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的實踐 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_第六章(日常生活中的媒體)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章篇幅跟前幾章差不多,但其實沒有特別講述些什麼。一分鐘可總結。

主要是以911第一次攻擊當下的影像與後續媒體拍攝第二次攻擊,將之全球性的放送,以及過程當中民眾自發性拍攝的影片、後續的協尋與悼念照片(影像)來講述媒體與影像的傳播狀況。影像在此案例作為奇觀(無人預期這會在現實發生),給人視覺上的衝擊甚至蓋過了當中有無數生命喪生的背後含意。

此外,大眾媒體(早期的廣播與後來的電視早期,都是民眾會圍著收聽/在戶外圍觀觀賞)因其近似於電影院那種集體性(同時同地的劇集),有助於全國人民的召集/團結感營造。

最後,媒體因受制於政商狀態,提供的報導常是規範後的。但即使如此,仍會有可能有突破類似限制的報導(本書以大兵虐戰囚為例,若以目前台灣狀況可能就是執政黨在人選之人這種預示影集之後近期發生一連串性騷擾事件以及各種魔幻回覆的這個案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nson的沙龍
13會員
41內容數
本沙龍主要以介紹/賞析電影、動畫、展覽為主。 電影:院線或自選經典作品,以藝術表現/敘事手法/其他觀察為主。較熟悉的導演為王家衛、北野武、昆丁。 動畫:主要為今敏動畫賞析,陸續會新增宮崎駿系列。未來預計也會以近未來科幻(AKIRA/機動警察/攻殼機動隊)為主題做分析。 展覽:針對展覽做紀錄與觀察等分享。
Mans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0
本系列是針對本書發起的企劃,因談論許多現象或電影內容可援引當中的內容,但本書含索引近500頁,根據各篇章做簡要筆記,對於日後想針對特定內容做查詢會容易許多。 本系列已至最終章節,針對視覺文化---如同人類、貨品在全球化的架構下產生的變化與特徵。 1.現代化導致影像的移動有了大幅的提升(電視、衛星
Thumbnail
2023/09/10
本系列是針對本書發起的企劃,因談論許多現象或電影內容可援引當中的內容,但本書含索引近500頁,根據各篇章做簡要筆記,對於日後想針對特定內容做查詢會容易許多。 本系列已至最終章節,針對視覺文化---如同人類、貨品在全球化的架構下產生的變化與特徵。 1.現代化導致影像的移動有了大幅的提升(電視、衛星
Thumbnail
2023/08/28
終於來到倒數第二章。這個小企劃快結束了,算是完成今年的目標。本章主要是著重於影響在醫學領域的功能。
Thumbnail
2023/08/28
終於來到倒數第二章。這個小企劃快結束了,算是完成今年的目標。本章主要是著重於影響在醫學領域的功能。
Thumbnail
2023/07/28
本章主要針對現代與後現代進行探討,兩者的時間分野不那麼明確,但後現代學者普遍認為會是1968,作為晚期現代主義+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社會經濟變遷等所催生的產物。然兩者並非一個結束接續下一個,而是以"即和諧又緊張"的方式同時並存(p.341)。
Thumbnail
2023/07/28
本章主要針對現代與後現代進行探討,兩者的時間分野不那麼明確,但後現代學者普遍認為會是1968,作為晚期現代主義+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社會經濟變遷等所催生的產物。然兩者並非一個結束接續下一個,而是以"即和諧又緊張"的方式同時並存(p.341)。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系列是針對本書發起的企劃,因談論許多現象或電影內容可援引當中的內容,但本書含索引近500頁,根據各篇章做簡要筆記,對於日後想針對特定內容做查詢會容易許多。 本系列已至最終章節,針對視覺文化---如同人類、貨品在全球化的架構下產生的變化與特徵。 1.現代化導致影像的移動有了大幅的提升(電視、衛星
Thumbnail
本系列是針對本書發起的企劃,因談論許多現象或電影內容可援引當中的內容,但本書含索引近500頁,根據各篇章做簡要筆記,對於日後想針對特定內容做查詢會容易許多。 本系列已至最終章節,針對視覺文化---如同人類、貨品在全球化的架構下產生的變化與特徵。 1.現代化導致影像的移動有了大幅的提升(電視、衛星
Thumbnail
在我們這個時代,儘管大家都知道媒體的政治傾向,但有時還是會引用媒體的話來討論事情。雖然傳統媒體因為失信問題,而逐漸不受大眾信任,但是對於新知的需求仍然是大眾政治所必需的。
Thumbnail
在我們這個時代,儘管大家都知道媒體的政治傾向,但有時還是會引用媒體的話來討論事情。雖然傳統媒體因為失信問題,而逐漸不受大眾信任,但是對於新知的需求仍然是大眾政治所必需的。
Thumbnail
這章篇幅跟前幾章差不多,但其實沒有特別講述些什麼。一分鐘可總結。
Thumbnail
這章篇幅跟前幾章差不多,但其實沒有特別講述些什麼。一分鐘可總結。
Thumbnail
作為觀看的概論,本書從各面向(如權力、文化、電影等)討論觀看這件事。計畫一邊重讀一邊筆記,同步分享作為紀錄。
Thumbnail
作為觀看的概論,本書從各面向(如權力、文化、電影等)討論觀看這件事。計畫一邊重讀一邊筆記,同步分享作為紀錄。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專注力左右了人的靈性生活 社科小常識:前影音時代的資訊基模,是線性順序、片段式的 應用小撇步:提防客體媒體手段,改變主體慾望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專注力左右了人的靈性生活 社科小常識:前影音時代的資訊基模,是線性順序、片段式的 應用小撇步:提防客體媒體手段,改變主體慾望
Thumbnail
“當士兵被視作與武器一體時,他也會被當作是他身上的工具之延伸,而相機某些時候也超出了相機功能的使用。” “也許另類影像的流通能發起抵抗,但我們必須謹記,影像有時僅是聳動地描述事件。” (本文摘自 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戰爭的框架》;為閱讀需要,部分擷取內容有些許調整。) 出版社: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Thumbnail
“當士兵被視作與武器一體時,他也會被當作是他身上的工具之延伸,而相機某些時候也超出了相機功能的使用。” “也許另類影像的流通能發起抵抗,但我們必須謹記,影像有時僅是聳動地描述事件。” (本文摘自 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戰爭的框架》;為閱讀需要,部分擷取內容有些許調整。) 出版社: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Thumbnail
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網路的發達,媒體製造議題及傳播的能力範圍越來越大,但是近年來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全球,由於媒體第四權的權利,許多人開始批評對於新聞未經查證,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不信任甚至憤怒,那麽是什麽造成媒體的問題呢?
Thumbnail
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網路的發達,媒體製造議題及傳播的能力範圍越來越大,但是近年來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全球,由於媒體第四權的權利,許多人開始批評對於新聞未經查證,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不信任甚至憤怒,那麽是什麽造成媒體的問題呢?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香港六月推逃犯條例,引起了大型的示威遊行,不同的民眾都發起了行動去回應逃犯條例,無論是在社交媒體、報章、網上的資訊、新聞都彌漫著一陣緊張的氣氛,社會各界議論紛爭各持分者 今篇文章,不是要說怎樣看逃犯條例、警民衝突,而是提出如何去憑證傳媒資訊的真偽。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香港六月推逃犯條例,引起了大型的示威遊行,不同的民眾都發起了行動去回應逃犯條例,無論是在社交媒體、報章、網上的資訊、新聞都彌漫著一陣緊張的氣氛,社會各界議論紛爭各持分者 今篇文章,不是要說怎樣看逃犯條例、警民衝突,而是提出如何去憑證傳媒資訊的真偽。
Thumbnail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Thumbnail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理解新聞室中的「影像」與「文字」— — 攝影操作手冊1 (舊文重貼)大約兩週前,我從訂閱的新聞媒體電子報讀到了這篇文章《我走進了「接近真實」的北韓》,點開之後便感到有點生氣;我因為標題、引言及照片,進一步點擊去閱讀文章,打開之後發現是一篇兩個媒體共同合作發佈的文章,更直白地說這是交換文。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理解新聞室中的「影像」與「文字」— — 攝影操作手冊1 (舊文重貼)大約兩週前,我從訂閱的新聞媒體電子報讀到了這篇文章《我走進了「接近真實」的北韓》,點開之後便感到有點生氣;我因為標題、引言及照片,進一步點擊去閱讀文章,打開之後發現是一篇兩個媒體共同合作發佈的文章,更直白地說這是交換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