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2|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義大利電子音樂先河】:Doris Norton

raw-image


義大利音樂人 Doris Norton 是不容質疑的電子音樂先驅,早期從前衛搖滾樂起步,之後蘋果公司出資贊助其個人作品以及 90 年代的舞池狂歡......在長達六十年的職業生涯中獲得了相當崇高的聲譽,但關於她的資訊卻少得令人費解。



Norton 出生於義大利,她的第一次創作嘗試是作為 60 年代後期前衛搖滾樂團 Jacula 的一員,主要擔任主唱和鍵盤手,團員還包括他的丈夫 Antonio Bartoccetti 演奏吉他和 Charles Tiring 彈奏管風琴,分別在1969 年和 1972 年發行專輯《 In Cauda Semper Stat Venenum 》和《 Tardo Pede In Magiam Versus 》。

而 Norton 的前衛搖滾嗜好可以追溯到她的成長經歷,可以說童年時期接觸的音樂風格塑造了她之後的人生觀:

「在我五六歲的時候,我最深刻的記憶是在一家劇院觀看威爾第的《 Il Trovatore 》,我喜歡中世紀、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音樂,但與演奏古典樂器相比,我更喜歡使用電子樂器。我對看樂譜從來不感興趣,如果你是一名鋼琴演奏家,想要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就必須每天彈上幾個小時的鋼琴。我更喜歡做一些更有創意、更有價值的事情。」



除了對旋律的生動運用和聲音中蘊含的能量,她的作品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透過對這些聲音工具的探索來審視整個人類社會。1980 年,她開始與幾家處於音樂技術前沿的公司合作:

「那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時光,不僅與 Roland,我還與蘋果和 IBM 合作,我的許多從未發行過的實驗性曲目被選為他們的商業廣告歌曲。」

1980 年她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Under Ground 》中的一些音調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合成器線條在狂放的節拍上舞動,創造出一種新穎的電子流行樂,並保持著衝擊力不斷擴張,這種實驗精神似乎也象徵著 Norton 的人生態度:「我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機遇和環境組成的網絡中,而我也相信勇敢嘗試之人必受眷顧。」



1984 年末,Norton 與 IBM 公司取得聯繫後開始合作,並在 1986 年發行了專輯《 Automatic Feeling 》,這張專輯使用了當時電腦領域最前沿的 IBM AT 個人電腦來創作,她也在這種科技進步的影響下茁壯成長,並利用這種影響來推動自己的創作技巧:

「我喜歡長年累月使用相同的設備,但我和我的先生共同擁有 Musik Research 錄音室,他會隨著技術的變化而改變錄音室的設置,所以我也必須跟著適應新的設備。我不喜歡按常規使用樂器,嘗試自己的潛能是一種充實的體驗。 也許領先時代一步,逆流而上,超越傳統規則是有可能的。」



1981 年,Norton 發行了《 Parapsycho 》和《 Raptus 》兩張專輯,雖然與之前發行的作品內容相似,都側重於對聲音的特殊探索,但其中涉及的音樂類型卻更加複雜:「這兩張專輯的靈感來自於對音樂如何控制身心健康以及電磁和精神能量如何影響心理和行為功能研究。」



這些對科技如何影響人類體驗的特殊聲音探索一直持續到80 年代,並接續發行了三張最為廣人熟知的專輯:1983 年的《 Nortoncomputerforpeace 》、1984 年的《 Personal Computer 》和 1985 年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我認為,音樂內容不應該是一種圖解式的啞劇,在我的個人專輯中,大部分曲目都是純器樂演奏,只要把歌詞去除,每個人就會有不同的聆聽體驗和情感理解,而專輯名稱是一種指示性詞語,像是《 Nortoncomputerforpeace 》為反對暴力的呼籲,它的靈感來自於當時各國的人類苦難:戰爭、暴力、飢餓......。」

這些主題一直延續到下一個十年,1990 年的作品《 The Double Side Of The Science 》就是其中之一,她解釋說,這張作品是對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潛能的一種詮釋:

「我們必須享受科技的好處,但我們也必須接受其中的風險。在我看來,在人類破壞地球的同時,還試圖尋找逃往其他星球的方法,這簡直是太瘋狂了。」



Norton 的作品作品既有高尚的思想,又十分抓耳,令人印象深刻,也是同時期音樂人中鮮少會有人注意到的議題。進入90 年代後,Norton 在 1992-93 年推出了汲取原始部落音樂為靈感的三部曲《 Techno Shock 》系列,並在銷售上獲得空前成功:「在新興的科技狂歡中,尤其是在羅馬周邊地區,人們聆聽的音樂再次激發了我對薩滿教和部落節奏的熱情。」



隨後發行了一系列介於 Techno 和 Trance 之間的專輯—1993 年的《 Next Objective One 》、1994 年的《 Next Objective Two 》和 1995 年的《 Next Objective Three 》:

「我的大腦在 《 Techno Shock 》作品之後進行了自我重組,也許我當時處於精神集中的狀態,處於一種神秘的吸收狀態......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作品,我就只是做了它們。」



在漫長的生涯中,她也意識到電子音樂似乎是女性享有平等的一個領域—尤其是近來在其他流派和音樂運動中,女性無法享有這種平等,這也許這是因為聲音本身與技術緊密結合,所以使這些創新者擺脫了性別偏見:

「我從未遇到過歧視,我對自己很滿意,與其他人交流也沒有任何問題......如果真有偏見的話,我根本不會與他們來往。」

而談到串流時代的來臨,Norton 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現代世界中,數百萬首歌曲都可以透過串流播放,數據庫不斷擴大,而電子音樂設備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價格也很實惠,這讓每個人都能成為音樂創作者,我說的每個人也包括那些無法創作出原創作品的模仿者……要在我們喜歡的音樂類型中發現有趣的新音樂越來越難......也越來越令人沮喪。」



Norton 為後世鋪平了電腦創作的道路,並保持了聽眾友善和商業成功的聲音,對於那些還不熟悉她作品的人來說,2019年由 Alessandro Adriani 的廠牌 Mannequin重新發行的黑膠會是個不錯的起點,而這些作品聽起來依然新鮮有趣,如同一封從遙遠未來捎來的信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