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熱影像 Image Fever》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個展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影像氾濫的數位時代,如何將日常記錄轉化為藝術創作。展覽試圖挖掘這些隨手拍攝或記錄的影像背後的故事,展現個人經歷和主觀視角的價值。

每個人都可以隨手紀錄,然後彙整成自己專屬的攝影展。一件充滿故事,述說自己的,就算是截圖,或是工作上在白板上畫的內容,一切都是因為有意義而被記錄下來。至於光雕或是影像,是服務美感吧。希望藝術能傳達更多的想法概念。

程式隨著時間,越來越容易上手,不再是專屬於工程師的技能。只要簡單的呼叫生成式 AI,什麼都可以做得到。藝術家,除了過去單純的機械呈現,現在反而是討論什麼才是藝術?該如何呈現?或者是從現在生成式 ai 爆炸的世代,資訊爆炸的焦慮,藝術家觀察到了什麼?是現在,是未來,將面臨的可能會是什麼,是真正的焦慮,還是伴隨我們成長。

迷因,新聞,影像的氾濫,傳播有效。每個人都是相手,每個人也都是評論家,但真正懂內行的人,會不會被排擠在外。介面的轉變,從書籍、電視、手機,從主動閱讀、被動接收、主動滑動,究竟這個「主動滑動」是不是我們真正的自由意志,或只是被豢養的廣告兒童,隨意將注意力幣賣掉的我們。

靜下來。

▌作品摘錄

raw-image
raw-image

圖一 ~ 圖二:吳宜曄《Generative Data》 / 網路、機器學習應用程式、顯示螢幕 / 2024

藝術家從 IG 將貼文照片抓下來,再利用圖形轉文字描述內容,最後再用此文字描述做圖形生成,但似乎用得模型沒有很好,所以產生了許多奇特的影像。

以現在的技術來講,影像生成已經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甚至連影片、音樂都不再是難以生成的技術,未來觀看的資訊中,不再只有單純人們生成的雜訊,會多出難以辨認的生成物件。物件是真是假,繪畫是否由人工繪製,影片音樂都只需要下指令即可,也不知道會是有趣,還是兩極。

就像相機的出現,有人會說是促使印象派畫風的出現,但我覺得反而是消滅了原本的肖象畫市場而已,印象派只不過是剛好在繪畫史的演進所促生的。就連相機出現後,另一種「超寫實主義」也反而出現,我個人覺得藝術是種呈現,或許以後會走向兩個類別,如何擅用工具與不用工具,都會有非常不錯的藝術。

只要有人因此感動到,不論是單純的美,或是被作品產生的理念感動,那對我來說,就是不錯的藝術作品。

想到《哲學小分隊.暴擊藝術世界的45問》一書提到,「我們何時下藝術判斷?到底是我們先有這些感受,然後將這些具有感受的對象視為藝術?還是我們先有了面對藝術的準備心態,才出現對作品的感受呢?」

raw-image

圖三:佈展者的導覽

剛好遇到佈展者的導覽介紹,還有提到在找藝術家的一些小趣事

raw-image
raw-image

圖四 ~ 圖五:從當代藝術館內拍攝出去 (拍攝時間分別是 16:40 與 17:55)

二樓窗戶貼了濾光片,整體非常像是暗房,氛圍上彷彿進到異世界,吸血鬼準備出現的時刻

▌展覽資訊

熱影像 Image Fever

  • Duration: 2024.09.28–2024.12.29
  • Location: 台北當代藝術館 |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 Open: 週二至週日 10:00–18:00

在影像氾濫的數位時代,如何將日常記錄轉化為藝術創作。展覽試圖挖掘這些隨手拍攝或記錄的影像背後的故事,展現個人經歷和主觀視角的價值。

每個人都可以隨手紀錄,然後彙整成自己專屬的攝影展。一件充滿故事,述說自己的,就算是截圖,或是工作上在白板上畫的內容,一切都是因為有意義而被記錄下來。至於光雕或是影像,是服務美感吧。希望藝術能傳達更多的想法概念。

程式隨著時間,越來越容易上手,不再是專屬於工程師的技能。只要簡單的呼叫生成式 AI,什麼都可以做得到。藝術家,除了過去單純的機械呈現,現在反而是討論什麼才是藝術?該如何呈現?或者是從現在生成式 ai 爆炸的世代,資訊爆炸的焦慮,藝術家觀察到了什麼?是現在,是未來,將面臨的可能會是什麼,是真正的焦慮,還是伴隨我們成長。

迷因,新聞,影像的氾濫,傳播有效。每個人都是相手,每個人也都是評論家,但真正懂內行的人,會不會被排擠在外。介面的轉變,從書籍、電視、手機,從主動閱讀、被動接收、主動滑動,究竟這個「主動滑動」是不是我們真正的自由意志,或只是被豢養的廣告兒童,隨意將注意力幣賣掉的我們。

靜下來。

▌作品摘錄


raw-image
raw-image

圖一 ~ 圖二:吳宜曄《Generative Data》 / 網路、機器學習應用程式、顯示螢幕 / 2024

藝術家從 IG 將貼文照片抓下來,再利用圖形轉文字描述內容,最後再用此文字描述做圖形生成,但似乎用得模型沒有很好,所以產生了許多奇特的影像。

以現在的技術來講,影像生成已經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甚至連影片、音樂都不再是難以生成的技術,未來觀看的資訊中,不再只有單純人們生成的雜訊,會多出難以辨認的生成物件。物件是真是假,繪畫是否由人工繪製,影片音樂都只需要下指令即可,也不知道會是有趣,還是兩極。

就像相機的出現,有人會說是促使印象派畫風的出現,但我覺得反而是消滅了原本的肖象畫市場而已,印象派只不過是剛好在繪畫史的演進所促生的。就連相機出現後,另一種「超寫實主義」也反而出現,我個人覺得藝術是種呈現,或許以後會走向兩個類別,如何擅用工具與不用工具,都會有非常不錯的藝術。

只要有人因此感動到,不論是單純的美,或是被作品產生的理念感動,那對我來說,就是不錯的藝術作品。

想到《哲學小分隊.暴擊藝術世界的45問》一書提到,「我們何時下藝術判斷?到底是我們先有這些感受,然後將這些具有感受的對象視為藝術?還是我們先有了面對藝術的準備心態,才出現對作品的感受呢?」

raw-image

圖三:佈展者的導覽

剛好遇到佈展者的導覽介紹,還有提到在找藝術家的一些小趣事

raw-image
raw-image

圖四 ~ 圖五:從當代藝術館內拍攝出去 (拍攝時間分別是 16:40 與 17:55)

二樓窗戶貼了濾光片,整體非常像是暗房,氛圍上彷彿進到異世界,吸血鬼準備出現的時刻

▌展覽資訊

熱影像 Image Fever

raw-image
  • Duration: 2024.09.28–2024.12.29
  • Location: 台北當代藝術館 |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 Open: 週二至週日 10:00–18:00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跟著 kiwi 一起漫遊在藝術世界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iwi-walk 的其他內容
Bluerider Art 敦仁 | 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 希伯表示:「我的作品始終是自由且獨立的物體,不需要敘事性地去做解釋。」 以自由獨立的物體為特點,透過材質和光線的變化,展現出豐富的色彩和深度,讓觀者在不同角度中感受到多樣的視覺體驗
台北當代藝術館 | Beta+ | Beta 代表半完成,邀請觀展者一起完成,一同參與不斷變化組合的作品
Bluerider Art 敦仁 | 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 希伯表示:「我的作品始終是自由且獨立的物體,不需要敘事性地去做解釋。」 以自由獨立的物體為特點,透過材質和光線的變化,展現出豐富的色彩和深度,讓觀者在不同角度中感受到多樣的視覺體驗
台北當代藝術館 | Beta+ | Beta 代表半完成,邀請觀展者一起完成,一同參與不斷變化組合的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北花語>致力於讓花藝師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 許多花藝師創作出美麗的作品 卻未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這其中涉及許多行銷上的挑戰 建立線上展示平台、參加展覽和活動、跨界合作、 舉辦教學工作坊、推動客戶推薦和口碑 以及改善SEO和線上廣告等重要性 但對於台灣一般小型公司或工作室而言
Thumbnail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涉略的領域橫跨電影(影視)、文學、音樂,因此我平常需要保持吸收大量的作品。很多人就問我,在這個媒體平台眾多的時代,許多影視資源分散在不同的平台,如果沒有太多閒錢可以訂閱多平台,要怎麼保持這麼大量的閱聽量吸收? 在這裡我就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我也有在使用的服務:Going Bus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渴望能夠脫穎而出。無論你是設計師、攝影師、作家,還是其他任何創意行業的從業者,一份引人注目的作品集是你展示自我、吸引讀者的關鍵。然而,如何才能在眾多作品集中讓人眼前一亮?這需要一些技巧和用心的設計,接下來,我們來一起探討如何排版和設計作品集,以真正吸引讀者的注意。
Thumbnail
一本獻給創作者的自由之書, 讓自己筆下、口中、手上的孩子們能豐沛、飽滿地放心出世的勇氣補帖。
Thumbnail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Thumbnail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當我們提起作品集的結構和格式,總能引發內心的一絲悸動。無論你是藝術家、設計師,還是任何創作者,作品集都是你展示自身價值的最佳舞台。如何安排這個舞台,使之既能吸引眼球,又能打動心靈?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有時候對於自己已經產出、創作出來展顯、公諸於眾的文本內容
Thumbnail
<台北花語>致力於讓花藝師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 許多花藝師創作出美麗的作品 卻未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這其中涉及許多行銷上的挑戰 建立線上展示平台、參加展覽和活動、跨界合作、 舉辦教學工作坊、推動客戶推薦和口碑 以及改善SEO和線上廣告等重要性 但對於台灣一般小型公司或工作室而言
Thumbnail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涉略的領域橫跨電影(影視)、文學、音樂,因此我平常需要保持吸收大量的作品。很多人就問我,在這個媒體平台眾多的時代,許多影視資源分散在不同的平台,如果沒有太多閒錢可以訂閱多平台,要怎麼保持這麼大量的閱聽量吸收? 在這裡我就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我也有在使用的服務:Going Bus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渴望能夠脫穎而出。無論你是設計師、攝影師、作家,還是其他任何創意行業的從業者,一份引人注目的作品集是你展示自我、吸引讀者的關鍵。然而,如何才能在眾多作品集中讓人眼前一亮?這需要一些技巧和用心的設計,接下來,我們來一起探討如何排版和設計作品集,以真正吸引讀者的注意。
Thumbnail
一本獻給創作者的自由之書, 讓自己筆下、口中、手上的孩子們能豐沛、飽滿地放心出世的勇氣補帖。
Thumbnail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Thumbnail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當我們提起作品集的結構和格式,總能引發內心的一絲悸動。無論你是藝術家、設計師,還是任何創作者,作品集都是你展示自身價值的最佳舞台。如何安排這個舞台,使之既能吸引眼球,又能打動心靈?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有時候對於自己已經產出、創作出來展顯、公諸於眾的文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