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傳統、現代與未來農業的思考

作為一個在香港擁有接近10年經驗的休閒農圃及小型有機農墟的營運者,我在5年前辭去了工作,前往澳洲阿德萊德修讀農業經濟學的碩士,希望把自己學習所得的能否突破自己對農業的看法。在阿德萊德這個對大眾普遍來說"鄉下"的地方,無論是蔬菜、水果、奶酪、牲畜養殖及酒莊等,應有盡有,亦不限於是否有機或常規,傳統種植或水耕,這多元化的農產品,同樣也反映在每周日的農墟攤檔組合。在剛抵達阿德萊德的第二個星期,我便報名成為他們的義工,逢周日負責不同的地方站崗,後快便主力負責在詢問處理不同的事宜,例如銷售農墟主辦方的周邊商品價、向新客人推廣成為會員的好處及向攤檔收租等等。這每周日的早上活動,甚至後來成為了我的兼職收入,都為我在阿德萊德的留學生活,添上了不少生趣,腦子亦在想農墟與農產品的多元化與穩定供應之間的關係,真是牢不可分啊。

留學的生活總有終結時,在COVID時候返港的我,這4年輾轉有着不同的經歷,現時的本職也與農業無關。在沉澱過後,今年的夏天我決定再想想自己可以為農業做甚麼,最簡單的就由閱讀開始,寫點文章希望也能引發讀者關注氣候變化下人類與糧食的未來,也造點食農教育的教材吧。

坐言起行,第一本想介紹的書是《未來吃甚麼:人類如何應對食物危機》,如果你身在香港,可以在圖書館找到這本書。對可持續農業的態度上,我與作者也是分享相同的看法:只有小農及有機農業能否養活全球人口?這真的太困難了,尤其是在極端天氣的持續下,沒有適切科技的介入,要維持穩定的供應可不是說發動一班義工去農場幫忙小農除草就能解決的事。我並不是否定籌辦義工幫助小農是錯誤,相反,從加強城鄉聯動及食農教育的角度看,這絕對是一個值得舉辦的活動,然而在農業生產的層面上,其成效應只會維持不到兩個星期,野草可是頑強的生物,拔掉後不作為的話,兩星期一定看到他們在原地重生。

作者Amanda Little,也是記者,也是教授,她是大學新聞學與科學寫作專業的教授,她用了三年的時間走訪世界十多個國家結集成書,覆蓋範圍廣泛,包括種植業、人造肉、機械人及先進農業機械的應用、垂直農場、基因改造、浪費食物、養殖魚類、水資源利用等議題,閱畢後世界好像又光明起來了,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的人在為可持續的糧食供應、減少浪費及在循環資源上而作出如此巨大的努力,縱然這背後或許是一連串的資本操作,但這確是對農業的未來是必要的部署。我仍然相信農業,無論以小農或大型企業的形式,都是世界上必要的存在,只有不同的規模組合,農業才能可持續發展。至於作為一個生活在石屎森林的人,我們對農業可以做的未必是要成為農夫,減少浪費食物及資源,已為農業作出了貢獻。

想買書的話(不是廣告,只供參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779873?srsltid=AfmBOoomrSbQjem0eJGr0acj5B8ZF8r7LwSVrkihpxfQpYKSCmpEeM4t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