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全球化是全球化史上的一個階段,通常指的是從早期文明時期到約1600年左右(之後的時期被稱為原初全球化)的全球化事件和發展。古代全球化描述了不同社區和國家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地理傳播思想和社會規範,從而在當地和區域層面上形成。
國家開始與鄰近的其他國家展開互動和貿易,以獲取令人嚮往的奢侈品。這種貿易帶來了宗教、經濟結構和政治理念等思想的傳播。商人們以一種不太明顯的方式相互聯繫和了解。古代的全球化與當今的全球化相比,規模要小得多。它不僅讓商品和大宗商品傳播到其他地區,還使人們能夠體驗其他文化。參與貿易的城市通過海路、河流和重要的陸上貿易路線相連,其中一些自古以來就在使用。根據地理位置,貿易被劃分成不同的區域,中心地區充當著「散裝貨物」和貨物交換的樞紐,這些貨物被運往更遙遠的市場。[2]。在那個時期,子系統比現在更加自給自足,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彼此的依賴度也較低。[2]。儘管長途貿易帶來了許多考驗和挑戰,但早期的貿易活動依然廣泛存在。將貿易聯繫在一起涉及到八個相互關聯的子系統,這些子系統被分組成三個大迴路,包括西歐、中東和遠東迴路。貿易中的這種互動方式是早期文明交流和許多思想傳播的途徑,這些思想促成了現代全球化的出現,為當今社會賦予了新的面貌。
歷史學家認為,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的16世紀到19世紀,世界體系是有序的。這一時期被稱為早期資本主義時代,國家之間存在長途貿易、市場交換和資本積累。從公元800年起,希臘、羅馬和穆斯林帝國的興起覆蓋了今天的中國和中東地區。主要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傳播到遙遠的地方,其中許多宗教至今仍然存在。絲綢之路連接了中國和地中海地區,而阿拉伯地區、南亞和非洲之間的藝術品和奢侈品流通和貿易成為最受歡迎的遠距離貿易路線之一。這些貿易關係主要形成於東方,並最終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在這個時期,權力和土地從貴族和教會轉移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生產分工開始出現。12世紀後期和13世紀初,從歐洲西北部到中國的國家之間建立了國際貿易體系。
古老的全球化具有"多極"的特點,涉及到非歐洲人的積極參與。由於它早於19世紀的大分流,當時西歐在工業生產和經濟產出方面領先於其他地區,古老的全球化不僅是歐洲推動的,也是由古吉拉特邦、孟加拉、中國沿海和日本等其他經濟發達的舊大陸中心推動的。
這些前資本主義運動是地區性的,而不是全球性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暫時的。這種早期全球化的觀點是由歷史學家A·G·霍普金斯在2001年提出的。霍普金斯通過研究貿易、移民以及遍布整個地區的帝國和宗教思想,闡述了古代全球化的主要觀點。這種國家間的新互動導致了世界各地之間的相互聯繫,最終導致了這些國家行為體之間的相互依賴。國王、戰士、牧師和商人是參與商品和思想傳播的主要角色。霍普金斯還指出,在這段時間裡,小型全球化非常突出,有些全球化崩潰了,或者變得更加孤立。這些小型全球化被認為是斷斷續續和破裂的,帝國有時會越界而不得不退縮。這些小型全球化留下的遺產使西方能夠採納這些新理念,從而產生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這些被採納的理念可以在西方的貨幣體系中看到,並且是定義現代性和現代全球化的資本主義等體系的核心。
古代的全球化涵蓋了三個原則:王權的普遍化、宗教運動的擴張和醫學的傳播。
順帶一提,很多人以為我們台灣是在16世紀以後才整合進世界貿易體系中,但其實從兩千多年前的考古文物看出,其實台灣那時候就已經利用海陸與東南亞地區有貿易往來,甚至台灣由石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也是藉由貿易習得冶鐵技術的,之後的篇章再來聊古代人類來往的主要路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