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art 1.

開始想試著打文章,部分是因為Threads的流行,裡面真的有超多不一樣的話題,每次滑到自己有興趣的,特別是自己有親身經驗或知道的,像書啊、電影啊,我都會不知不覺按下回覆鍵,有時就忘了時間。加上我自認過去當社工的時候,常常打個案紀錄、打報告,對於輸出是有信心的,漸漸地「或許我可以來試著寫寫文章」這念頭像是快煮沸的水,啵啵啵啵的出現在腦袋裡。

「那該寫什麼才好?」

我喜歡電影、喜歡看書、看漫畫,但這些東西有各種各樣的角度,我是要挑什麼講?

「比我厲害的人超多啊!」

我喜歡歸喜歡,但也沒到“超喜歡”,我也就是一般人而已啊。

「怎麼樣讓我的內容變得更特別?」

如果我用社工的專業知識融入工作經驗,加上我自己的風格,就特別不一樣且非常有價值吧!

於是興沖沖寫完了「再見機器人」、「心靈捕手」、「怎麼寫社工紀錄」,滿足了自己當時的靈感爆發後,這邊就像是被我塞到冰箱最裡面的沒吃完的食物,被遺忘。即使我的「再見機器人」還有獲選方格精選,無論如何,對我而言也沒有特別開心的感覺,也沒有繼續更新的動力。


在那之後,其實覺得蠻挫折的,沒有想像中的有成就,這些文章都是我想著以幫助人的角度出發,但「所以我是真的想要幫助別人嗎?」我直球反問我自己。「為什麼當初要當社工?」、「喜歡這工作的什麼?」、「不喜歡這工作的什麼?」、「為什麼要離職?」「為什麼不繼續更新?」我用更多問題延伸然後自由書寫著,直到有一句話浮現在紙上。


「因為我當初做社工的目的達到了」




所以我是我,但也不是我想的那個我。那一刻,我突然發現,或許助人並不是我最終的目的,當然它帶領我經歷許多具有啟發性的時刻,但與其說我熱愛「助人」,不如說我對「人」一直就充滿了好奇跟興趣。無論是社工的工作,還是電影中的角色、我偏好的書類型,這一切都圍繞著人的情感、掙扎與成長。原來,我不是真的因為熱愛助人而選擇這份工作,而是隱藏在其中的人性、哲學和價值觀,想理解每個人在面對生命挑戰時的選擇與行為,驅動著我。我能勝任這些工作,不是因為我有多崇高,而只是因為它滿足了我對人性探究的渴望。


「助人,或許僅僅是我在這條探索道路上剛好需要經歷的過程而已。」




所以,我得到了什麼?又該往哪去?(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