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 閱讀小札 ] 教導視覺文化:課程、美學及藝術的社會生活

藝術課程、美學和社會的日常生活,這些看似很相關,卻又好似分得很開的詞彙,在我而言確實像是環環相扣的連鎖效應。或許我很難以自身短短幾年的教學經驗來做分享,但這本書裡運用了大量的舉例、文獻和說明,想必能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相關的見解!


本書其中一個章節以廣告為例,讓我回想到在章節開端的那句「我們生活在一個逐漸被視覺文化滲透的世界」。現在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廣告媒體早已經從報章雜誌轉型到電視媒體,甚至是掌上媒介(手機、平板…等);過去需要栽培、訓練許久的演藝人員也隨著自媒體的興起被模糊了界線。視覺影像大量充斥在你我的眼球之中,就彷彿所見之處皆媒體、處處皆影像,倒也難怪Nicholas Mirzoeff會寫出那本《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正因四處皆影像,才更該學習如何觀看。

當作者提及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讓我回想到前段時間聽的一場講座,該場講座是由國立政治大學的名譽教授吳靜吉教授主講,內容是關於「主動學習的感悟」,他將主動學習與清代文人朱然所說的「要道偶然不偶然」做連結,認為主動學習在於讓「少」變成「巧」,透過延展力讓自己能夠更自由、更成功。吳教授還提到主動學習有許多種策略、技巧、模式、活動等可以提供教師與學生來使用,更有學校曾列出226種主動學習的技巧,但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將全部的技巧都用上,也能夠達到有效的主動學習成效。以此概念延伸,會發現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同樣不用想著要塞進多少理念、多少方法,只需要提供適合課程方案所需的,就會能達到一定的教學成效。我覺得作者在告訴人們視覺文化之於你我的重要性時,並沒有忘記要提醒我們注意界線,再怎麼好的方式,放得太多也會打折扣,再怎麼好的視覺文化,缺乏適當的理解能力、學習方式和思辨能力,也同樣會使原先能達成的效益有所減少。



教導視覺文化:課程、美學及藝術的社會生活  

作者:Kelly Freedman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部分重點整理:


■ 為闡釋「課程即歷程」,作者以視覺文化與民主教育為主軸,解釋課程反映著人們的希望與夢想,同時展現期待、傳達文化知識,並預期與人類形成良好的思考溝通(Freedman,2017)。由於當代課程具有較複雜的結構,包含著自由、個人主義、公平,以及社會責任,而民主課程的概念則是從杜威的論述開始就聚焦於個人主義,個人心智在參與批判以及反映社會與物理世界的探索時被理解,人們也因戰爭而逐漸關注到教育對於兒童的影響(Freedman,2017)。

■ 為了更進一步的說明「課程即歷程」,Kelly Freedman以(一)後現代課程、(二)課程結構中的視覺文化再現和(三)課程聯結,認知聯結等三大構面進行詳述,以回應藝術教育改革能廣泛地在學校情境中刺激文化表徵的轉變,並有效地協助教育者達到民主目標。由後現代觀點來看,課程的民主原則具有價值,甚至先前被認為相當穩定的觀念也在變動中(Freedman,2017),因此Kelly Freedman將後現代課程以理論課程的改變和課程歷程之五種情境說明之,其中課程歷程的五種情境分別是(1)課程為一種再現的形式、(2)課程類似拼貼作品、(3)課程是創造性產物、(4)課程是Clifford(1988)所言的「類故事」,而不是客觀非具體的現實以及(5)課程應該透明化。作者將課程結構中的視覺文化再現與曾在第一章論及的科學語言(scientific rhetoric)連結,指出有關教育目標(教育較多關注的面向)、教育目的(學校課程普通關注的面向)和學習方針(learning objective)(課程特定關注的面向)三者之間的關係,能夠以適當的方法再現藝術。

■ Kelly Freedman引用Eisner於1973/1974年曾討論的「課程內容需包括表達性目的,從能夠預測行為的教育經驗與教學目標中浮現」,並整理表格以解釋教育方針與目標的設定,透過教育方針和目標的設定,能夠有效地將目的和社會主題連結,目標則是和機構與政治主題連結(Freedman,2017)。於此,作者將課程結構中的視覺文化再現以課程形式的規劃與設計和社會責任與教育領導兩個層面來解析,在課程形式的規劃與設計中,Kelly Freedman提到由於每一種課程都有其優點和不同的目的,故課程形式也不該只是唯一的形式,形式包括(1)連續性課程(sequential curriculum)、(2)互動性課程(Interactive Curriculum)、(3)事件經驗(Event Experience)和(4)跨領域課程(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更提醒課程應保有彈性,且要能從其他形式的課程中獲得支持。

■ Kelly Freedman為整理「詮釋」、「脈絡」和「延伸」的意義,分別以(一)解開潛在的假設:展現脈絡為視覺文化的一部分、(二)形塑關聯:示意作用與多元意涵的建構和(三)批判的反思:關聯知識的自我覺察,帶出形塑關聯和批判性反思之自我覺察,且視覺文化之再現的詮釋與個人的文化知識有關。在解開潛在的假設:展現脈絡為視覺文化的一部分篇幅中,作者提及課程需包含作品創作與觀看脈絡,以及藝術的創作、觀看、研究之社會政治背景。背景脈絡流露出視覺文化在被創造與觀看時的潛在假設,因此,為了解視覺文化與保持藝術家與視覺文化被生產時的文化之整體性,作品的背景脈絡必須被考慮(Freedman,2017)。

■ 作者整理了視覺文化教學架構表,並以四個架構敘述,分別是(1)作品的背景(production contexts)、(2)脈絡探究(exploration contexts)、(3)作用與意義(function and meaning)及(4)結構上的支持(structural support)。

■ 為協助讀者釐清文化之於個人的多重詮釋,Kelly Freedman整理了後現代觀念與視覺文化的概念,將後現代視覺文化的概念製成表格,以五個概念來說明,分別為(1)藝術是文化產物(Art as cultural production)、(2)時間和空間的變遷(Temporal and spatial flux)、(3)民主化與對他者的關注(Democratization and a concern for otherness)和(4)接納觀念的衝突(Acceptance of conceptual conflict)及(5)多元的閱讀(Multiple readings),並以(一)文本、意象和「圖像」(Image)與(二)視覺再現作為教導的形式:以廣告為例,兩個面向做說明。廣告業者總是製造與慾望聯結的產品及行銷方式,透過並列(juxtaposition)的方式將其與產品及品牌聯結(Freedman,2017)。有鑑於此,Kelly Freedman認為教授視覺文化的重要性在於,學生對自身所創造與觀看的視覺文化,以及受視覺文化影響的方式,能發展足夠的知識協助自己做出明智的決定。

■ 針對文化和個人的詮釋,Kelly Freedman引用了Freeberg於1989年曾說過的「視覺文化幾乎同時可以一般文化及個人文化的層次被詮釋」,尤其當社會進入多元化,文化解讀也會如同個人解讀般,包含著不同層面的應有差異,以及那些群體成員詮釋經驗的方法。對此,作者援引Giroux & Simon在1989年就曾說的新科技世界與模糊的文化疆界使流行文化逐漸教學化。此時,我們得以發現,各種視覺文化再現的特質與其之間的關係是文化知識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且對於學生創作及觀看的詮釋有所影響(Freedman,2017)。

 

◇ 藉由本書所產生的反思與提問

經由碩士班的課程而接觸到這本書,讓我重新反思了一些問題,也彷彿能對現在的教育作出些許提問。有興趣或一樣苦惱的朋友們,歡迎留言討論喔🙋🏻‍♀️

Q1:由於時代的變遷,思想的轉變,課程內涵已不再像過去一般簡潔明了,跨領域和多元文化等複合式理念總被融合在各式各樣的課程之中,我們應該如何確保課程的內涵在保有多元層次的同時,不要淪入「包山包海、失去課程核心」的情況呢?

Q2:當學生因課程中所提供的視覺文化元素而投入課程時,教師應如何設定標準,用以檢核學生是否習得教師所設定的課程核心,而非在過程中迷失於視覺文化的刺激中?

Q3:如今,我們身處在一個逐漸被視覺文化滲透的世界之中,各種不同的脈絡及意義都被深埋進視覺影像裡,教學者應如何確保學習者都能藉由教學,習得怎麼用高層次的詮釋技巧來理解所見之影像呢?

Q4:如果廣告總是在製造渴望感、缺乏感,試圖影響觀者進行或改變消費行為,我們又該如何教導學習者控制對產品的渴望及正確的理解視覺文化中的圖像?如何避免觀者因為被廣告中的視覺過度吸引,而造成過度的消費甚至建立不正確的觀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爬蟲少女yihsu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