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質性研究與田野文章的一些說明

漫步筆記-avatar-img
發佈於個人意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質性研究與田野的系列文章見此]

(說明:有些連結有打*號,是聯盟行銷的網址,也就是透過此連結購買該商品,我會有一點點分潤。)

這部分的碎念文以相當緩慢的方式進行著,其實也沒啥嚴謹的規劃,想到啥說啥。但粗略來說,接下來大致會聊進入田野前的一些腦袋練習、進入田野時的一些心得、關於田野筆記紀錄的心得、關於分析與文章撰寫,以及,日常遇到啥覺得相關就提一下,完全不管文章順序。

應說明的是(其實這些應該寫在首篇文章):

在學科上,我大概比較傾向社會學、人類學的方法,但也沒多跟著潮流,譬如幾年前因翻譯成中文而比較流行的建制民族誌(參考書1*、參考書2*),我就沒有特別去強調,但基本原則視報告的主題,還是多少會顧到。另外,分析上我也沒特別強調編碼,這在相關教科書倒是很常被強調。我的習慣比較土炮一點(而且也相當不經濟):直接在田野裡生活個一年半載、記錄見聞,你大概就會有些譜了。

雖有學科的差異,但基本上我覺得不同學科間互相找尋靈感與啟發是相當重要的。若沒有這種習慣,容易讓自己覺得自己的學科最厲害。這點其實蠻可惜的。

另外,我比較關注的是人際關係與寫作問題。畢竟某種程度上我算是做社區的,「做社區就是過生活」,如果寫報告寫到社區的人都討厭你,或是根本隨便看看就生出一篇報告,其實還是可行,但我個人是不太喜歡這樣。儘管世道不好,但我還是覺得要秉持合作共好的原則。關注的是人際關係與寫作問題的一個好處是,比較容易讓自己想想自己到底在哪裡,跟這個世界的關係是什麼。

碎念歸碎念,基本上所聊到的主題都會推薦一些參考讀物,一方面試試聯盟行銷這東西到底有沒有意義,二方面也為自己的碎念提供一些基礎(證明自己算是有根據的胡謅),第三則是萬一有人拿這些東西去寫論文,那麻煩您自己去看原文比較合理。

若是社會科學類的學生剛開始接觸論文寫作,那我建議翻翻「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查了一下陸續有版本的更新,有興趣的人可以找找。

copilot。幫我畫張圖:質性研究

copilot。幫我畫張圖:質性研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字橘-avatar-img
2024/09/01
雖然如此,但真實走過的痕跡,它自己會說話。我也會用一些我覺得比較笨的方法去完成一件事。笨歸笨卻能感受到扎實之處呢。你這篇好多金句啊!
漫步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1
一字橘
其實我覺得多領域採納與對比可以刺激出更新且更扎實的學術論述~
avatar-img
漫步筆記的沙龍
214會員
158內容數
走走看看,有什麼在地的小故事就記錄一下。
漫步筆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系列文章中粗略的提到田野資料所得,要與常識、理論對照,也稍提到論證要有足夠的經驗資料來支持。本處對這些部分做一點補充。
Thumbnail
2025/05/02
系列文章中粗略的提到田野資料所得,要與常識、理論對照,也稍提到論證要有足夠的經驗資料來支持。本處對這些部分做一點補充。
Thumbnail
2025/04/26
既然田野筆記粗略可以分成現場白描跟自己的詮釋與反思,前篇講得比較偏現象端的紀錄,這邊講一點詮釋與反思。
Thumbnail
2025/04/26
既然田野筆記粗略可以分成現場白描跟自己的詮釋與反思,前篇講得比較偏現象端的紀錄,這邊講一點詮釋與反思。
Thumbnail
2025/04/24
既然到了田野就得要紀錄,那到底要紀錄到多詳細?
Thumbnail
2025/04/24
既然到了田野就得要紀錄,那到底要紀錄到多詳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練習觀察〉這裡提到稍微漫步一下也是一種方案,這裡做一點延伸。
Thumbnail
〈練習觀察〉這裡提到稍微漫步一下也是一種方案,這裡做一點延伸。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關於我到底可以寫些什麼,好像也沒啥大主題可以寫。最近盤點了一下,覺得或許可以分享一下田野調查、質性研究的一些個人心得。
Thumbnail
關於我到底可以寫些什麼,好像也沒啥大主題可以寫。最近盤點了一下,覺得或許可以分享一下田野調查、質性研究的一些個人心得。
Thumbnail
如果前面看不太懂的朋友就跳到後面虛線部分: #如果看不懂我沒辦法解釋⋯ 昨天和今天沒有在公開場合出現(聽到)的對話: (包星星參加XX聽證會) 請問包星星: 你沒有表示甚麼時候要降, 那請告訴我們有甚麼原則和數據你在觀察的? 包星星: 就是~通膨和就業數據 那告訴我們大概這些數據多少
Thumbnail
如果前面看不太懂的朋友就跳到後面虛線部分: #如果看不懂我沒辦法解釋⋯ 昨天和今天沒有在公開場合出現(聽到)的對話: (包星星參加XX聽證會) 請問包星星: 你沒有表示甚麼時候要降, 那請告訴我們有甚麼原則和數據你在觀察的? 包星星: 就是~通膨和就業數據 那告訴我們大概這些數據多少
Thumbnail
網文冗長枝節有時候是為了稿費不得不為,至於藝術家的冗長枝節,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很藝術吧。 不得不說,每一種類型的文章其實放到市場中,應該都會有一套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的樣子。所以跳脫了這個框架的文章容易淪為小眾或者賣不好。但這樣的文章真的比較差,或者是作者本身寫的不用心嗎?
Thumbnail
網文冗長枝節有時候是為了稿費不得不為,至於藝術家的冗長枝節,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很藝術吧。 不得不說,每一種類型的文章其實放到市場中,應該都會有一套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的樣子。所以跳脫了這個框架的文章容易淪為小眾或者賣不好。但這樣的文章真的比較差,或者是作者本身寫的不用心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