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聽到」->「聽懂」,讓訊息正確抵達對方耳中】

【從「聽到」->「聽懂」,讓訊息正確抵達對方耳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職場中,不管是在面對面的交談,又或者是電話中的討論,口頭訊息的傳遞有時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這種情況不僅會影響任務傳達,還可能導致誤解與衝突。所以如何能夠做到有效傳達,就是我們要注意的。


1. 簡單清楚表達與確認

強化口頭訊息傳遞的第一步,就是在傳達訊息時保持清楚和簡明。在傳達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釋出很多的資訊,但為了確保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可以在最後再次重述重點訊息,以確認對方是否正確理解。這樣可以減少誤解的風險。


除了口頭傳達,還可以考慮搭配簡單書面或電子訊息作為輔助。這樣做不僅能提供參考,還能在需要時回顧與確認紀錄,讓訊息更具一致性。


2. 注意接收者的理解方式

職場上每個人的理解方式不同,有些人可以透過口頭訊息就清楚理解,而有些人依賴口語+書面記錄,更別說有些人需要用到完整的說明+交辦時限,不管對方是有意還是無心,了解對方的偏好與需求,並據此調整傳達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減少誤解。


訊息傳遞中也要加入時機點的考量,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對方可能因為時間緊迫或環境干擾而無法完整接收訊息,甚至是出現虛應認同的情況,這時候也不可以就當作是取得共識。應考量用文字留下紀錄,或是另外找尋其他合適的時間點進行說明,並確保對方有足夠的注意力,是避免出現訊息偏差的重要策略。


3. 訊息傳達注意事項

3.1 在口頭訊息傳遞後,主動詢問對方對訊息的理解,並鼓勵對方提出問題或做出回應。這有助於雙方確認訊息是否被正確接收與理解。


3.2 將重要的口頭訊息轉化為書面記錄,並通過電子郵件或其他形式傳遞給對方。這不僅有助於後續查詢,還能防止因口頭表達不清而引起的誤解。


3.3 在傳遞重要訊息後,主動跟進對方的執行情況,並詢問是否需要進一步的說明。這樣能確保訊息不會因理解偏差而影響後續工作。


3.4 無論是在口頭還是書面溝通中,建立起自己清楚、明確的表達習慣,避免使用模棱兩可或過於複雜的語言,就能有效降低訊息傳遞中的誤解風險。


口頭訊息傳遞過程中出現偏差,是職場中很多人常遇到的挑戰,但透過上面的注意事項,我們可以盡可能減少這些偏差,確保訊息能夠準確地傳達並被理解,讓彼此在工作更加順暢地合作。

avatar-img
興哥的職涯心得分享室
23會員
190內容數
● 職涯診所 資深Giver ● 履歷診療室 | 完成超過500 位同仁履歷健檢 ● 17年以上資歷專業問題解答人員,其擅長回覆項目涵蓋,面試、履歷健檢、新鮮人求職、工作效率提升、職場溝通、圖表數據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
剛換工作的人有時,會有一種很特別的狀態:明明事情很多,但就是提不起勁開始做。就像是身體卡住一樣,就是沒辦法動起來。 然後內心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效率太差?是不是我能力不夠?」。拖延並非懶惰,而是來自內心還沒準備好、或是環境轉換瞬間壓力太大,導致行動停滯。對於還在摸索新環境的夥伴來說,是可以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
剛換工作的人有時,會有一種很特別的狀態:明明事情很多,但就是提不起勁開始做。就像是身體卡住一樣,就是沒辦法動起來。 然後內心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效率太差?是不是我能力不夠?」。拖延並非懶惰,而是來自內心還沒準備好、或是環境轉換瞬間壓力太大,導致行動停滯。對於還在摸索新環境的夥伴來說,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