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5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菩提心次第(二)

    P209L4 ~P210L10


    raw-image

    立定一個當菩提薩埵的堅定信念,

    而且從此做每一件事
    都立定這個心念,
    你就開始走向了大乘之路。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一念怖畏心,結束賺錢的餐飲業,不再殺生做料理;
    一念好奇心,投入從來沒做過的蔬食便當,開啟轉惡業為善業的人生。
    陳柏翰雖遭遇到料想不到的怨憎會,卻在做蔬食便當中享受重生的喜悅。
    業,操之在己。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一念慈心起,萬朵蓮花開。


    【廣論‧消文】

    一、科 判



    二、消文

    本週進度: P209L4若不於佛功德修信~P210L10一切諸行皆依此故

    師父開示:
    1.本週章節開示: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91a&st1=88&et1=1604
    2.重點複習: (1)入大乘的門是發心(根本因)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91a&st1=1604&af2=91b&et2=525
    3.(2)你能夠順著這個圓滿道次第來做的話,將來這個結果越圓滿!(總複習)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91b&st1=525&af2=92a&et2=-1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庚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分三

    辛一、從四緣發心
    壬一、從緣發心之理
    壬二、略攝四緣之義
    壬三、僅於欲求菩提非就所為而安立發心
    壬四、對佛功德修信是不墮小乘之最大因緣
    壬五、從四緣發心之異門
    壬六、認定真實
    辛二、從四因發心
    辛三、從四力發心

    壬(4) 、對佛功德修信是不墮小乘之最大因緣

    若不於佛功德修信.則於佛位不希證得.不能滅除於辦自利執唯寂滅為足之心。

    如果不先對佛的功德修持信心,對於佛果位就不會有希求證得之心,如此就無法避免掉入「只求自利,以成辦寂滅為滿足」的執著陷阱之中。 (也就是不能遮止落入二乘為足之心)。

    若由修習慈悲門中.見於利他須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於利他中執唯寂滅為足之心.不能遮前滿足執故.又無餘法能遮彼故。

    以大乘(利他)根性的眾生來說,若經由修習慈悲,生起我必須要利益一切有情之心。進一步見到成辦利他事業須要大菩提(佛果),從而發起要成佛的欲求心。透由這樣則可以避免在「成辦利他時」時,掉入執著只要自己獲得涅槃為滿足之心。

    但是對於求自利的眾生來說,以自利的角度來講的話,卻無法遮除前面所說的「只求自利,只要自己獲得涅槃為滿足之心」的執著,而且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遮止。(唯有對佛功德修信,方能滅除)

    #師父開示:
    你現在修要大慈悲,是啊,你修大慈悲,於是你慈悲心是起來了,然後你要去救別人去了。因為你有這個慈悲心的這個推動,你去救人去了,你人能救得起來嗎?救不起來。天下沒有一個母親例外的,對於她自己的子女都是慈悲心,可是偏偏哪,哎呀,那個母親管那個子女啊,是一萬個當中,幾乎一萬個都管不好。所以單單那個慈悲心是不夠的,所以,由於慈悲心還要另外轉一個彎就策發。

    所以它真正重要的,歸結到這個地方來,說我們所謂的發心,不管你哪一個理由,他最後的真正重要的話,是對於佛這個位次,佛這個果位啊,要求證得,這個才是發菩提心最重要的,是發心的中心,這樣。


    (學習筆記:師父在這裡特別點出,修利他心的行者,如果沒有大菩提(佛果)也是無法成辦,所以真正想要修行的有情,從最初即應對佛功德生起希求證得之心,這才是真正把握住中心根本不繞遠路。)


    又於自利執唯寂滅為足之心.非不須遮.以於小乘唯脫生死.唯有一分斷證功德.其自利義不圓滿故。

    另外,這裡並不是說「以自利的理由而產生執寂滅為足的心」不須要斷除,

    (1)以小乘來說,雖然可以解脫輪迴,但因為自身修證只有少部分斷證功德,所獲自利本身也並不圓滿。

    又此雖脫三有衰損.然未解脫寂滅衰故.又經宣說圓滿自利是佛法身故。故於佛德淨修信已則能觀見.況云利他.即辦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是為不退小乘最大因緣。

    (2)另外,雖然小乘阿羅漢已經解脫了「墮入三有輪迴」的衰損,可是尚未能避免「墮入寂滅邊 (沉寂滯空-在寂滅當中,不能動)」 的衰損,

    (3)又,佛在經典中明示:「唯有佛陀的法身才算是真正的圓滿自利」。

    因此,對佛功德修持淨信心之後,才能真正看見:欲求圓滿自利,都必須成佛。 何況要圓滿利他的事業?! 如果不得佛果,是無法圓滿自利利他的。所以,對佛功德修信,才是真正能避免退失大乘,退墮小乘的最大原因。

    壬(5) 、從四緣發心之異門 (緣利他發大悲角度,與前面的四緣發心有所不同)

    又前所說初二發心.曾未見說慈悲所引.諸餘經論亦多僅說見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發心。又說誓願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發心。故此二中.雖一一分亦應預入發心之數。

    在前文「從四緣發心」中,前兩種因緣所說的發心,並沒有涉及是因為慈悲所引起的,而在其他經論中也多說,只要是緣見佛陀色身及法身的功德而引發出欲求成佛的心,就稱之為發心。

    經論中又說,誓願將一切有情都安立於佛位,也叫做發心。

    所以,緣「佛陀功德」與緣「為利有情」而欲成佛的這兩種發心,每一者都應該要列為發心之數,只是未圓滿而已。所以要成為圓滿發心的話,這兩者都是必須要有的。

    (錯誤的理解:
    "即使只是這兩者中的一分,也應算是發菩提心。" 這樣理解是錯誤的,而是這兩者都必須要有。)


    壬(6) 、認定真實

    圓滿一切德相發心者.僅見利他必須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猶非滿足.即於自利.亦見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

    然而想要圓滿一切德相的發心,如果只是觀見利他功德必須成佛,而生起欲得佛果之心,這還不夠,應當是:在自利方面也必須看到成佛才能圓滿自利的事實,由此發起欲得佛果之心。

    也就是,須知不論〝利他〞或〝自利〞,皆必須成佛才能究竟,由此引起欲得菩提之心。

    又此亦非棄捨利他.亦須為求利益他故.《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說雙求菩提與利他故。

    這個意思並不是鼓勵大家要棄捨利他,而是為了圓滿利他更要努力達到成佛的目標。

    《現觀莊嚴論》說:「發菩提心,就是為了利他、欲求無上正等正覺。」以上是說,發菩提心,應具足兩種欲求心:〝希求成佛〞與〝希求利他〞,兩種心,,才叫做發菩提心的圓滿德相。

    #師父開示:
    說真正圓滿的德相,是這樣的。引發的因,可能是單單、單獨的這一個,由於這個引發;可是這個引發進來了以後,你單單靠這個的話,不圓滿的。其實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耶!沒有一個例外的。譬如說我們來念書,絕對不是說,喔!把所念的書的內容樣樣知道;樣樣知道,你還念什麼書?你只是總有一個原因,覺得:哎,這個好!然後進來。進來了以後,然後再引導你,使得你要學的內容圓滿。現在這地方也是一樣,說圓滿的德相是什麼呢?單單量、質,以二者當中任何一個都不夠,一定要把二者都圓滿,說不但要利他,還要對自利也必不可少。


    辛二、從四因發心

    二從四因發心者。謂種姓圓滿.善友攝受.悲愍有情.而不厭患生死難行.依此四因而發其心。

    二、四因發心

    又發心有四因:

    (一)大乘種性圓滿:
    即指有足夠的善根,菩薩的種性具足。(靠宿世的善根)

    (二)善友攝受:
    指一直得到諸佛菩薩、善知識的慈悲攝受,與同行善友互相扶持(靠老師的引導)。

    (三)悲愍有情:
    指對眾生常起悲愍。內心裏面有悲心(菩提心的根本),悲憫眾生的緣故,想證得菩提果位。

    (四)不厭患生死難行:
    指菩薩長時在輪迴中救度眾生,面對無量猛利、無間的大苦,能忍辱精進,難行能行,心無怯弱、畏懼。

    應依以上這四個因來策發菩提心。

    辛三、從四力發心

    三從四力發心者。謂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昔習大乘.今暫得聞諸佛菩薩稱揚讚美而能發心.是名因力。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修善法.名加行力。依此四力而發其心。

    三、四力發心

    發心有四力:

    (一)自力-若由自身用功的力量發起希求大菩提的心,稱為自力發心。(自己的力量)
    (二)他力-若由他人之力而發起求證佛果的心,稱為他力發心。(他人的力量)
    (三)因力-若因宿世曾修習大乘的善因,今生一聽到諸佛菩薩的功德,即能心生讚歎而速發大菩提心,稱為因力發心。(過去生串習的力量)
    (四)加行力-於現世中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認真思惟法義及空性等,長期修習各種善法,由此加行用功而發起大菩提心,稱為加行力發心。(今生修學的力量)

    應依以上這四種力而發起大菩提心,即從四力發心。

    《菩薩地》說依上總別八種因緣.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發心者是名堅固。又由依止此諸因緣.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發心者名不堅固。

    《菩薩地》中說:依循上述總別的八種因緣(即四因加四緣),再加上四力中,由自力或因力而發起的菩提心,稱為堅固發心;若由他力或加行力而發起的菩提心,則是不堅固發心。

    #法王開示:
    為什麼呢?因為像自力來講的話,就是依由自己往昔的串習力,而發起的大菩提。最主要不是靠他人的力量,或者是善知識在你的旁邊,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而去產生對於大菩提的追求心,而發起菩提心,所以自力是為堅固的。為什麼因力為堅固的原因,是因為過去世對於大乘的串習力量非常深厚,所以在今世只要聽到諸佛的名號,或菩薩的一種稱讚的話,自然就能夠發起菩提心,那是因為過去串習的力量,所以自力和因力是名堅固。

    如是善知總諸聖教及大乘教.將近隱滅.較諸濁世最為惡濁.現於此世應當了知至誠發心極為希少。當依善士聽大乘藏.諦思惟等.勤修加行。非唯他勸.非隨他轉.非為仿效其規式等.當由自力至誠發心樹立根本.以其菩薩一切諸行皆依此故。

    我們應當要正確地了解,現在是五濁惡世中最惡劣的時代,整個聖教,特別是大乘教法將近隱沒,這個時候能夠至誠發菩提心的人確實極為稀少。所以,我們應該依止大乘善知識,聽聞大乘法要,諦察思惟等勤加修行;而不只是因他人勸說、隨聲附和而發心,也不是仿效某種規矩或形式,而是靠自己內心的力量,至誠懇切地發起真實菩提心,樹立起大乘道的根本,因為菩薩的一切行持,都靠著菩提心來實踐。

    “如是善知”這裏宗大師給了我們一個教授。“如是”指的是前面的內容,佛經、經論裏面講到怎麼樣依靠四個因、四個緣發菩提心。看了這些之後,我們就可以理解現在末法階段要修大乘的法更加難得。


    師父心靈對話:

    1. 念佛是最好法門,如何以大乘心來念佛?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91a&st1=88&et1=325
    2. 母親管那個子女啊,是一萬個當中,幾乎一萬個都管不好,為什麼呢?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91a&st1=325&et1=469
    3. 上廣論研討班一段時間了,好像學也沒有很懂,消文也二二六六...... 師父是怎麼看待我們目前學習狀況的呢?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91a&st1=789&et1=903
    4. 我只要學念佛,學這麼多,幹什麼啊?----來聽聽看師父的想法!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91b&st1=478&et1=748
    5.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創造及堅固自己的:"自力"和"因力"!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91a&st1=1476&et1=160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