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閱讀筆記] 日本史的誕生 - EP.2

我會每週更新一章,來分享我的讀書心得,並督促自己至少每周都要讀一章,希望大家喜歡。




第二章 - 邪馬台國的位置


這章的篇幅並不長,但卻依然充滿知識性,隨著作者的指引,總能讓人不禁嘆服,其著眼點之精妙。


如前章所述,若要瞭解本章主旨的邪馬台國,那便不得不透過中國與日本的史料交錯印證,然而中國史料礙於其書寫的風格,以及當時的政治性,常常與真實相差甚遠,但日本史料成書時間卻遠晚於邪馬台國存在的時間,相差將近四百餘年,因此更不比中國的魏志倭人傳所描述的邪馬台國更準確,畢竟邪馬台國存在的時間,正好是處於魏晉,乃至五胡亂華初期。


雖然魏志倭人傳與邪馬台國是同時代的產物,但這並非意味著日本書記就毫無參考價值,作者教導我們,盡管日本書記較晚成書,對於邪馬台國的紀載可能不比魏志倭人傳準確,但能透過反推的方式,進行交叉比對,以推導出邪馬台國真正的位置。


一開始作者先從魏志倭人傳切入,明確的介紹了古代一里就是代表三百步,也就是約四百五十公尺的定義,絕非某些學者為了自己的假說而扭曲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步數、距離。


然而若用史料中原始的數據來尋找邪馬台國,其位置肯定就是當今在北九州附近,然而這樣的誤解,便是大多數人並不了解中國史料的特質所導致的結果,前述也提過,若要確認其中只能透過交叉比對。


在史料中曾記載,由當今首爾直抵邪馬台國首都的距離約為一萬兩千餘里,而另一方的貴霜帝國其首都與洛陽相距約一萬六千三百七十里,然而若實際透過史料計算,邪馬台國至洛陽的距離應約為一萬七千五百五十里,但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為了使兩國實力看似相當(距離的遠近也是國力的一種體現)。


除了距離受到影響外,就連正確的方位也受到了扭曲,其原由出於當時作者的政治立場,而刻意將邪馬台國的位置從靠近中國東北方的方位,改成了位在東吳後方靠近台灣的方位。


盡管魏志倭人傳並不可靠,但其仍有明確的記載邪馬台國鄰近國家的次序,而這個次序結合後來的隋書的東夷列傳,以及後來的日本書記交互印證之下,我們便能透過這些國家的相對位置,在搭配上可能的距離,導出邪馬台國真正可能的位置,它並不在人們以為的九州,更不是位在畿内,而是位在瀨戶內海的西部。


不得不說,這一段推敲真的是本章最精采的段落,值得任何喜歡推理的朋友一讀。


除此之外,另一段闡述了隋使裴清出使倭國時的記載,他在路上曾以為自己經過了一個類似夷州(今台灣)的秦王國,因為在這的人都操著一口陝西方言,說著中國話,這讓他非常的驚訝。


然而所謂的秦王國指的是秦朝時,為替秦始皇求取長生不老仙丹的徐福等人,傳說中,徐福帶著數千童男童女在亶州(今呂宋島)生活,最後組成了秦王國,而這些人也都說著一口流利的陝西話。



裴清之所以將應是亶州的秦王國,說成是夷州的,想來是源於其記憶的模糊所導致,但對於作者而言,裴清的發現並不奇特,畢竟從其路徑上來看,他所途經的秦王國,該位置恰好位於邪馬台國舊址,盡管邪馬台國已然毀滅,但其畢竟曾是首都,且是與中國有頻繁的政治、貿易往來的首都,有這麼個大型的華僑聚落是相當正常的一件事。


本章作者為了推敲出邪馬台國真正的位置,不僅透過地理位置與政治考量等因素思考,更透過語言、文化等方面輔助,給人一種無可辯駁的堅實理論,甚至讓人不得不認同,邪馬台國就是位在瀨戶內海西部,靠近關門海峽的地方。




在看這一段的時候,腦中不知道為何?總是浮現 FGO 的畫面。


想看更多閱讀心得,還請追蹤我的粉絲團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