會帶來悲劇。
真正的力量是願意放棄自己的權力,正如荷蘭天主教神父盧雲所說:
「服事的奧秘,就在於基督呼召我們要以自己的『無能為力』來服事,而非倚賴權力。」(《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盧雲(Henri Nouwen),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13,p67)
這句話提醒我們,不是依靠教會內的政治權力來服事或管理教會,而是要認識到自己的「無能為力」,並依靠上帝的力量來服事及管理教會。
跟隨耶穌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時刻被聖經的話語提醒,察覺自以為是的盲點,避免誤解跟隨耶穌的真諦,也避免忘記僕人的精神。
願上帝的靈與我們同在,透過聖經真實地體會上帝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