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聊聊人生風險

以前幫一個家族企業作財務管理工作,有時候會與當時的上司—公司太子爺探討資產管理方面的問題。太子爺對生意上的實務操作不感興趣,但是對金融結構性產品卻莫名的興奮,因為快錢易賺,簽幾份合約,槓桿一下公司的資產就可以在低息環境獲得可觀的利潤。

不過,我一直對這些銀行推銷的產品抱有存疑的態度,亦曾經勸過太子爺需要平衡賺錢與風險。果然,隨後一個風浪打過來,高槓桿結構性產品連環出事,把幾年間我們公司所賺取到的利潤倒賠回去。

在私人理財方面,太子爺亦曾經建議我抵押自住物業,用這筆錢再買多兩間物業收租,一開二、二開四,有盡借盡。當時我有點不以為然。心想太子爺做錯決定,有他父母為他埋單,最大的後果只是被責罵幾句。但是基層出身的我,容錯空間是零,我是父母的唯一倚靠。如果自住物業有什麼差池,難道全家瞓街?這就是出身的差距,起跑線的差異。

現在低息環境已成過去,在高息環境,多少高槓桿的家族資不抵債,要破產收場。今年2024年,香港經歴了三年Covid 再加上經濟寒冬,負資產的人數再創新高,那些債務纏身的人可能要用畢生的時間為一個錯誤決定埋單。

我非常之慶幸,正正是我跟太子爺出身的差異,令我憑著獨立思考及風險管理,不致於被社會洪流淹滅。

大約十年前,隨著太子爺家族企業的沒落,我離開了幹了十多年的公司。憑藉從開始工作就省吃省用積累了一些資產,靠其產出的被動收入,加上一些兼職,自己簡樸的生活習慣,在這變化急促的城市中,有空閑有時間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