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生活中的田調與人物取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大部分創作者提到田調與人物取材時,大多是已經有了寫作主題與特定人物,針對自己想了解的人事物進行採訪,甚至是想好故事構想與大綱後,進一步確認現場,跟人做進一步田調採訪,好確認自己書寫內容正確。不過我們今天還在暖身,就算沒有特定主題與人物,還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選定一些場景與人,實際去看看,跟人聊聊天,就當成暖身,或者題材的發掘。


有很多素材與採訪田調的對象近在眼前,但不挖不知道。挖掘的方法很簡單,就從聊天開始。陳雪在《寫作課》中提到,就算沒有題目,也可以田調。就從對生活中的人產生好奇,多跟人聊天開始。


陳雪在書裡說,家裡曾有位鐘點清掃阿姨,有次兩人聊起來,阿姨說自己有購物癖與囤積症。陳雪不帶批判,也沒有當阿姨的症狀是病而想勸她修正,只是好奇購物癖與囤積症實際上是怎樣。阿姨因此敞開心胸,說得非常詳細。陳雪聽著,邊想這可以寫成小說啊。多年後,這阿姨變成《摩天大樓》中一個重要的角色。


陳雪跟周遭的人聊天,應該並沒有想從中取材的用意,可是你對人好奇,願意挖掘,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經歷與性格。最有趣的是,讓一個人形象鮮明的往往不是他的優點與強項,而是缺點與弱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性格特質往往一體兩面,膽小看起來是缺點吧,但膽小的人可能因此謹慎而思考嚴密。樂觀被認為是優點吧?那些傾家蕩產的賭徒在賭上身家時,哪一個不是樂觀地以為這一把能翻本呢?


舉這些例子並非替什麼人平反,只是有感於一個人的人生歷程與重大決定,往往與一般認知的缺點或弱點有緊密關係,如果願意客觀地去瞭解一個人,就能理解他的人生為何發展至此,你對他便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題目無所不在,可讓你取材的人到處都是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自己的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以我自己為例,我去年離職後,想著是否可能中年轉職,一開始只是想跟兩個轉職成功的朋友聊聊,當成參考。我跟這兩位朋友認識很久,當然早就知道他們轉職的經歷,但深入聊下去才發現,原來他們在轉職之前發生過許多事情,包括一進社會到奮鬥多年後各種大小事件,這兩位朋友突然在我眼前變成不太一樣的人,我知道那麼多細節後,對他們有了新的認識。


原來我那一位和氣友善的朋友,在工作上是一點氣都不能受的:他因為主管的一句話,第二天就遞辭呈。當了自由工作者之後,就為了拚一口氣,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而另一位總是笑口常開的朋友,卻在我問他是否後悔轉職時,忍不住哭了。原本只是聊天,卻讓我感受到轉職也是自我價值與定位的轉捩點。我開始覺得這可以當成一個題目來發展,後來開始認真尋找徵求有此經驗的人,進一步田調與採訪。


就算你現在還沒有想寫的主題,但是對於某種特質的人、某種愛情觀、某些共通的經歷有興趣,先想想自己認識的人中誰符合這些條件,「誒,你上次說你遇過恐怖情人,那是什麼狀況?」將你朋友當成陌生人,問他一些你原本知道,但又知道得沒那麼詳細的事情。接著,再跟第二個有類似經歷的人聊聊看,觀察兩者有何相同與相異處,當中是否有讓你好奇的地方,你可以帶著這個疑問跟第三個人聊聊看。


你也可以召開同學會,找來國中、高中同學,就說你想請大家回憶求學時某個讓你掛心的事件。每個人知道的,或記得的都不一樣。更有趣的是,你可能也會發現,每個人的看法與在意的面向也不同。


同樣一件事、一個爭議人物,五個同學就可能有五種解讀。你除了得到你關心事件的更多資訊之外,你還可以根據你對同學的認知,進一步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想。很多時候,一個行動會延展成更多行動。你先採取第一個行動,看看接下來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除了朋友、同學,你也可以跟家人聊。爸媽是怎麼相識?他們交往過別的對象嗎?天南地北地亂聊一通,再順著你有興趣的事件往下追問。你也可以拿著你能找到的老照片,問他們是在什麼情境拍下這些照片。甚至問他們,他們人生發生過的最奇怪的事情是什麼?人生有後悔的事情嗎?你會非常驚訝地發現,你以為很熟悉的家人其實有你全然不知的事情。


而如果家族裡有不幸事件,像是意外死亡的成員,或是你從小被告知,但你心存懷疑的家族故事,也可以試著跟家裡不同的人聊,看是否有可能拼出比較完整的版本。由於每個人年紀不同,與特定成員的親疏關係也不一樣,能告訴你的細節相異性很大。從這個人問到的細節,再去反問另一個人,你會發現,原來記憶是如此的不可靠,每個人在自己以為的事實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編改的成分。


碰觸家族秘密就像掀開潘朵拉的盒子,你可能不知道會從中發現什麼,以及自己是否有心理準備。可是透過訴說、整理與沉澱,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不管是文學或類型小說,國內外都有非常多作者寫家族誌,或者家族故事是以虛實交錯方式呈現。虛構可能是為了保護現存之人,也可能因為創作者無從得知全貌。而從自己的家族寫起,真實的部分帶來的說服力很驚人,說不定,療癒也很驚人。


不管你是否要放入真實的事件或人物,我們在這階段都可以廣為收集素材,任何有趣的人事物都先放在你的靈感筆記本中,讓它們沉澱一段時日。


今天的練習:

你現在最關心或好奇的是什麼?先不要管它們跟創作的關聯,先將腦子中浮現的關鍵字寫在筆記本上。


舉個例子,如果你現在最關心的是自己未來的發展,你可能會很好奇「跟我同年紀的人對未來的想法」。首先,你想到「未來」時腦子裡浮現的是什麼?可能是工作、婚姻、生活品質、家人相處、朋友......等等面向,還有嗎?都寫下來。接著,寫下幾位跟你「同年紀」的朋友名字,至少三到五人。先從最熟悉的那位開始,直接問問他怎麼想。


你跟第一個人聊了之後,可能會引發你更多好奇,你順應著這些疑問再跟第二個人聊,先順著往下走走看,請將你的發現寫在你的筆記本上。


延伸閱讀:

凱特・法瑞爾(Kate Farrell)《好故事的力量》,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可說,可能埋藏在你的童年與成長過程、你自己獨特的生命經歷、你的家族秘密中。作者面面俱到,具體舉例,展示「從稻草到黃金」的打造過程,讓你循序漸進學習如何說故事。而或許對很多讀者來說,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向你展示了原來我們生活與生命中有這麼多題材都可以寫成故事。

好故事的力量 紙書

好故事的力量 電子書


「寫給沒有編輯陪伴的創作者」是我的一個寫作計畫,在卸下近二十年的編輯正職工作後,想替不一定有編輯的創作者提供一些經驗,希望讓更多創作者獲益。你可以由此進入完整的目錄。
若你想要找我討論,可以在方格子搜尋「林比比鳥」進到我的討論區,或於本篇文章留言,與我分享你看完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編輯導航中
111會員
73內容數
這是我第一次針對非特定作者,以編輯角度出發而寫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會針對最普遍與最重要的概念提出說明與練習。儘管這些文章無法照顧到所有創作者的需求。但如果只有某篇文章某句話能帶給你啟發或安慰,對我來說,那就值得了。
編輯導航中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如果你想體驗有編輯協助,且為 (1)已完成稿子但不知怎麼修改的作者 (2)有特定目標如參加文學獎比賽,希望作品能透過較嚴格建議或客觀視角,進行修改;想跳出固定敘事模式,聽聽客觀意見;投稿給出版社未獲回應想聽到非制式的答案等。 (3)作品屬於推理、懸疑、寫實、犯罪、靈異宮廟等分類。
Thumbnail
2025/04/17
如果你想體驗有編輯協助,且為 (1)已完成稿子但不知怎麼修改的作者 (2)有特定目標如參加文學獎比賽,希望作品能透過較嚴格建議或客觀視角,進行修改;想跳出固定敘事模式,聽聽客觀意見;投稿給出版社未獲回應想聽到非制式的答案等。 (3)作品屬於推理、懸疑、寫實、犯罪、靈異宮廟等分類。
Thumbnail
2025/04/17
以一個血統純正的獎項來說,推理小說的核心是謎團與解謎,謎團的設計與解謎的過程缺一不可,特別是解謎過程反而容易檢視出謎團設置是否有漏洞。從每屆都公開的複選與決選評審過程,敘事、設謎與解謎、意外性,合理性等都會被一一討論。
Thumbnail
2025/04/17
以一個血統純正的獎項來說,推理小說的核心是謎團與解謎,謎團的設計與解謎的過程缺一不可,特別是解謎過程反而容易檢視出謎團設置是否有漏洞。從每屆都公開的複選與決選評審過程,敘事、設謎與解謎、意外性,合理性等都會被一一討論。
Thumbnail
2025/04/17
我對於觀察規則有興趣,理解了規則,可以提醒自己少點得失心,或認清自己不適合下場。最重要的是,比賽是一時的,創作卻可以陪你一輩子。
Thumbnail
2025/04/17
我對於觀察規則有興趣,理解了規則,可以提醒自己少點得失心,或認清自己不適合下場。最重要的是,比賽是一時的,創作卻可以陪你一輩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昨天跟小我超過12歲的同事個督*時,她提到兩件有點有意思的事情。 ​ 一:我老是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她不知道我腦袋都裝些什麼? 二:她雖然對我寫作出版的內容沒有興趣,但覺得粉專的短文都很低能好笑。我們都做一樣的工作,但怎麼感覺我的生活特別有趣? ​ 我早就忘記當下的回答,
Thumbnail
 ​昨天跟小我超過12歲的同事個督*時,她提到兩件有點有意思的事情。 ​ 一:我老是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她不知道我腦袋都裝些什麼? 二:她雖然對我寫作出版的內容沒有興趣,但覺得粉專的短文都很低能好笑。我們都做一樣的工作,但怎麼感覺我的生活特別有趣? ​ 我早就忘記當下的回答,
Thumbnail
無論你有多少的點子,只放在自己的腦袋或是存檔在雲端、電腦當中設定,你加添多少字句,他也不會變成活生生的故事在別人眼前撥放,所以放在甚麼樣的平台上展現就很重要了。不過再挑選平台前,好歹要開始「動筆」,才能談到「傳達」。
Thumbnail
無論你有多少的點子,只放在自己的腦袋或是存檔在雲端、電腦當中設定,你加添多少字句,他也不會變成活生生的故事在別人眼前撥放,所以放在甚麼樣的平台上展現就很重要了。不過再挑選平台前,好歹要開始「動筆」,才能談到「傳達」。
Thumbnail
出門逛街,有時候會跟陌生人聊聊天,既能夠活化神經線,也可練習口才。身為作家,面對看不見的陌生讀者,平時好好訓練,有助於讓內容引發共鳴。回顧部落社會,當地人與外來者難免各懷敵意,於是以「款待」來消除心中疑團,進而互相交流。現代人出門在外,要是以「稱讚」和「關懷」來跟人互動,應是好事一樁。一大早起床,總
Thumbnail
出門逛街,有時候會跟陌生人聊聊天,既能夠活化神經線,也可練習口才。身為作家,面對看不見的陌生讀者,平時好好訓練,有助於讓內容引發共鳴。回顧部落社會,當地人與外來者難免各懷敵意,於是以「款待」來消除心中疑團,進而互相交流。現代人出門在外,要是以「稱讚」和「關懷」來跟人互動,應是好事一樁。一大早起床,總
Thumbnail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寫作和寫作業,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 但在我這裡,它們等於同一件事。只要和書寫有關,我就有各種莫名的偏執。這些偏執,跟潔癖差不多,整體上足以維持環境的整潔,感覺健康、有秩序,卻是用極大的心神消耗和內外底抗換來的。
Thumbnail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寫作和寫作業,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 但在我這裡,它們等於同一件事。只要和書寫有關,我就有各種莫名的偏執。這些偏執,跟潔癖差不多,整體上足以維持環境的整潔,感覺健康、有秩序,卻是用極大的心神消耗和內外底抗換來的。
Thumbnail
《長篇小說的技藝》中提及六種尋找靈感的方式:進退兩難、不合常理、尋找關聯、搜索記憶、移植、報復。我豁然開朗為何自己總是無法把眼光與思考從他身上移開。
Thumbnail
《長篇小說的技藝》中提及六種尋找靈感的方式:進退兩難、不合常理、尋找關聯、搜索記憶、移植、報復。我豁然開朗為何自己總是無法把眼光與思考從他身上移開。
Thumbnail
「我是誰?」,「人生曲線圖」看起來是好龐大的工程,等我想做時,再慢慢做。   對於和人情感交流的部份   1.我想到了,我有事情時都不跟人家講,心情不好時,想找人說,找不到,或是不好意思麻煩人家。我女兒說,她會找幾個人講(不是只找一個人講,分散一下),大家是互相的。人家找我講,我會聽,我不會找人家說
Thumbnail
「我是誰?」,「人生曲線圖」看起來是好龐大的工程,等我想做時,再慢慢做。   對於和人情感交流的部份   1.我想到了,我有事情時都不跟人家講,心情不好時,想找人說,找不到,或是不好意思麻煩人家。我女兒說,她會找幾個人講(不是只找一個人講,分散一下),大家是互相的。人家找我講,我會聽,我不會找人家說
Thumbnail
「痛苦的人是危險的,我就是那個危險而痛苦的人,所以我也吸引其他痛苦而危險的靈魂。」 — — 陳雪《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鍾愛陳雪這位作家。然而我並不是喜歡她筆下的女女或男女情慾,而是她作品中描述的階級矛盾與身分尷尬帶來的創痛。當今的文學作家,大部分出身自中產階級,或接受中
Thumbnail
「痛苦的人是危險的,我就是那個危險而痛苦的人,所以我也吸引其他痛苦而危險的靈魂。」 — — 陳雪《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鍾愛陳雪這位作家。然而我並不是喜歡她筆下的女女或男女情慾,而是她作品中描述的階級矛盾與身分尷尬帶來的創痛。當今的文學作家,大部分出身自中產階級,或接受中
Thumbnail
微說是九日自創的文體,是不具下文的小說。如果你願意,也歡迎在留言分享你想像中的結局,謝謝。   
Thumbnail
微說是九日自創的文體,是不具下文的小說。如果你願意,也歡迎在留言分享你想像中的結局,謝謝。   
Thumbnail
前幾天和聊了將近一個月的作家Q見了面,和想象中差異不大,必須面對公眾的人啊,總是可以從各種網路肉搜找到 而且更容易,於是見面似乎成了一種過程與儀式,對我來說沒有什麼神秘感的那種,也許對作家Q來說我更不明些。
Thumbnail
前幾天和聊了將近一個月的作家Q見了面,和想象中差異不大,必須面對公眾的人啊,總是可以從各種網路肉搜找到 而且更容易,於是見面似乎成了一種過程與儀式,對我來說沒有什麼神秘感的那種,也許對作家Q來說我更不明些。
Thumbnail
她的自我介紹從來不從我是陳綿綿說起,老套方式的開場,卻不一定是故事的起頭。說起自我介紹每個人都得經歷過幾次,小學初次和同班同學見面時會用到,二十年後要進入職場前的面試也是必備題型,這多次的自我介紹下,我們說得好像都不是自己,也不會因為把自我介紹背得滾瓜爛熟而更了解自己。
Thumbnail
她的自我介紹從來不從我是陳綿綿說起,老套方式的開場,卻不一定是故事的起頭。說起自我介紹每個人都得經歷過幾次,小學初次和同班同學見面時會用到,二十年後要進入職場前的面試也是必備題型,這多次的自我介紹下,我們說得好像都不是自己,也不會因為把自我介紹背得滾瓜爛熟而更了解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